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思想在《赤壁赋》教学中的体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15
/ 2

周易思想在《赤壁赋》教学中的体现

徐经梅

青岛大学文学院 山东青岛 邮编 266071

摘要:《周易》被誉为“群经之首”,对后来的中国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苏轼对《周易》的研读贯穿一生,从《周易》的角度来看《赤壁赋》,感受其中所体现的周易思想并将其渗透于教学中,对中学生了解《周易》、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周易思想;《赤壁赋》;教学

1082年,四十七岁的苏轼游赤壁,作《赤壁赋》。作为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文章充满诗情画意和哲理意味,采用“主客问答”的方式,将写景、抒情和说理相结合,表达了自己的人生态度,展现了苏轼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其哲理性体现了《周易》中的一些思想观点,这也体现了苏轼对《周易》的研读之深刻。

但针对苏轼与易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苏轼与《东坡易传》”方面,苏轼与周易受关注度较低,徐建芳教授对“苏轼与《周易》”进行研究,著有《苏轼与<周易>》[1]。在中国知网和万方以“赤壁赋周易”为主题词进行搜索,仅发现一篇文章[2]。可见,对《赤壁赋》中所蕴含的周易思想进行挖掘并渗透于教学之中,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发扬十分有必要。

  1. 周易思想在《赤壁赋》中的体现

(一)阴阳观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周易》告诉我们阴阳是密不可分、相对的且动态平衡的。正如苏轼所说:“客亦知夫水与月乎……而卒莫消长也。”流水流淌而去,却还是那个流水,月有阴晴月缺,仍然是那个月亮。阴晴圆缺是月亮的不同变化发展状态,但最终都统合于月亮这个整体,对于月亮来说,这些状态是密切相关的,这也体现了循环往复的理念。流水和月亮一样,周而复始地处于动态变化之中。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又何羡乎!”从变化的角度来看,天地之间时时刻刻都在变,从不变的角度来看,万物和我们一样都是永恒的。可以看出,苏轼阐释了“变化”的观点,又超越了“变化”,提醒人们注意“不变”的东西。他认为:“故变者两之,通者一之。一通过二的变化最终体现了出来。”[3]“两”即变化,“一”即不变。从变化的角度看,这世界没有一刻不在变,正如作者从仕途顺利到政治失意,这便是“变”,但是如果一直沉浸在失落和感伤中,忽略了内心一些“不变”,岂不是狭隘了吗?

(二)八卦

“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消长”“盈虚”语出《周易》,如《易·剥》:“君子尚消息盈虚,天行也。”,《易·损》:“损益盈虚,与时偕行。”[4]由此可见,苏轼对于盈满与虚亏的变化之道了然于胸,损卦告诉我们,无论是面对损减还是增益的处境,都要与时俱进、有前进的信念,这体现了其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苏轼不但频频在《东坡易传》中使用“消长”探讨国家存亡治乱之理,还时常在文章之中使用“消长”影射党争与北宋政坛的治乱之象。”[2]可见,虽然身处政治上的低谷,但是苏轼依然怀着“回归”的信念,从容面对生活,同样,《周易》也造就了苏轼的旷达超脱。

(三)易有三义

易有三义——简易、变易和不易,作为《周易》的核心思想,在《赤壁赋》中,同样体现了“三义”。

简易指的是天地间的变化虽繁复,但是天地总是顺其自然发展。正如水和月的运动发展是自然的规律,顺应自然的规律才能恒久。又如文中的“一毫莫取”体现出了作者内心的顺其自然的,不属于自己的或者是努力后不属于自己的,便放下执着,如果是“吾之所有”便珍惜当下,尽情享用。

变易指的是变化的过程,例如阴阳的变化。文中“盈虚消长”,“天地曾不能以一瞬”体现了“变”。变易告诉我们,要用变的观点看问题,既看到现象,又要看到本质,看到变,但也要看到不变。

