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底康复对不同分娩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预防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10
/ 2

盆底康复对不同分娩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预防作用

肖建勤

娄底市妇幼保健院 产后保健科 湖南 娄底 417100

摘要】目的:分析盆底康复对不同分娩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110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分娩方式不同分为参照组(剖宫产分娩)和观察组(经阴道顺产分娩)两组,每组各55例患者,两组均实施盆底康复训练,比较两组的盆底功能障碍发生情况及手测肌力评分。结果:观察组盆底功能障碍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手测肌力评分大于参照组(P<0.05)。结论:盆底康复在不同分娩产妇中,均能够降低产后盆底功能障碍发生率,其中对于经阴道顺产分娩发生盆底功能障碍的几率更小,临床价值更高。

关键词盆底康复;不同分娩;盆底功能障碍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简称为PFD,多与妊娠、分娩有紧密的关联,临床多有盆腔器官脱垂、压力性尿失禁、性功能障碍等表现,对产妇的生活及心理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因不同分娩方式造成的盆底组织损伤程度存在差异性,但均可实施常规性的盆底功能训练方法改善盆底肌力,进而提高生活质量。本文主要就盆底训练方法在不同分娩方法产后盆底障碍的效果进行分析,现总结为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区间为2018年3月-2020年3月,研究对象为我院接收的产后盆底功能障碍产妇110例,所有患者均实施产后42d检查及盆底肌力测试;均为单胎初次足月分娩;本次研究已获医院伦理委员会签字且所有患者均对研究知情,排除了盆腔手术史;合并阴道炎、泌尿系统疾病;合并心肝肾等严重疾病患者,按照分娩方式不同分为参照组(剖宫产分娩)和观察组(经阴道顺产分娩)两组,每组各55例,参照组年龄为22-30岁,年龄均值为(26±3.65);观察组中年龄为23-30岁,年龄均值为(26.5±3.61),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

均给予两组常规性护理方法,包括健康宣教、心理干预及常规运动锻炼指导等,两组均开展时间为8周的盆底康复训练,具体方法为下:①盆底肌功能训练,在训练前期向患者讲解训练的目的及方法,对患者存在的不良情绪实施干预,帮助其稳定情绪状态,随后协助产妇取平卧体位,屈曲双腿,示范性指导患者吸气和呼气,同时实施肛门收缩活动,此过程持续6-8s。呼气时保持肛门放松,在保持呼吸均匀的状态下维持15-30min,每日可进行3-5次。指导患者开展肌肉苏醒锻炼,以手指按压会阴中心腱以实现肌肉收缩的增强。②生物电反馈治疗仪治疗,借助此治疗仪帮助患者实施盆底神经肌肉刺激辅助治疗,治疗前将大小便排空,并取仰卧体位,在双腿屈曲放松,将探头放置阴道内,并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实施电刺激程度的调整,保持盆底肌肉在电刺激作用下被动性的收缩。结合肌电图、压力曲线等方法实施指导,在构成条件反射后,实现对盆底肌肉不良情况的控制,每周2次,每次时间控制在20-25min。③哑铃指导锻炼,使用前需对阴道哑铃清洁,遵照先下蹲、行走的轻度活动练习,逐步过渡至上下楼梯、跳动、搬重物等较强活动,一日一次,每次实施10-20min。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的盆底功能障碍发生情况及手测肌力评分。手测肌力评分使用Lovett分级法,分为0-5级,0级:可感觉或者无可见肌肉收缩;1级:肌肉轻微收缩但无关节活动;2级:在消除重力姿势下可全关节范围运动;3级:可实施抗重力下实施全关节范围活动,但不可抗阻力;4级:能抗重力可一定程度的抗阻力;5级:充分的阻力和抗重力活动。

1.4统计学方法

取SPSS22.0软件行数据处理分析,用均数±标准差(5f30f1e603074_html_3d92815d6a075f85.gif ±s)表示手测肌力评分,以t进行检验。用率(%)表示盆底功能障碍发生情况,以5f30f1e603074_html_c7a9d029a4d64d0.gif 进行检验,P<0.05表示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手测肌力评分对比

