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双胍在乳腺癌伴随糖尿病患者化疗过程中的作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12
/ 2

二甲双胍在乳腺癌伴随糖尿病患者化疗过程中的作用研究

李爱萍 杨中华

山东省临沂市肿瘤医院 山东临沂 276000

摘要 目的:在乳腺癌伴随糖尿病患者化疗过程中,研究二甲双胍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本院74例乳腺癌伴糖尿病患者分为二甲双胍降糖组和普通胰岛素降糖组,两组患者降糖治疗的同时进行辅助化疗,观察两组患者的肿瘤缓解率及治疗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二甲双胍组肿瘤缓解率稍高于胰岛素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少于胰岛素组。结论:二甲双胍未明显改善乳腺癌伴糖尿病患者疾病缓解率,但可以减少治疗引起的不良反应,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二甲双胍;乳腺癌;辅助化疗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今年来发病率逐渐上升。因乳腺癌最常见的表现为无痛性肿块,故患者常常发现较晚。对于局部晚期肿瘤患者或原发肿瘤较大的浸润性癌且患者又有保乳意向的,可先行新辅助化疗,杀灭微小转移病灶,缩小原发肿瘤体积,降低分期,增加保乳治疗的机会,并可直观的了解其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及有效性。在乳腺癌的新辅助化疗中,蒽环及紫杉类药物是目前治疗乳腺癌较有效的药物,TE(C)方案被NCCN指南推荐用于乳腺癌的辅助化疗 ,其疗效得到了临床广泛的肯定。

据报道:20%的乳腺癌患者患有糖尿病,而2型糖尿病患者乳腺癌发病风险较普通人群增加13%~25%【1】。糖尿病以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为特征,而流行病学证实:高胰岛素血症及胰岛素抵抗会增加多种上皮恶性肿瘤的发病风险,包括乳腺癌、前列腺癌、结肠癌等【2】。据报道,糖尿病还会增加乳腺癌患者的死亡率【3】。糖尿病患者恶性肿瘤发病率升高的机制并不明确,多数学者认为,这是和患者体内,高血糖、胰岛素相抵抗有关系。所以优化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可能能降低乳腺癌的发病风险及死亡率。

二甲双胍在临床前实验中证实具有抗肿瘤作用,能提高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缓解率。在新辅助化疗过程中同时进行降糖治疗,可以更好控制疾病,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现将我院肿瘤科2015年05月—2017年6月住院的行新辅助化疗乳腺癌伴随糖尿病患者共7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在新辅助治疗的同时进行二甲双胍口服,对照组皮下注射普通胰岛素。对两组患者的肿瘤缓解率及不良反应进行观察。

1 资料与方法

选择2017年05月-2019年06月来临沂市肿瘤医院进行辅助化疗的乳腺癌且伴有糖尿病的患者。观察组37例,均为乳腺癌患者,性别均为女性,年龄30-65岁。对照组37例,均为女性,年龄30-65岁。以上病例均经病理学证实为乳腺恶性肿瘤且伴有糖尿病,分组无统计学差异。遵循NCCN指南原则,所有患者均选择含蒽环类药物密集方案,即CE(环磷酰胺600mg/m2+表柔比星90mg/m2),每两周重复。化疗同时给予降糖治疗,分为二甲双胍口服组与胰岛素降糖组。

2 效果评价

(1)以RECIST为标准,即实体瘤的疗效评价标准。完全缓解(CR):所有靶病灶均消除。部分缓解(PR):基线病灶最大径之和至少缩小≥30%;增加20%及出现新转移病灶代表PD病情进展;变小情况但未达,或是有增大情况但是未达到PD的称为SD病情稳定。

(2)不良反应:主要观察降糖药物的不良反应,包括(血糖水平波动)低血糖反应、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肝肾功能损伤、代谢异常(体重增加或水肿)、视觉异常变化(屈光不正)、全身不适和注射局部异常(肌肉萎缩瘙痒)。

(3)肿瘤病人的生活质量评分(QOL):从12个方面分别记录患者得分情况(0-5分),最终得出肿瘤病人的生活质量分级:每一项最高得分为5分,最低得分为1分,生活质量满分为60分,小于20分为极差,21-30分为差,31-40分为一般,41-50分为较好,51-60分为良好。

3 结果

肿瘤缓解率分为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稳定、进展四组,二甲双胍实验组完全缓解8例,部分缓解27例,稳定2例,进展1例。对照组,即普通胰岛素组,例数分别为6、25、5、1,统计学分析P>0.05,与实验组无显著统计学差异。不良反应及生活质量评分二甲双胍实验组优于胰岛素对照组,两组治疗前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20.21和20.48,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为40.19和32.07,P>0.05,二甲双胍组提高治疗后生活质量。

4 讨论

二甲双胍是治疗糖尿病的一线用药,被许多国际糖尿病研究组织推荐作为2 型糖尿病的起始和基础治疗。近来多项细胞水平的研究显示:二甲双胍与化疗药物合用能增加化疗药物的敏感性,诱导乳腺癌细胞株细胞周期停滞、增殖抑制。

本次研究显示,与使用胰岛素降糖的37例患者(对照组)相比,使用二甲双胍降糖的37例患者(实验组)的新辅助化疗总临床缓解率相同,且P值大于0.05,无显著统计学意义。但可以减少治疗引起的不良反应,提高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二甲双胍抗肿瘤作用的提出为乳腺癌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另外,二甲双胍抗肿瘤作用的机制、作用靶点的进一步研究,也有助于更深入地开发新的特异性地抗肿瘤作用的药物。由于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且样本量小,临床混杂因素的影响以及没有进行乳腺癌进一步组织学、分子生物学分级分类,二甲双胍与化疗药物合用是否能提高糖尿病患者以及非糖尿病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病人预后,其结果还有待于大样本、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结果进一步证实。

参考文献

1 二甲双胍联合紫杉醇对人乳腺癌细胞凋亡及AMPK信号通路的影响[J]. 梁君伟,方志华,李青山.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18(12)

2 不同浓度二甲双胍对人乳腺癌细胞增殖、凋亡、侵袭和PTEN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J]. 梁君伟,李青山,吕喜英,连相尧,刘兰芳,方志华.  山东医药. 2018(47)

3 乳腺癌发生发展与糖尿病关系的研究进展[J]. 韩红月,赵金波.  现代预防医学. 2015(20)

作者简介:李爱萍(1962--);性别:女,民族:汉,籍贯:山东临沂,学历:本科;现有职称: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超声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