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长时程动态心电图诊断心房颤动的临床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11
/ 2

超长时程动态心电图诊断心房颤动的临床应用研究

郭瀚

益阳中心医院 湖南 益阳 413000

摘要:目的:探讨超长时程动态心电图诊断心房颤动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9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研究,给予患者超长时程动态心电图诊断,随机分为3d组、10d组、20d组和30d组各23例,分析诊断效果。结果:3d组、10d组心房颤动、二度房室传导阻滞、频发室性早搏以及ST-T改变检出率均低于20d组以及30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d组、10d组心房颤动、二度房室传导阻滞、频繁室性早搏以及ST-T改变检出率对比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0d组和30d组心房颤动、二度房室传导阻滞、频繁室性早搏以及ST-T改变检出率对比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长时程动态心电图诊断心房颤动具有良好的效果,能有效提高检出率,同时还能鞥狗发现房室传导阻滞、室性早搏等症状,能为临床医师提供充分的参考依据,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超长时程;动态心电图;心房颤动;应用

心房颤动是临床中发生率较高的心律失常类型,发病率为1%-2%。早期患者发病后,具有发作性、持续时间短、症状轻微等特点,常规心电图诊断的难度较大,可能耽误患者最佳的治疗时机[1]。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有研究人员发现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相比,能提高房颤检出率约5%,同时提示延长监测时间可能会进一步提高疾病检出率[2]。因此,本次研究对我院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9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3d-30d的超长时程动态心电图检测,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对我院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9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研究,给予患者超长时程动态心电图诊断,随机分为3d组、10d组、20d组和30d组各23例。3d组中男性13例,女性10例,年龄55-76岁,平均年龄(66.53±6.57)岁;10d组中男性12例,女性11例,年龄56-77岁,平均年龄(65.85±6.13)岁;20d组中男性14例,女性9例,年龄55-78岁,平均年龄(66.12±6.23)岁;30d组中男性13例,女性10例,年龄55-79岁,平均年龄(66.41±6.49)岁。四组患者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首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②患者本人及家属自愿参与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腔隙性脑梗死;②心肌梗死;③脑出血;④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症;⑤无法耐受心电图检查;⑥不同意参与研究。

1.3方法

所有患者均通过DCG-512型12导联HOLTER动态心电记录盒进行记录,分别将10根导线置于相应位置,12通道心电信号同步连续采集放大,回放后通过软件进行分析。在监测过程中,叮嘱患者每隔2-3d来院检查,直至检查结束。了解患者日常生活习惯,告知患者记录日常进食、睡觉、运动、服药等时间及情况,一旦出现不适症状,应立即到院检查。

1.4观察指标

对比四组心房颤动检出率以及二度房室传导阻滞、频发室性早搏、ST-T改变等症状检出率。

1.5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若P<0.05,则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1. 结果

3d组、10d组心房颤动、二度房室传导阻滞、频发室性早搏以及ST-T改变检出率均低于20d组以及30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d组、10d组心房颤动、二度房室传导阻滞、频繁室性早搏以及ST-T改变检出率对比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0d组和30d组心房颤动、二度房室传导阻滞、频繁室性早搏以及ST-T改变检出率对比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下表1所示:

表1 四组检查结果对比[n(%)]

组别

例数

心房颤动

二度房室传导阻滞

频发室性早搏

ST-T改变

3d组

23

4(17.39)

3(13.04)

4(17.39)

3(13.04)

10d组

23

4(17.39)

3(13.04)

5(21.74)

6(26.09)

20d组

23

13(56.52)#*

12(52.17)#*

13(56.52)#*

13(56.52)#*

30d组

23

14(60.87)#*

13(56.52)#*

15(65.22)#*

14(60.87)#*

注:和3d组相比,#P<0.05;和10d组相比,*P<0.05。

  1. 讨论

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中,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约为5%,其发病风险是无房颤者的5倍左右[3]。因房颤导致的缺血性脑卒中已经开始广泛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是否能有效发现并控制房颤,对降低因房颤导致的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率、致残率、致死率具有重要的意义。经临床实践发现,在确诊的房颤患者中,约1/4患者对病情不知情[4]。当脑卒中发病后,对于无房颤史患者,若能及时诊断是否存在房颤,能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参考。但由于早期房颤具有发作性、持续时间短、临床症状轻微等特点,常规心电图检查往往难以进行诊断,尤其是隐匿性房颤、阵发性房颤[5]。目前临床中诊断房颤的方法包括脉搏检查、血压监测仪、非十二导联心电图、手机APP等,而系统性心电图筛查房颤仍是最可靠、最常用的诊断方式[6]

本次研究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超长时程动态心电图诊断,根据诊断时间,分为3d组、10d组、20d组以及30d组,结果显示,3d组、10d组心房颤动、二度房室传导阻滞、频发室性早搏以及ST-T改变检出率均低于20d组以及30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d组、10d组心房颤动、二度房室传导阻滞、频繁室性早搏以及ST-T改变检出率对比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0d组和30d组心房颤动、二度房室传导阻滞、频繁室性早搏以及ST-T改变检出率对比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以看出,20d以上的连续检测时间能有效提高心房颤动的检出率,但实践中应考虑到患者的耐受情况,灵活变通。

综上所述,超长时程动态心电图诊断心房颤动具有良好的效果,能有效提高检出率,同时还能鞥狗发现房室传导阻滞、室性早搏等症状,能为临床医师提供充分的参考依据,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姜楠.动态心电图在心房颤动患者诊治中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0,26(3):99-100.

[2]董潇男,唐闽,王倩, 等.超长时程动态心电图诊断心房颤动的临床应用研究[J].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18,22(6):498-502.

[3]周熙,郭涛.动态心电图在老年房颤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临床医学进展,2020,10(04):504-510.

[4]杨海霞.动态心电图检测心房颤动伴长R-R间期的临床意义[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30(2):81-82.

[5]牛向东.心电散点图诊断持续性心房颤动伴Ⅱ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形态特征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9,17(24):4015-4021.

[6]吴珊珊.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动态心电图与心脏彩超诊断结果的对照观察[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9,28(11):2548-2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