外科护理中如何做好伤口护理工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08
/ 2

外科护理中如何做好伤口护理工作

张皎

雅安市雨城区人民医院 四川雅安 625000

外科手术发生伤口感染是一件不容忽视的问题,这样既会影响患者的术后恢复,也会诱发医患纠纷的发生,严重者甚至还会发生二次手术。因此外科护理中,伤口护理是一项重点工作,护理的方式不仅取决于患者伤口的类型,还取决于患者伤口的深度,正确有效的护理方法还能有效的提高外科护理的工作质量,增强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

一、清洁、消毒、灭菌

清洁、消毒、灭菌是预防和控制外科手术后患者的关键措施之一,它们贯穿医院日常的诊疗护理活动工作中。常用的消毒灭菌方法有两大类:物理消毒灭菌法和化学消毒灭菌法。物理消毒灭菌法是利用物理因素如热力、辐射、过滤等清除或杀灭病原微生物的方法;化学消毒灭菌法是采用各种化学消毒剂来清除或杀灭病原微生物的方法。

1.1医院环境清洁消毒

为了防止患者发生伤口感染,需要实施强化清洁和消毒,医院环境表面日常清洁需要遵循先清洁后消毒的原则,环境空气和物品表面的菌落总数也必须符合卫生标准。感染高风险的部门如I类环境、II 类环境中的科室以及感染性疾病科、检验科、耐药菌和多重耐药菌污染的诊疗场所,应保持清洁、干燥,做好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地面消毒用400mg/L~7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擦拭,作用30分钟;物体表面消毒方法同地面,或用100mg/L~200mg/L季铵盐类消毒液擦拭。

1.2院内被服的清洁、消毒

衣服和床上用品、医务人员的工作服帽和值班被服的清洗消毒,主要在洗衣房进行。间接接触病人的被芯、枕芯、被褥、床垫、病床围帘等,应定期清洗与消毒;遇污染应及时更换、清洗与消毒。直接接触病人衣服和床单、被套、枕套等,应一人一更换,住院时间长者每周更换,遇污染及时更换。病人的一般衣被如床单、病员服等用1%洗涤液,70%℃以上热水在洗衣机中清洗25分钟,再用清水漂洗。感染病人的被服应专机洗涤,用1%~ 2%洗涤剂于90℃以上洗30分钟或70℃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洗衣粉溶液洗涤30~60分钟,然后用清水漂净。甲类及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病人的衣服应先用压力蒸汽灭菌后,再送洗衣房洗涤或烧毁。

1.3皮肤和粘膜消毒

皮肤和黏膜是人体的防御屏障,其表面有一定数量的微生物,其中有一些是致病性微生物或条件致病菌。

皮肤消毒是指杀灭或清除人体皮肤上的病原微生物并达到消毒要求。外科手术后的患者对于皮肤和粘膜的消毒要求更高,这就要求护理人员了解相关消毒知识。通常使用擦拭法给患者进行消毒,消毒范围、作用时间遵循产品的使用说明。一般完整皮肤常用消毒剂有醇类、碘类、季铵盐类、酚类、过氧化物类。破损皮肤的消毒剂应无菌,常用季胺盐类、胍类消毒剂以及过氧化氢、碘伏、三氯羟基二苯醚、酸性氧化电位水等消毒剂。

黏膜消毒指杀灭或清除口腔、鼻腔、阴道及外生殖器等黏膜病原微生物的过程,并达到消毒要求。用于黏膜消毒的化学制剂符合产品质量标准,常用碘伏、季铵盐类、过氧化物类、含氯制剂等。通常使用擦拭法或冲洗法来为外科手术的患者进行消毒,消毒范围、作用时间遵循产品的使用说明。消毒剂不得作为黏膜治疗药物使用;如果药物注明不能用于孕妇,则不可用于孕妇的会阴部及阴道手术部位的消毒。

1.4器械物品的清洁、消毒、灭菌

器械及其他物品是导致患者术后发生感染的重要途径之一,必须严格执行医疗器械、器具的消毒技术规范,并遵循消毒、灭菌方法的选择原则。接触患者组织、无菌器官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灭菌水平;接触术后患者皮肤、黏膜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消毒水平;各种用于给术后患者注射、穿刺、采血等有创操作的医疗器具必须一用一灭菌。

普通患者污染的可重复使用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与一次性使用物品分开放置;一次性使用的不得重复使用。疑似或确诊朊毒体、气性坏疽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病原体感染者宜选用一次性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使用后进行双层密闭封装焚烧处理;可重复使用的被污染器械、器具及物品由消毒供应中心统一按要求回收并处置。

二、无菌技术

无菌技术是预防医院感染的一项基本而重要的技术,每个护理人员都必须熟练掌握并严格遵守,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反,以保证病人的安全,防止病人出现伤口感染的情况发生。

当护理人员为术后患者进行换药时,要加强无菌观念:明确无菌区、非无菌区、无菌物品、非无菌物品,非无菌物品应远离无菌区;操作者身体应与无菌区保持一定距离;取、放无菌物品时,应面向无菌区;取用无菌物品时应使用无菌持物钳;无菌物品一经取出,即使未用,也不可放回无菌容器内;手臂应保持在腰部或治疗台面以上,不可跨越无菌区,手不可接触无菌物品;避免面对无菌区谈笑、咳嗽、打喷嚏;如无菌物品疑有污染或已被污染,即不可使用,应予以更换;一套无菌物品供一位病人使用。

要观察患者创面是否清洁,伤口是否存在坏死组织,保持引流的通畅,促进患者组织的生长,促进患者伤口的愈合。

三、皮肤护理

皮肤与其附属物构成皮肤系统。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由表皮、真皮及皮下组织组成。皮肤还包括由表皮衍生而来的附属器,如毛发、皮脂腺、汗腺和指甲等。完整的皮肤具有保护机体、调节体温、感觉、吸收、分泌及排泄等功能。因此维护皮肤清洁是保障患者健康的基本条件,同时还能保证患者的清洁,防止伤口感染的情况发生。

患者清洗的频率应根据体力活动强度、是否出汗、个人习惯以及季节和环境变化特点适当调整。青壮年因体力活动强度大和皮脂分泌旺盛,可适当增加洗浴频率,但要保护好伤口处,避免浸水;老年人因代谢活动低下和皮肤干燥,洗浴频率不宜过频。出汗较多者,经常洗浴并保持皮肤干燥可防止因皮肤潮湿而致的皮肤破损;皮肤干燥者,应酌情减少沐浴次数。洗浴方式取决于病人的年龄、活动能力、健康状况及个人习惯等。若病人活动受限,伤口位置不适宜淋雨和盆浴,则护理人员应当为其进行床上擦浴,切记保护好患者术后伤口处。如若患者卧床不方便翻身,护理人员要定时协助患者进行翻身,避免患者发生褥疮,导致皮肤破损。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护理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责任护士只有具备多种技能知识和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才能在工作中胜任,以上就是一些外科术后病人伤口护理的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