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散”而“神聚” ——基于走班制下的班集体建设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13
/ 3

“形散”而“神聚” ——基于走班制下的班集体建设策略

张叶萍

浙江省东阳市外国语学校

摘要 与传统模式下的行政班级相比“走班制”下的班级个性更加鲜明,但学生对班级的归属感和荣誉感会更淡漠,这些都对现行的班级组织和管理模式带来了极大的冲击。 在班集体建设中可以通过目标凝聚法、活动凝聚法、规则凝聚法等策略使走班制下的学生获得班级归属感,从而增强班级荣誉感,提高班级凝聚力和向心力。结合自身2019届高三(9)班班级管理实际情况应用相应策略促使班级管理高效优能,经营出自己的班级特色。

关键词 新高考改革;走班制;归属感;荣誉感;班级凝聚力

2014年新高考改革在浙江上海试点,到2019年全国各省份陆续开展实施。新高考改革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作为改革重点,取消了千人一面的“文理分班”,如浙江实行“7选3”,即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优势及兴趣在物、化、生、政、史、地、技这7门科目中任选3门作为选考科目计入高考成绩中。7选3的组合方式多达35种,所以实行“走班制”教学势在必行,而走班制必然会导致行政班与教学班共存的局面,通过分层、分类施教,更适应学生成长的个性差异与成长需求。

当前我校仍以行政班的管理模式为主,进行7选3科目的教学时,学生根据自己所选科目的不同到相应教室上课,因此又会生成新的不同的教学班。如何进行走班制下的班级建设、活动开展,将“走”之个体聚合为有凝聚力的“班”之群体,做到“形”散而“神”聚,这是现行班级建设存在的问题和挑战。通过这几年的摸索和反思,对于新高考改革下的班集体建设有了一些思考:

一、班级建设存在的挑战

1.班级的个性更鲜明。跟传统的文理科班相比,学生有了更多的选择权和组合权,即从“标准化”走向“多样化”。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选择相同科目组合的学生在个性特质上一定有相近的地方,对应的班级也具有了更加鲜明的班级个性。因此,不同的班级班主任的管理方式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上会有很大的不同,面对学生的个体更加复杂,对班主任的要求更高。

2.班级的集体观念易淡化。走班制使学生在课程选择上有了很大的自主权,出现了“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景象。而教学班里来自不同行政班级的同学相互间的班级价值观不同,会相互影响,造成学生思想的不稳定,长此以往,学生对于集体的观念逐渐淡化,慢慢丢失了班级主人翁的精神,使得班级没有凝聚力,变成一盘散沙,必将影响班风和学风。

二、班级建设的几点策略

1.目标凝聚法

有共同选课科目的学生对课程有共同的认知追求,如对课程的普适性、类似性的认同,而这些认同感往往会形成彼此暗合的集体潜意识,更易形成同一目标。因而要用心分析学生群体的心理特征,通过有针对性的活动来缩短彼此的心灵距离,进而开放自我,彼此悦纳,产生班级的认同感。

可以根据学生选课的情况、学习成绩、纪律表现等把全班40多人分成六七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根据自己的目标、特点选择一个符合自己组个性的组名,同时推选出一位小组长。每个小组就是一个分工合作的班委,并在走班学习中起到相互监督的作用。小组根据自己在走班学习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召开小组会议,组长协调和要求本组成员的学习,纪律问题,并在班会上定时汇报交流组内的学习成果和经验。

  1. 活动凝聚法

郑立平老师在《把班级还给学生》一书中指出:“一个学生对班级有没有深厚的感情,与其在这个班级的付出和获得的多少有直接关系。若他在班级建设中倾注了自己的心血和感情,体验到自己的重要,那他一定会把班级的荣誉看得很重,一定会努力做一个‘让班级有你更好的人’。”班会和班级活动就是让学生参与并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培养集体责任感的主阵地。

可以设计一个系列的主题班会——“×班因我而精彩”。例如期中期末后举办隆重而有仪式感的颁奖活动,精心设计邀请函(邀请所以家长及任课老师出席),用心布置会场(最好在学校的礼堂举行),课件制作(将近两个月学生们参加各项活动的精彩瞬间和视频以及所取得的成绩都做一一的展示),过程中可设计学生和家长,学生和任课老师的互动,最后就是隆重的颁奖仪式(颁奖嘉宾可以是任课老师,家长甚至学校领导),期间有专门的学生负责摄影和录像来记录这些活动场景。活动过后及时用美篇等APP记录并分享一个个美好的瞬间。所有的环节都交于学生们完成,让他们多参与解决那些与自己相关的问题,他们就学会了正确的表达、开阔的思路、客观的思考以及通过活动彼此间更深的情感交互,可从中认识自我、悦纳同伴,促进班级的凝聚力与向心力。

  1. 规则凝聚法

班级是一个“特殊”的集体,需要各种各样的规则来维持其正常运转。而走班制下的班级,学生个性更加鲜明,可以根据其特殊性通过民主参与的形式来制定相应的班规,而全体学生共同参与制定的过程,能促进学生自主管理,实现自我教育,同时增强集体主义精神。

