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曲教学对传统音乐元素的运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13
/ 2

作曲教学对传统音乐元素的运用研究

杨小宁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四川绵阳 621000

摘要:作曲不仅是音乐艺术的灵魂,还是音乐艺术最为独特的一部分,其呈现出作曲家的音乐技能、自身情感与个性。而传统音乐元素作为中华民族独有的,也是中华民族音乐的艺术瑰宝,在文化艺术与世界文明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基于此,将传统音乐元素应用到作曲教学中至关重要。本文主要探究传统音乐元素在作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作曲教学;传统音乐元素;运用

在高校音乐专业教育中作曲教学作为一门应用学科,该学科具有极强的创造性,且作曲教学除了向学生传授音乐理论知识外,还向学生传授作曲中的音乐技能,并对学生的创作思路和创作能力进行培养。对于音乐专业的学生而言,音乐创作技能是其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而创造思路的范围非常空旷,在具体教学中需要有一个具体的指引。所以,在具体作曲教学中,教师需要有效应用传统音乐元素,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音乐创作技能,指引学生的创作思路发展,从而有效提高作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一、作曲教学中传统音乐元素的价值

在全球化背景下,各国文化交流越来越密切,促使音乐创造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并在极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传统音乐的发展。在这一背景下,高校音乐教学应积极承担自己的责任,有机结合起传统音乐的现代创作技巧,推动我国传统音乐焕发新的活力和生机。

以下主要分析作曲教学中我国传统音乐元素的重要价值,具体为:(1)丰富了作曲教学的内容。当前高校音乐专业教学中的教材,尽管进一步优化了教材内容,然而内容设置仍然比较倾向于西方音乐;加上中外音乐文化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这就大大增加了学生学习作曲理论知识和音乐技能的难度,大大降低了作曲教学的效率;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在作曲教学中引入传统音乐元素,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上传统音乐在我国传播范围非常广,在此基础上开展作曲教学,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教学难度。(2)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作曲知识。以往的高校音乐专业教学几乎都是“灌输式”教学方式,学生并不能充分理解和掌握作曲理论知识和作曲技能,进而难以实现高校音乐专业教学的目标。针对这一情况,教师通过将传统音乐引入到作曲教学课堂中,组织学生们开展各种各样的课堂活动,如:传统戏曲欣赏、民歌演唱等,以此来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加深学生对作曲内容的理解。

二、作曲教学对传统音乐元素的运用

(一)有效引入各种音乐元素

首先,作曲教学中戏曲文化的具体应用。我国戏曲文化在全球都享有盛名,也是全球音乐艺术园地的一支奇葩,我国戏曲种类多种多样,包括:京剧、豫剧、秦腔、昆曲等,这些戏曲之间相互独立,但在腔调、曲调等方面都存在非常密切的联系。当前现代音乐中融入了诸多西方音乐元素,但并没较好地将我们自己的戏曲音乐融入其中,而在现代作曲的流行歌曲创作中引入戏曲元素,能够使之更加容易受人们欢迎。基于此,在具体的作曲教学中,教师可注重戏曲文化的引入,在课堂上为学生们播放《三国恋》、《新贵妃醉酒》、《北京一夜》、《说唱脸谱》等融入戏曲元素的流行歌曲,让学生深入地了解流行音乐是如何与京剧元素巧妙融合,以此来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戏曲知识。

其次,作曲教学中民歌文化的具体应用。我国民歌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原始社会,人们在祭祀、求偶等活动中都会唱歌。民歌是劳动人民最为直接的音乐艺术创作,表达着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意志、愿望等。如:江苏民歌《茉莉花》,该歌曲作为我国文化的代表,享有“中国第二国歌”的赞誉,其源自南京六合民间传唱的《鲜花调》,最终由作曲家汇编整理而成,《茉莉花》的旋律委婉、感情细腻,词句中通过赞美茉莉花而含蓄的表达出男女之间淳朴柔美的爱慕之情。我国民歌种类非常丰富多样,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民歌,且民歌之间的唱法、风格等都存在极大的差异。基于此,在具体作曲教学中引入民歌文化,能够进一步丰富作曲教学内容,让学生在现代作曲学习中获得更加广阔的空间,并学会借鉴民歌的唱法曲调,结合自己的思想情感来对各种民歌风格进行有效应用,从而创造出受人喜爱的音乐作品。

