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行为疗法对膀胱癌根治术后患者焦虑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10
/ 3

认知行为疗法对膀胱癌根治术后患者焦虑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张敏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湘东医院泌尿外科 湖南 株洲 412200

【摘要】目的:分析对膀胱癌根治术后患者实施认知行为疗法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收治的60例膀胱癌根治术患者为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常规护理+认知行为疗法),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组间焦虑评分对比,干预前,数据对比( 57.6±3.2vs57.4±3.1),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数据对比( 52.4±3.4vs46.5±2.9),其中观察组焦虑评分明显更低,差异显著(P<0.05)。组间睡眠质量评分,干预前,数据对比( 8.4±1.6vs8.5±1.5),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数据对比( 7.5±1.4vs5.2±1.3),其中观察组睡眠质量评分明显更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膀胱癌根治术后患者实施认知行为疗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患者焦虑情绪,同时提高睡眠质量,值得推广。

【关键词】认知行为疗法;焦虑;睡眠质量;膀胱癌;根治术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on patients after radical bladder cancer resection. Methods: 60 patients with radical bladder cancer who were admitted and treated in this study were randomly p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routine nursing)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outine nursing+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and the nursing effects of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before the intervention, there was no sigru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57.6+,- 3.2vs57.4+/- 3.1),and after.the intervention,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q(52.4+/- 3.4vs46.5+/ -2.9) Before the intervention, there was no sigru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8.4+,- 1.6vs8.5+/- 1.5),and after the intervention,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7.5+/ - 1.4vs5.2+/- 1.3).Conclusion: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CBT) can relieve anxiety and improve sleep

quality in patients after radical bladder cancer resection, which is worthy ofpromotion

【keywords】 cognitive behavioraltherapy; Anxiety; Quality ofsleep; Bladder cancer; Radicalprostatectomy

膀胱癌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对患者的身体健康有着严重的威胁,需要给予患者及时有效的治疗[1]。目前临床上对于膀胱癌的主要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射、化疗等,通过有效的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病症,延长患者生命周期,疗效显著。但是大部分患者在膀胱癌根治术后容易出现负性情绪,比如焦虑、抑郁、烦躁等,进而容易影响到患者的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对此,为了更好的促进患者预后,就需要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干预[2]。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种有效的非药物治疗措施,对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及睡眠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本研究就以60例膀胱癌根治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实施认知行为疗法的效果,详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般资料

本次研究纳入时间为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纳入对象为同期收治的60例膀胱癌根治患者。以随机的方法将60例患者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中男女比例为17: 13,年龄50-74岁,平均年龄(60.2±3.2)岁。观察组中男女比例为18: 12,年龄51-75岁,平均年龄(61.2±3.4)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方面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可以进行比对。

纳入标准:60例患者均经过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为膀胱癌;所有患者均为首次接受膀胱癌根治术;患者意识清楚;对本次研究知情并同意;本次研究以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排除标准:有精神疾病史;沟通、意识、听力障碍;合并其他严重心、脑、肺等器官疾病;对本次研究不配合等患者。

1.2方法

对照组30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包括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给予患者适当的雾化吸人治疗,切实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给予患者科学的护理措施,包括饮食护理、生活指导、心理护理、引流管护理、用药指导等。

观察组3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认知行为疗法,30例患者于术后第一天开始接受认知行为疗法干预,认知行为疗法共进行3次,每周1次,每次时间在40-60min左右。具体实施如下:①确认阶段。于患者术后第1天进行第1次干预,主要干预内容包括睡眠卫生教育、认知重建。首先护理人员需要基于睡眠个人信念和态度表对患者的睡眠情况进行调查,确定患者关于睡眠的错误观念及认知,进而针对患者在睡眠方面存在的问题给予针对性的睡眠卫生教育,使得患者能够建立正确、合理的睡眠观念和睡眠知识,最终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②帮助和改变阶段。这一阶段于患者术后第2-6天进行,为第2次干预。第2次干预的主要内容为刺激控制,及通过一定的刺激、引导、指导等使得患者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作息时间等,进而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缓解其焦虑心理。首先,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术后的实际情况来规定患者白天的休息时间,一般白天休息时间需要控制在l-2h,如可以指导患者在13:00-14:30期间卧床休息,以此来保证患者白天的精神状态。同时,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术后恢复情况,指导患者日间下床活动,比如下床进行适当的肢体活动、走动等。为了能够帮助患者形成规律的睡眠,护理人员可以为患者制定针对性的觉醒时间表,严格确定睡眠时间、活动时间。在帮助和改变阶段中,患者可以形成规律的作息时间,进而更好的保证睡眠质量,当患者睡眠质量得到提升,及焦虑情绪也能够得到一定的缓解。③巩固阶段。巩固阶段于患者术后第7天进行,一直干预到患者出院。第三阶段干预的主要内容为指导患者进行康复锻炼,以此来提高患者免疫力、抵抗力,促进患者术后良好恢复。护理人员需要向患者讲解康复训练的整体流程,并指导患者做好康复训练的提前准备。在康复训练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指导患者思想集中、排除杂念、放空身心,积极投入到康复锻炼中。康复锻炼主要为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护理人员指导患者跟随自我放松教程开展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患者放松肌肉,取仰卧位,足外展,双方放置于身体两侧,保持全身逐步放松,其中重点强调患者的面部肌肉放松。每天进行渐进性肌肉放松2次,每次时间在20min左右,直至患者出院。渐进性肌肉放松的训练有效标准为,患者面部无表情,个肌肉都处于放松状态。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评分,采用焦虑自量表( SAS)对患者焦虑情绪进行评分,其中包括20个条目,每个条目分数在1-4分,50分以上定义为焦虑状态,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焦虑程度越严重。