开学初利用班会中头脑风暴的方法制定出符合本班特色的,更具人性化的班规。学期中间还可以组织学生模拟三位一体中“无领导小组会议”,讨论近期班级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班级规章制度及相应的惩罚规则。这样既可以为学生在高三时要参加各类高校的三位一体或自主招生的面试做模拟训练,又在参与过程中学会正确的表达,倾听的技巧,还可以获得主人翁感,学生会更愿意遵守他们自己参与制定的规则或解决方案。

三.案例分析

下面以我校2019届高三(9)班为例谈谈如何利用以上策略使学生获得归属感和价值感,做到“形”散而“神”聚,走出一条具有自己特色的班级管理之路。

(一)案例背景及存在的问题

2018年8月,临危受命接任新高三9班的班主任。该班共48人,男生37,女生11人,选考科目是由物理+地理+历史(13人)、生物(25)、技术(10)组合而成。该班级学生构成的选考学科复杂,走班人数多,走班流动造成了学生思想不稳定,一开始没有及时形成统一的班级价值观,班级凝聚力差,学校组织的活动,老师传达的任务都不能有效的执行。在高二时学风,班风出现了严重的问题,是当时全校有名的差班,乱班。

(二)解决问题的措施

1.情感共鸣,播下希望的种子

班级里大多数男生喜欢打篮球,还有4人是校篮球队的。除了正常的体育课和课外活动课外,他们还会利用各种的课间时间及三餐吃饭时间去打篮球,严重影响到了正常的上课学习效率。所以在开学初,利用班会课的时间观看美国影片《卡特教练》。影片根据高中篮球教练肯·卡特的真实故事改编,讲述一支屡战屡败的篮球队在教练卡特的带领下逆风翻盘成为常胜将军的故事。影片有所区别于其他的运动题材电影,它更具实际的教育意义,强调了给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要远胜于教好他们某项技能。

能让学生产生强烈情感共鸣的教育才是有感染力的教育。影片中的很多情景跟他们的现状相似,能让他们产生共鸣,特别是影片最后卡特对队员讲的话:“成长比成功更重要;冠军可以输,但是从不会低头!”让同学们非常动容。之后每位同学写了观后感,并在班会上作了分享交流。通过这次活动希望在他们的心里种下一颗种子,让他们感悟到尊重他人,团队精神与进取心的重要性。

2.赏识激励,找到自我的价值

由于没有班级归属感及荣誉感,在高二时他们对所有的集体活动和比赛都不热心,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例如虽然班级里男生占绝大多数,运动能力都不差,可运动会的成绩却惨不忍睹。高三的运动会从报名到入场式再到运动会期间,所有的活动项目都承包给个人或小组,由他们负责规划设计、组织安排、实施完成。动员全体同学为运动员加油助威,当运动会闭幕式上听到高三9班获得第三名时,他们自己都惊呆了。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过“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运动会结束后,马上组织了一次班会活动——“运动会表彰大会暨11月选考动员大会”,邀请了所有任课老师及家长,举办了隆重的表彰大会及庆功宴。让同学,老师,家长看到他们的闪光点,一点点的肯定自己,找到自我的价值。同样这次活动的流程设计及邀请函和主持都学生自己参与完成。在参与过程中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有了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也锻炼了他们如何与他人团结合作。

3.团体活动,增强彼此的信任

班级里存在几个小团体,时长有摩擦产生,甚至有肢体冲突,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学习生活,同时给班级造成了不良风气,也影响了班级形象。针对这一现象,专门设计了一团队活动“盲人和拐杖”。活动准备:设计盲行路线,室内有各种障碍,如跨越,下蹲等;室外有上下楼梯等。将全班随机抽签形成两人一组,分别扮演“盲人”与“拐杖”,共同穿越障碍路线,之后互换角色。活动结束后交流各自的感受。经历该活动后,同学间的关系有了微妙的变化,他们真实地体验和感悟到了信任和互助在同学间的重要作用。

美国教育家,杰出的心理学专家简·尼尔森在《正面管教》中提到:“孩子的首要目的是追求归属感和价值感”。通过学生们自己参与组织各项活动及召开各种班会来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增强归属感和价值感,进而体验到社会责任感。所以虽然高三学习任务重,时间紧张,但每月一次的主题班会和一些班集体活动从不缺席,最终反馈的效果也非常好,形成的自己班级的价值观——“9班因我而精彩”,努力做一个“让班级有你更好的人”。最后在高考中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超额完成了学校分配的指标,李某某同学以全校最高分进入浙江大学,多位学生进入985,211及双一流大学,实现了逆风翻盘。

新高考把高中三年的学习划分成多个阶段,每个阶段目标不同,学习侧重点不同,学生的状态不同,管理的方式也必定是各有特点。新高考改革是挑战也是机遇,我们应积极地顺应时代的变化,要改变教育理念,转变育人模式,通过创新的班级管理,合理的选课安排,走出一条具有自己特色的班级管理之路。

参考文献:

  1. 中学教育管理中的“师生沟通”[J]. 吴禹莳.  西部素质教育. 2018(11)

  2. 靳海静,臧岳铭,靳海洁.高考改革背景下“走班制”教学的问题及优化[J].教学与管理,2020(16):29-31.

  3. 周勇.管理规制是破解教育惩戒权困局的有效抓手[J].中国教育学刊,2020(01):39-45.

[4]郑立平.把班级还给学生-班集体建设与管理的创新艺[M]术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8

5f34b9638d513_html_57eb4da3ad53ef71.gif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