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从肝论治脾胃病方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09
/ 2

浅谈从肝论治脾胃病方药

叶艳

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 湖北 宜昌 443000

摘 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并结合自身多年的从医经验,阐述了有关从肝论治脾胃病的理论综述,分析了肝与脾胃的联系,并就此提出了从肝论治脾胃病常用方药,以运用临床。

关键词:从肝论治;脾胃病;方药。

一、有关从肝论治脾胃病的理论综述

1、张金良主任医师总结出治疗脾胃病“其病在肝,其治在脾,其根在肾”的三脏并重的治疗理念。本着治病求本的原则,对于这类疾病不能见脾(胃)而治脾(胃),当以调理肝(胆)功能为根本大法,同时兼以治脾,对于脾胃病日久的患者,还需要兼顾肾的调理。基于此,张金良主任医师总结出“重用疏肝药物”“补疏结合”“擅用金钱草”治疗脾胃病的经验,并在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从肝论治脾胃病的临床验案。[1]

2、陈老师认为:凡临床脾胃之病辨证时多考虑与肝胆关系,因脾胃肝胆同居中焦,为气机升降出人的枢纽,肝木条达,气机调畅,气血冲和,运化水湿,统五脏而衡阴阳。疏肝调和法,调畅气机,调和气血,调运水湿,和解少阳,调和阴阳,强调肝胆之疏利,脾之健运升清,胃之受纳和降特性;用药以平和、和缓为准绳,时时顾护胃气,巧用平淡之法、轻灵之品拨动气机,使中焦脾胃气畅,脾胃功能调和。[2]

二、肝与脾胃的联系

1、肝木脾土,生克制化

最早出现在《尚书》中的“五行”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物质观,“五脏”和“五行”有着着相互制约和相互滋生的关系。现代的中医理论认为,脾属土,肝属木,而根据五行之间的生克制化关系,木克土,故肝与脾存在着“肝木克脾土”的五行关系。

2、肝经脾经,互有交通

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经络学说《灵枢·经脉》中就有记载“脾足太阴之脉,起于大趾之端,循趾内侧白肉际,过核骨后,上内跺前廉,上瑞内,循经骨后,交出厥阴之前,上膝骨内前廉,入腹”。[3],说明足厥阴肝经与足太阴脾经在小腿内侧相交,证明了肝与脾的紧密联系。

3、生理功能,互惠共生

“木之性主于疏泄,食气人胃,全赖肝木之气以疏泄之,而水谷乃化”。出自《血证论·脏腑病机论》。《素问·经脉别论》也有记载“食气人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很多古籍文献都说明了肝与脾胃之间生理功能的联系:肝主疏泄,胃主降浊,脾主升清;肝藏血,脾主统血。[4]

4、病理病机,相互联系

“肝木受邪,食塞胸咽,故曰在上者,因而越之”出自于《脾胃论·脾胃虚不可妄用吐药论》。[5]《临证指南医案》中也有记载“肝为起病之源,胃为传病之所”,皆表明了肝与脾胃的关联作用。《金匮要略》曰:“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故实脾则肝自愈,此治肝补脾之要妙也……”。肝病当先实脾的基本治疗原则,正是因为肝脾两脏之间,在生理上联系密切,病理上相互影响。

三、从肝论治脾胃病常用方药

1、脾胃久病需治肝,多加用元胡、川楝子以达活血止痛之效

《玉揪药解》记载,元胡,味苦、辛,微温,人足厥阴肝经,调经破血,化块消微,专行滞血,治经行腹痛,化积聚微瘀,理跌扑损伤。川楝子,味苦,性寒,人足厥阴肝经,泻火除狂,利水止痛。二药合用,破血调经,活血止痛,效果更佳。延胡索具有镇静、催眠、镇痛等药理作用,延胡索具有镇痛作用,其止痛效价嘉。临床病案见心下痞痛,食后为甚,旁及两胁,或伴呃逆、食不下,大便不爽,时常用二陈汤合金铃子散加减,拟方:陈皮9g 法半夏9g 茯苓15g 藿香9g 紫苏梗9g 砂仁9g 郁金12g 延胡索9g 川楝子9g。

2、多用“柴芍配”以防肝木克脾土

柴胡配芍药,为张仲景“四逆散”的主药,肝主疏泄以柴胡疏肝解郁之功恢复肝疏泄功能,肝藏血以白芍柔肝缓急之效恢复肝藏血功能,以防肝木克脾土,制约脾主升清、脾主统血之功能。临床病案见腹胀,时轻时重,或晨清暮重,食欲不振,大便不成形,或乏力困倦,不食则饿,稍食即饱,时常用香砂六君子加柴胡、白芍,拟方:木香9g 砂仁9g 法半夏9g 茯苓15g 党参15g 炒白术9g 炙甘草3g 柴胡12g 白芍12g 焦三仙各10g。