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睡眠质量评分,采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 PsQI)对患者睡眠质量进行评分,其中包括18个条目,总分0-21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睡眠质量越差。

1.4统计学分析

统计分析相关数据后,选择SPSS20.0统计软件包进行一系列针对的处理,针对收集来的数据进行有效的针对验算,在分析之后,如果P低于0.05,那么就表示有统计学意义。所以,分别采用t、X2对计数资料(%)以及计量资料(5f30f2dd20e07_html_9210b29d4e503d79.gif ±s)完成一系列有效的检验以及处理。

2.结果

  2.1组间焦虑评分对比,干预前,数据对比(57.6±3.2vs57.4±3.1),观察组焦虑评分明显更低,差异显著(P<0.05),见表1。

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数据对比(52.4±3.4vs46.5±2.9),其中

表1 组间焦虑评分对比(5f30f2dd20e07_html_c80612f12c857520.gif ±s)

组别

例数(例)

干预前

干预后

对照组

30

57.6±3.2

52.4±3.4

观察组

30

57.4±3.1

46.5±2.9

t值

-

0.014

7.159

P值

-

>0.05

<0.05

  2.2组间睡眠质量评分,干预前,数据对比(8.4±1.6vs8.5±1.5),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数据对比(7.5土1.4vs5.2±1.3),

其中观察

表2 组间睡眠质量评分对比(5f30f2dd20e07_html_c80612f12c857520.gif ±s)

组别

例数(例)

干预前

干预后

对照组

30

8.4±1.6

7.5±1.4

观察组

30

8.5±1.5

5.2±1.3

t值

-

0.012

6.147

P值

-

>0.05

<0.05

3、讨论

  很大一部分膀胱癌患者在根治术后由于疾病和手术带来的创伤,很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睡眠质量也比较差,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术后恢复及预后[3]。对此,为了促进患者良好预后,就必须加强对患者的术后护理干预。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种有效的干预措施,其通过心理教育、认知改造、松弛锻炼等,可以有效帮助患者形成正确的观念和认知,进而形成科学的睡眠习惯及健康的心理状态[4]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组间焦虑评分对比,干预前,数据对比( 57.6±3.2vs57.4±3.1),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数据对比( 52.4±3.4vs46.5±2.9),其中观察组焦虑评分明显更低,差异显著(P<0.05)。组间睡眠质量评分,干预前,数据对比( 8.4±1.6vs8.5i1.5),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数据对比(7.5±1.4vs5.2±1.3),其中观察组睡眠质量评分明显更低,差异显著(P<0.05)。这是因为认知行为疗法注重改变患者错误的认知及观念,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生活习惯及睡眠习惯,进而有效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及焦虑情绪[5]

综上所述,对膀胱癌根治术后患者实施认知行为疗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患者焦虑情绪,同时提高睡眠质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雷奕,黄英凡,吴芸,陈振兰.认知行为疗法对膀胱癌根治术后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J],中国癌症防治杂志,2018,10(03): 244-247.

【2】胡春燕,邹敏,赵会芬,刘媛.同伴支持小组协同护理模式对膀胱癌根治术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8,25(04):488-491.

【3】帕提曼·亚森,开比努尔·木合塔尔延续性护理干预对老年膀胱癌根治术后腹壁造口患者的影响[J].智慧健康,2018,4( 01): 87-88.

【4】张玲.分级心理护理在膀胱癌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7,25 (12): 943-945.

【5】黄玉婵.临床护理路径在膀胱癌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8(21): 4097-4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