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14
/ 2

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赵奇

山东德建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 德州 253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其对建筑工程的质量和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由于传统的建筑模式本身就存在诸多问题,根本无法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所以,这就要求相关技术人员要不断优化、改进建筑模式。装配式建筑施工不但可以有效缩短施工周期、控制施工质量,而且还能有效降低工程施工成本,为施工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利益,确保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本文重点分析了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要点,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要点

1.装配式建筑的特点及优势

1.1装配式建筑的特点

1.1.1就装配式建筑而言,其施工难度远远高于传统建筑模式,所以,其对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以及综合素养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同时要求施工人员还必须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及较高的技术管理水平。

1.1.2装配式建筑的重要构件都是在工厂预制生产的,在施工现场只需使用机械吊装完成安装方可,所以,装配式建筑的整体施工速度较快,加之季节变化对装配式建筑施工影响较小,进而方可大大缩短工程施工周期。

1.1.3装配式建筑构件预制基本上都是在平面施工方式上使用特有定性模板进行,因此,其所生产的构件不但成本低、质量好,同时还具有较高的安全环保性能且生产效率。

1.1.4装配式建筑构件的生产模式大致包含一次成型工艺操作及立模工艺操作,这样不但能够有效提升建筑物的保温性能、装饰性能以及门窗等附件的多项性能,同时也能大大降低资源消耗及施工工艺流程。

1.2装配式建筑的优势

1.2.1节约建筑资源

数据显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建筑业的能耗远远高于发达国家,在实际施工当中,绝大多数企业依然使用的是传统的生产模式,这不符合国家所提倡的建筑节能要求,导致资源浪费。当前,我国建筑工程施工,使用的矿石、水泥等原材料绝大多数都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后期当建筑拆除以后其施工材料也无法循环使用。但使用装配式建筑模式则是对建筑结构进行合理设计,进而大大减少了原材料的用量、降低了材料消耗,后期若要拆除这些装配式建筑,其也能够循环使用,并大大降低了环境污染问题。

1.2.2施工周期短

施工前期,需将砖块通过外窗放置在外墙的预制墙板中,待主体结构封顶之后,方可再次运输砖块,这样不但可以节省施工时间,还可有效减少施工人员;此外在主体结构封顶之后进行外墙施工,不但为墙体浇筑提供了便利,也大大提升了工程施工速度。

1.2.3 降低施工成本

装配式建筑的构件基本上都是由工厂集中生产的,所以,只需在提升员工熟练程度的基础上加强管理,以有效降低劳动成本。当前,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快速发展,机械化水平也取得了较快发展,随之也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其次,施工过程中,装配式建筑为了有效避免材料浪费,降低工程施工成本则须严格管控所需材料的用量,加之,装配式建筑构件多是由工厂生产的,所以,施工过程中,施工现场只需少数的安装人员就可完成施工且施工周期短,这将会大大降低工程施工成本。

1.2.4确保工程施工质量

装配式建筑基本上都是由工厂集中生产的,其砂岩、钢筋、混凝土的用量都需经过精密计算确定,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各种材料用量的科学性、合理性;其次,不同的车间往往生产的构件都是不一样的,进而方可有效保证其所生产构件的质量。在进行装配式建筑设计时,设计单位不但要考虑其安全性,还需严格控制工程材料的用量及截面设计效果。针对于装配式建筑的组装问题,为有效确保整个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组装过程中,组装工作应交于组装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来完成。

1.2.5有效降低环境污染

装配式建筑构件都是由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来组装的。特别是装配式建筑构件的组装,在工程施工现场通常不需要大量的搅拌混凝土,从而有效降低了噪音污染,同时也无需排放废水且构件组装只需要很短的时间,因此,施工过程中,只会对周围居民的日常生活造成很小的影响。

2.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2.1预制构件深化设计

2.1.1整体式楼板及其支座部位的连接设计

针对于装配式建筑的楼板及预制墙板的施工,施工前期,必须确保整体式楼板与预制墙板的水平方向预留10毫米的距离,同时,还需对搭接部位进行防漏浆处理,以有效防止漏浆及楼板开裂。

2.1.2预制叠合板内线管预留设计

若要进一步优化、完善装配式建筑设计方案,首先则需优化、完善预制叠合板内的预留线管的设计,以确保预制叠合板内的线管能够有序排列,以防线管错乱不堪而影响工程施工。

2.1.3加强PC构件易损部位的设计

针对于装配式建筑PC构件的设计,则需对其易损部位进行科学加固,以防其在运输过程中或者安装过程中出现开裂问题。

2.2预制构件运输、存放

2.2.1运输环节的要点

在运输预制构件的过程中,受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构件与运输工具之间极易发生碰撞,进而则会导致预制构件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一般而言,预制构件的生产厂家与工程施工现场都存在一定的距离,若要最大限度的降低运输过程中预制构件的损坏率,则需提前了解运输线路的地质情况、天气状况及整个运输线路路面的大概情况,从中选择最佳的运输线路,以有效降低运输过程中预制构件的破损率。

2.2.2 PC剪力墙的存放要点

装配式建筑的剪力墙需放置于堆放架上,所以,预制堆放架时,必须要确保堆放架的刚度及其承载力达到标准要求。此外,由于PC墙板强度过低,所以不可将其当做支撑面使用,所以,这就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必须科学堆放预制构件,以有效防止预制构件破损。

2.3预制构件的吊装和定位

2.3.1吊装环节需科学控制预制构件的垂直度

当前,在吊装预制构件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不同问题,如浇筑位置偏移、施工精确度不够等,这些问题的出现,都会导致吊装过程中预制构件的垂直度出现偏差,所以,吊装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根据工程施工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将施工误差控制在1mm以内,同时还需采取加固措施以保护薄弱区域,进而以保证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2.3.2螺栓定位

现浇结构及预制构件的连接都是由螺栓来实现的,但在实际的施工当中,经常会出现螺栓拧不上或者螺栓坏掉的问题,所以,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不但要拧紧螺栓,还必须保证螺栓的尺寸与预留孔洞的大小一致,只有在螺栓尺寸与预留孔洞一致的情况下,方可进行连接施工。

2.4转换层的施工技术要点

2.4.1科学控制现浇结构的平整度及实际标高

架设模架之前,施工人员则需与技术人员完成技术交底工作,同时,为确保模板架设的精准度,测量人员还需使用相关仪器测量所架设的模架,架设好模架之后,相关工作人员需进一步检查地板、外墙及梁柱的标高,只有在现浇结构的平整度及地板、外墙、梁柱的标高符合工程施工要求的情况下,方可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

2.4.2科学控制水平缝的宽度

水平缝宽度的设计必须严格按照装配式建筑的相关标准要求进行,通常情况下,需将水平缝的宽度控制在25毫米左右,以方便后续施工。

2.4.3科学控制垫片偏差

装配式建筑施工通常需要使用大量的垫片,但必须保证所使用的垫片上无杂质,同时还需根据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施工要求,提前预留好垫片的放置位置,以便技术人员能够准确测算垫片放置面的高度,精确计算预制构件的摆放高度。

结束语

总的来讲,与传统建筑施工相比,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具有明显的优势。在具体的施工当中,要求相关施工人员必须要熟练掌握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要点,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确保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施工效果,才能有效提升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确保建筑行业的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田雪梅,王深南.住宅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居舍,2018(35):70.

[2]沈俊华.装配式混凝土房屋施工要点分析[J].住房与房地产,2018(21):267.

[3]张开勇.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优势分析[J].山西建筑,2018,44(36):239-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