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大隐静脉曲张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方法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13
/ 2

预防大隐静脉曲张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方法分析

钟婷 卿璐 方书函 付琴

简阳市人民医院 四川简阳 641400

【摘要】目的:分析防大隐静脉曲张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9年6月1日-2020年5月31日下肢大隐静脉高位结扎+主干激光闭合术患者469例,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实验组235例行针对性护理,对照组234例行常规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x2=5.4545,p=0.0185)、实验组凝血指标PT、aPTT、TT、Fbg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可降低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效果,值得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大隐静脉曲张术;主干激光闭合术;针对性护理;护理研究;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方式应用分析

研究表明,术后行动不便,是导致下肢大隐静脉高位结扎+主干激光闭合术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主要因素之一。患者一旦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若未经过及时的治疗与干预,不仅影响到患者的术后恢复效果,严重甚至会导致患者致残、致死。研究表明,不同的护理方式会影响到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1]。基于此,本文对比和分析了防大隐静脉曲张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方法,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6月1日-2020年5月31日下肢大隐静脉高位结扎+主干激光闭合术患者469例,男性242例,女性227例,双下肢静脉曲张175例,左下肢161例,右下肢133例,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实验组235例,对照组234例,对比护理效果,实验组平均(48.12±11.52)岁;对照组平均(48.22±11.86)岁,一般资料(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施以针对性护理:(1)建立针对性护理小组,分析回顾我院所收治患者的资料与护理记录,对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后制定可行性的护理项目,并充分落实到日常的护理工作当中。(2)环境与心理护理。为患者营造舒适、和谐、清洁的住院环境,增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纾解患者紧张、害怕等负面心理情绪,采用合理化的语言沟通予以患者鼓励与支持,提高护患之间的配合与信任。(3)促进饮水,予以患者充分的水量吸收保障,降低因血液粘稠而发生静脉血栓,保障机体血容量。(4)体位护理。予以患者体位指导,帮助患者翻身,对其进行按摩等以充分保障患者肢体的血液循环,降低静脉血栓的发生率。(5)对于术后可进行活动的患者,可根据医嘱帮助其积极进行锻炼,活动踝关节与膝关节,按摩下肢肌肉,从多方位促进血液循环,辅以循序渐进的锻炼。(6)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若出现不良反应或静脉血栓先找应及时的予以诊断与早期治疗,可对患者予以低分子肝素钙进行治疗,在用药后需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还需对患者的凝血功能进行检测,并根据上述综合结果对患者进行实时性的用药调整,根据医嘱予以相关病症处理护理。

1.3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2)对比两组患者凝血指标,分为PT、aPTT、TT、Fbg。

1.4数据处理

采集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与诊疗信息,使用SPSS20.0软件将所有研究数据纳入,其中两组患者凝血指标对比行t值检验,通过(x±s)表示;两组患者静脉血栓发生率对比行x2值检验,通过率(%)表示。最后,判定统计学差异的标准为P<0.05。

2结果

2.1两组患者静脉血栓发生率对比

对比两组患者静脉血栓发生率,实验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1 两组患者静脉血栓发生率对比(n%

组别

例数

第4天

第7天

第15天

总计

实验组

30

1(3.33%)

0(0.00%)

1(3.33%)

2(6.66%)

对照组

30

2(6.66%)

2(6.66%)

5(16.66%)

9(30.00%)

X2

-

-

-

-

5.4545

P

-

-

-

-

0.0185

2.2两组患者凝血指标对比

对比两组患者凝血指标,实验组优于对照组,护理效果更优(P<0.05),详见表2:

2两组患者凝血指标对比(5f348d3524c07_html_e36a192a29299f18.gif±S

组别

例数

PT(s)

aPTT(s)

TT(s)

Fbg(g/L)

实验组

30

12.36±0.25

30.24±3.12

15.34±2.15

3.36±0.25

对照组

30

10.35±0.42

20.11±3.36

13.14±2.22

4.35±0.42

t

-

22.5241

12.1007

3.8990

11.0939

P

-

0.0000

0.0000

0.0003

0.0000

3讨论

研究表明,近年来下肢大隐静脉高位结扎+主干激光闭合术患者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概率持续递增,而护理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关键在于提高患者预防知识与相关的护理意识[2]。针对性护理干预通过对患者生理与心理的护理,提高了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的预防效果,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了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3]。针对性护理通过心理护理改善了患者的负面心理状态,帮助患者树立了积极向上的治疗信心,还通过标准化的护理措施干预帮助患者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促进了患者的病情康复,提高了患者机体抵抗力。不同护理方式会对患者凝血功能与血栓情况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4]。数据表明,患者采用常规护理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高于针对性护理,且各项指标检测结果显示采用常规护理无法解决患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的问题,与之相比,针对性护理效果更佳,更适用于术后的高凝患者,可有效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5]。因此,使用适当的护理方式在降低患者静脉血栓发生率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本文论述可知,实验组静脉血栓发生率低、凝血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患者应用针对性护理效果优于常规护理,能够改善患者PT、aPTT、TT、Fbg等凝血指标,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值得推广和运用。

参考文献:

[1]黄晓玲.延续性护理对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出院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20(03):143-144.

[2]金健芳.预见性护理对预防下肢静脉曲张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分析[J].心理月刊,2020,15(05):111.

[3]刘娜,马丽,霍楠楠,郭颖,纪义芳,付盈.大隐静脉曲张术后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效果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06):360-361.

[4]马秋菊.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并发静脉血栓的有效护理干预[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02):1+3.

[5]姜中倩,吴日娜,杨洪彬.大隐静脉曲张术后低分子肝素联合心理干预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应用价值[J].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2019,5(03):248-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