3、清肝平肝以止胃酸

烧心、反酸为脾胃病常见症状,烧心反酸无论寒或热,其病本皆在于肝,以其肝主酸故。“肝主酸,性喜调达,肝木郁滞不得条畅,则郁而为酸,所以制酸必治肝”。临床病案见半百女性,反酸多年,夜里2-3点明显,大口的涌出酸水,难以自控,反酸致牙倒不能食,难以成寐,时有口苦,大便干稀不调,舌苔黄,脉细滑。用龙胆泻肝汤原方从肝治效果良好。

4、抑木扶土法

适用于肝郁脾虚型,临床常见腹痛腹泻,泻后痛减,伴腹胀肠鸣,肢体倦怠乏力,舌淡苔白,脉弦细,以痛泻要方加减。吴鹤皋云:“泻责之脾,痛责之肝,肝责之实,脾责之虚,脾虚肝实,故令痛泻”。此类患者多为肠功能紊乱,大便有黏液脓血者加凤尾草、地榆、槐米;腹胀、里急后重者加木香;食欲不振并大便中有不消化食物者加焦三仙。

5、辛开苦降法

肝气横逆,乘克于胃,未能及时畅达,郁而化火,气火郁结中焦,其症为急躁易怒,胸胁满闷,胃院胀痛或灼痛,暖气,嘈杂,吞酸,口于,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素问·藏气法时论》指出;“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方选左金丸合四逆散。例:刘某,男,46岁,有慢性胃炎病史三年,因事不悦,闷气月余,近三日胃脱疼痛时有烧灼感,胸闷,暖气,吞酸,口干苦,舌质偏红,苔薄黄微腻,脉弦。证属肝郁化火,胃气上逆,失于和降。治以辛散达郁,清热和胃。药用生山桅12g,黄连3g,吴茱萸1.5g,醋柴胡lOg,黄岑10g,蒲公英30g,白芍15g,法半夏10g, 川楝子lOg,佛手lOg,香椽皮lOg,生甘草6g。服药月余胃痛消失,余证亦明显减轻,原方去山桅,加石斛10g,茯苓10g,服药三周,诸证消失。

6、疏肝降逆法

脾胃同属中焦,脾气主升,胃气主降,脾气升则肝、肾之气皆上升;胃气降则心、肺之气亦随之下降。只有脾胃气机升降正常,水谷精微和津液才能向上输布,食糜及食物残渣才能通降下行。诚如叶桂《临证指南医案·脾胃门》所说“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肝与脾胃同居中焦,主疏泄,调理气机,对脾胃气机的升降有协调的作用。若肝气郁滞,疏泄失常,脾气不升,胃气不降,冲气趁机上逆,轻者暖气,重者上逆动隔,气冲咽喉,呢呢作声,谓之呢逆;若胃内容物也随之上行,造成反流,轻者反酸,重者呕吐。若用姜半夏、代储石、生姜等一味降逆,不能取效,可从肝调治。

7、柔肝养阴法

适用于肝胃阴虚型,临床症状如中院隐痛,心烦易怒或精神抑郁,口干口苦,似饥而不欲食,暖气频频,失眠多梦,大便干结,舌红少苔,脉细弦。常用一贯煎和养胃汤加减:用药有生地、当归、白芍、沙参、麦冬、石解、山药、甘草、积壳等。脾胃病患者多伴有情志因素,或精神抑郁,或急躁易怒。日久则肝胃阴血亏损,因肝为刚脏,体阴而用阳,非柔不克,肝之阴血不足,致肝气偏旺,肝失条达,疏泄失职,势必乘胃,伤阴劫液,故用一贯煎或甘寒甘凉之品,柔肝养阴,但又不能滋腻碍胃,故蔡师常于滋阴药中加佛手、砂仁、佩兰、玫瑰花等芳香行气,醒胃助运,以防香燥理气之品以重伤胃液。

参考文献:

[1]刘影哲;曹晔等.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张金良从肝论治脾胃病用药规律 [J].吉林中医药,2016年7期;

[2]张美英.脾胃病从肝论治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2年8期;

[3]内经[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12.

[4]常晓利;姜树民.姜树民教授从肝论治脾胃病临证撷菁[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9年2期.

[5]李东垣.脾胃论「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