不易指的是根本的秩序、原则和规律。正如从变的角度来看,天地万物时时刻刻都在变化,这种变化便是不变的规律。要遵循自然的规律,“惟江上之青风……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大自然赠与我们宝贵的财富,值得我们尽情地欣赏,而不是“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沉浸在个人得失中。正如作者强调的“通者一之”,除了关注“变”,作者强调要去关注“不易”,在形形色色、起起伏伏中,关注恒久的东西。

  1. “周易思想在《赤壁赋》中的体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通过朗读,体会作者人生态度背后蕴含的哲理。

教学重点:体会作者的人生态度。

教学难点:感受作者言论背后所蕴含的哲理。

(一)品读课文

1.面对客人的感叹,苏子是否也和客人一样感到内心悲凉呢?朗读第四段,小组合作,体会思考苏子的回答。

预设:

①时光流转,永不逝去。“客亦知夫水与月乎……而卒莫消长也。”苏子以水和月为例,虽然水在不断地流去,月亮有阴晴圆缺,但是始终还是那个水、月。

②瞬间与永恒的合一。“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又何羡乎!”从变和不变的角度看问题,得到的答案是不一样的,世间的“变”和“不变”始终存在,就看我们怎么看待。

③忘怀得失,超然物外。“且夫天地之间……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不属于自己的或者努力后得不到的东西,那就放下执着,忘却得失,是吾之所有,就去珍惜当下,尽情想用,正如自然界这美妙的景色音乐,我们可以尽情享用。

2.“逝者”为何还会“未尝往”呢?“盈虚者”为何会“莫消长”呢?

预设:流水不断逝去,却还是那条流水,月亮有盈有虚,却始终是那个月亮,虽然他们一直在变动,但只是整体的不同表现形式。

(二)细读品味,统整全文

1.看完全文,再来看“饮酒乐甚”,小组合作,讨论为什么苏子唱出了具有伤感意味的歌,却还说是“乐甚”呢?苏子和客人经历了怎样的情绪情感变化呢?

预设:

客:

悲——喜。客人听到所诵所歌后,内心产生了悲凉之感,或者他本身就是伤感的。在听到苏子一番话后,豁然开朗,由悲转喜。

苏子:

①喜。苏子所唱之歌虽然有悲凉意味,但是从下文可以看出他的旷达超脱。因此,面对月夜秋江的壮阔景象,虽然其唱出悲凉之歌,但其内心始终是乐观、豁达的。

②悲——喜。苏子面对壮阔的月夜秋江,感伤油然而起,吟诵《月出》和“望美人兮天一方”这带有感伤色彩的诗句。但在和客人的交谈中,以眼前的水和月出发,阐释变与不变、得与不得,在旷达乐观中得到释然和解脱。

(三)总结

本文是一篇赋,但既有诗歌的节奏韵律之美,又有散文化的抒情性。本文采用了主客问答的方式,但实则是作者的内心独白。作者将“客”的观点一一驳倒,以水和月为例,阐释变和不变、得与不得,其中体现出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周易》中的智慧,这位九百多年前的文学家、政治家的旷达超脱、乐观从容将永垂不朽,《周易》作为“群经之首”,其中的人生智慧,值得我们用一生去学习。

(四)课后作业

课下继续阅读《周易》剥卦和损卦,联系日常生活,写下阅读体会。

三、结语

《周易》作为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智慧结晶之一,充满了人生的智慧,苏轼《赤壁赋》所阐发的道理可以追根溯源于《周易》。但当下的中小学课堂对其重视程度仍不够。在教学中渗透周易的智慧,有利于学生感受周易,激发学习兴趣,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 徐建芳著.苏轼与《周易》[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2] 刘驰.《赤壁赋》思想考辨新得——兼论中国古代文学文本解读的科学方法[J].文学评论,2019(04):33-43.

[3] 刘燕飞. 苏轼哲学思想研究[D].河北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