最后,作曲教学中诗词文化的具体应用。诗词作为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不仅凝结着劳动人民的集体智慧,还呈现出人们的社会会生活和精神世界,在音乐作品中运用诗词文化,不仅能够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还能够促进我国音乐文化的良好创新和发展;基于此,在具体作曲教学中,教师可积极引入诗词文化,让学生更加深入的学习各种音乐风格,让学生学会结合诗词的格式、韵脚、平仄等来对歌曲的曲调进行拟定,让自己的作品不仅具备浓浓的历史风情,还能够具备古典诗词的结构之美,进而更好地引导学生的创作思路,还能够让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

(二)调动学生的作曲学习兴趣

我国传统音乐具有丰富性与多样性,且近年来我国传统音乐被越来越多的引入到高校音乐教材之中。在具体作曲教学中,教师应重视结合传统音乐、历史文化、民俗活动等内容,以此来调动学生的作曲学习兴趣,确保作曲教学的高质高效开展,教师可定期组织学生到民俗博物馆中参观,或是利用多媒体来为学生展示我国传统音乐作品,以此来让学生在大体上认识我国传统音乐。

如:在《康定情歌》这部作品中,作曲教学可依托于康定一名马夫哼唱一首《溜溜调》旋律,以藏族文化为元素,表达了康定人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及青年男女追求自由幸福生活的情感;又如:在《图画里的歌》这部作品中,教师可对佤族人原汁原味的独唱、极具民族特色的乐器口弦、独弦琴等元素加以有效运用,描述出佤族人民粗犷和纯朴的生活画面。同时,在作曲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具体教学内容来科学合理地挑选传统音乐素材,让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传统音乐的魅力,进一步升华学生的情感,以此来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作曲知识;而这些传统音乐素材的成功创作,得益于作曲家高超的音乐技巧、执着的音乐创作态度,更得益于其对当地自然环境的充分认识,如:在《富饶美丽的怒江坝》的歌曲创作中,作曲家张学文在充分了解云南特有环境的地域风情的基础上,完成了这一歌曲的创作。

(三)基于传统音乐曲调旋律明确作曲方向

在高校作曲教学中,为能够让学生在作曲过程中中注入创作灵魂,需要教师帮助其明确作曲方向,也就是在具体旋律的创造中,学生应学会在作曲旋律中融入传统音乐元素。曲调旋律作为音乐艺术中非常重要的表现形式,每一首音乐作品都具备特有的曲调旋律,难以具体分门别类,必须从具体的传统音乐中去感受,我国传统音乐中所有乐器种类多种多样,包括:鼓、古琴、笛子、古瑟等,我国大多数古典名曲如《梁山伯与祝英台》、《笑傲江湖》、《十面埋伏》等都是有传统乐器演奏。在作曲教学曲调旋律的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展示这些名曲的表演,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其中的旋律精华,并在自己作曲过程中能够适时借鉴革新,最终创作属于自己的独有的音乐作品。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校音乐专业的作曲教学中,教师必须注重传统音乐元素的充分挖掘的运用,以此来丰富作曲教学的内容,加深学生对作曲知识的了解,帮助学生明确作曲方向,从而有效提升作曲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参考文献:

[1]马金龙.传统音乐元素在当代声乐教学中的发展与继承——以陇东民歌教学为例[J].北方音乐,2017(01):32.

[2]姜忠玉.试论如何将传统音乐文化融入中职声乐教学[J].黄河之声,2019(16):113-114.

[3]刘婧.论少数民族音乐元素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运用[J].戏剧之家,2019(13):212.

[4]沈云芳.中国传统音乐元素构筑的音色意蕴——叶国辉的四部音乐作品研读[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7(02):31-41.

[5]刘海婴.中国传统音乐元素在西方钢琴音乐中的应用[J].音乐创作,2017(04):116-118.

[6]高昂.高校音乐作曲理论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微探[J].北方音乐,2019,39(08):159-160.

[7]李娟.作曲理论教学对本土传统音乐元素的具体运用[J].黄河之声,2016(1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