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12
/ 2

心理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

杨小燕 黄仕芸通讯作者

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呼吸内科 550001

摘要:目的 以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为例,对心理护理干预在其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评价。方法 本次以随机盲选法,将我院于2018年2月—2019年1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一共84例分成两组,每组均为42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干预,进一步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在焦虑(SAS)、抑郁(SDS)两项不良心理情绪评分方面,护理前两组比较均没有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均显著要比对照组低(P<0.05)。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可缓解不良心理情绪,所以值得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心理护理干预;应用效果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为呼吸内科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受吸烟、大气污染、感染以及蛋白酶-抗蛋白酶平衡失调因素影响而发病。临床研究表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疾病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使患者常伴有焦虑、抑郁、烦躁等不良心理情绪。为了改善患者的心理症状,提高医护依从性,便有必要采取有效的医护干预方案[1]。鉴于此,本课题将我院于2018年2月—2019年1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一共84例作为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分析评价心理护理干预方法在其中的应用效果,涉及的研究成果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以随机盲选法,将我院于2018年2月—2019年1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一共84例分成两组,每组均为42例;其中对照组男性24例、女性18例;年龄分布在43-75岁,平均为(56.8±1.2)岁。对照组男性25例、女性17例;年龄分布在42-74岁,平均为(56.9±1.1)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没有明显差异性(P>0.05),代表后续数据有可比的意义。

1.2方法

本次对照组患者仅采取常规护理方法,即在患者医治期间根据呼吸内科常规护理流程执行相对应的护理措施,针对护理期间出现的问题及时处理,使护理工作的质量及安全性得到有效保证。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干预的实施,包括:

  1. 心理评估。由护理人员积极主动加强和患者沟通交流,通过沟通交流观察患者面部表情、行为动作,同时结合患者主诉,对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进行评估,常见的有:焦虑、抑郁、烦躁、忧虑等。

  2. 心理疏导。在评估患者不良心理情绪严重程度的基础上,对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比如加强患者健康宣教,普及疾病、医治方法、注意事项相关知识,提高患者认知;并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疑问,消除患者心理疑惑。此外,可采取音乐疗法,转移患者注意力,使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得到有效缓解。

  3. 情感支持干预。加强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充分尊重患者,护理期间以和蔼、礼貌的态度与患者交流,多关心、呵护患者,让患者感受到护理人员的温馨;同时,指导患者家属多关心、照顾患者,给予患者情感支持,鼓励患者勇敢面对疾病,使患者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配合医护工作的实施。

  4. 社会支持干预。根据国家及医院相关医疗政策,对患者的医疗费用适当减免,减轻患者经济压力,使患者心理压力、精神压力得到有效缓解。

1.3评价标准

根据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心理情绪进行评分;根据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护理前后的抑郁心理情绪进行评分;评分越低,代表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情绪越轻;反之,则越重[2-3]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3.0处理涉及的计量数据,采取(X+S)表示,然后用t值检验;经计算,P<0.05表示两组数据有明显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焦虑(SAS)、抑郁(SDS)两项不良心理情绪评分方面,护理前两组比较均没有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均显著要比对照组低,两组之间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具体数据见下表1:

表1·两组护理前后SAS、SDS评分情况对比(X+S,分)

组别

SAS评分

SDS评分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观察组

(n=42)

43.8±1.2

12.9±1.1

42.5±1.6

13.0±1.4

对照组

(n=42)

43.7±1.3

28.6±1.4

42.6±1.4

27.5±1.5

t

1.263

11.287

1.275

11.236

P

>0.05

<0.05

>0.05

<0.05

3.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可分为局限性阻塞性肺气肿与弥漫性阻塞性肺气肿两类,呼吸困难是患者的常见症状,同时由于受到疾病的影响,患者易伴有不良的负性心理情绪,比如焦虑、抑郁、烦躁等,从而影响医护工作的开展。为了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程度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需配合有效的护理方法。

本次提到的心理护理干预,遵循“心理评估→心理疏导→情感支持→社会支持”的原则,主张为患者提供系统的、有针对性的、温馨且有效的护理干预服务。结果显示:观察组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护理后的 SAS、SDS评分均明显仅采取常规护理方法的对照组;根据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标准可知,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症状改善更好,说明心理护理干预方法的实施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综上所述:在临床中,针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所以,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何轶.心理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伴呼吸衰竭患者的影响分析[J].心理月刊,2019,14(04):33.

[2]冯燕飞.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心理护理的效果分析[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8,25(03):45-46.

[3]王世杰.心理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伴呼吸衰竭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17):169-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