参照组及观察组经盆底训练后,手测肌力评分提升,其中观察组的手册肌力评分大于参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详见表1。

表1.手测肌力评分( 5f30f1e603074_html_3d92815d6a075f85.gif ±s,分)

组别

例数

实施前

实施后

参照组

55

2.98±0.49

3.94±0.45

观察组

55

2.97±0.38

4.34±0.31

t

--

0.1196

5.4287

P

--

0.9050

0.0000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参照组发生压力性尿失禁3例、盆腔痛5例、阴道壁喷出及脏器脱垂2例,总发生率为18.2%;观察组发生压力性尿失禁1例、盆腔痛1例、阴道壁喷出及脏器脱垂1例,总发生率为5.5%,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

3 讨论

现有研究显示,实施阴道自然分娩方法发生盆底功能障碍的几率较高,已成为PFD的高发关键因素之一,由此增加了产妇产后发生压力性奈尿失禁现象的发生几率。另外,实施了会阴侧切、第二产程延长等方法也使得产妇的盆底解剖学结构发生破坏,致使盆底肌力功能下降。剖宫产作方法在较大的程度会可能发生盆底功能障碍,盆底肌肉主要是因负担过重因素收到程度不一的损伤。妊娠期激素变化显著极易降低盆底结缔组织的胶原含量,进而减弱了盆底支撑力,由此使得盆腔器官发生脱垂的可能性增加。尤其随着年龄增加,雌激素水平降低,产妇的盆底肌肉更为薄弱,为此发生脏器脱垂、尿失禁等症状更为显著,为此开展尽早的盆底康复训练意义重大[1]

研究显示,观察组的手测肌力评分大于参照组且盆底功能障碍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盆底肌康复训练方法简称为Kegel训练法,旨在通过锻炼增强盆底支持力,将阴道收缩力提升,经训练后能够显著的提升产妇肌力,对促进盆底血液循环有积极的作用,进而提高了控尿水平。但在实践中,由于部分产妇未能掌握正确的方法,该方法训练效果未能达到预期临床效果。生物电刺激方法是一种生物性反馈方法,针对不同的患者可以调整对应的参数,在保持良好的盆底肌电刺激基础上,能够使得患者盆底肌肉被动性的在电刺激基础上进行有节奏的收缩和伸展活动,继而达到较好的盆底肌力增强效果[2]。近几年已有相关研究证实,电刺激作用下提升了肌肉的兴奋,有利于将暂停的升级细胞激活,进而促使受损盆底肌和神经恢复。在接受电刺激过程中,将盆底肌的活动的信息通过压力波形式转化为可视信号,产妇在根据反馈信息有效的开展盆底肌锻炼,借助对神经肌肉的有效支配实现对盆底肌收缩力、张力的增强[3]。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的应用的效果优于参照组,表示盆底康复训练在改善患者的盆底功能方面均有明显的效果,在不同分娩方式产妇盆底功能障碍恢复中可获得效果,其中阴道分娩方法的恢复效果显著,其原因是经阴道分娩方法,盆底肌肉、神经及韧带遭受到直接性损伤,并向大脑中枢直接反馈,继而支配阴部神经和肌肉做出相关反应,有助于盆底肌肉恢复。剖宫产方法分娩产妇因缺乏负反馈调节作用,其盆底肌肉过于疲软和松弛,为此在盆底康复中效果见效较为缓慢[4]

综上,盆底康复对不同分娩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预防作用明显,可在临床中推广。

参考文献:

[1]周春.不同产后盆底康复治疗时机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盆底功能、尿失禁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20,18(16):110-112.

[2]陈柔珊.产后盆底康复护理对阴道分娩产妇盆底功能障碍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20,15(12):171-173.

[3]陈建丽.不同分娩方式产后盆底功能障碍产妇应用盆底康复治疗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20,10(04):101-104.

[4]朱莉,陈玲萍,张盼兮,等.早期盆底肌康复治疗对不同分娩方式产妇产后盆底康复、性功能的影响比较[J].中国基层医药,2019(24):2957-2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