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道德与法治学科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15
/ 2

浅谈道德与法治学科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许玉青

咸阳市旬邑县实验中学 陕西 咸阳 711300

摘要:道德与法治课作为学校德育教育和品德养成的重要基石,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与良好品德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从课堂教学实际出发,立德树人,创设教学情境,设定学习目标,回归课堂本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努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关键词:浅谈学生;道德法治学科;核心素养;培养途径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和法治素养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作为道德与法治教师,如何让学科核心素养教学落地生根,让学生充分享受课堂教学快乐,彰显学科教学的特色与魅力。

一、核心素养相关概述  1.核心素养的概念界定 核心素养是对学生终身发展中需具备的能力的一种描述,强调学生在做到自主发展、创新实践与合作参与的基础上,兼备家国情怀、社会关爱等情操。核心素养对学科课程教学起到一定的指导、引领作用,可使学科育人价值凸显出来,将教学升华到教育层面。 同时,核心素养融入教育领域中,要求以学科作为载体,利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核心素养得到培养。只有保证学科教学发挥其承载作用,才可快速到达核心素养的培养。

 2.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   道德与法制学科教育素养集中表现为: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实践创新素养。社会责任素养指学生在对个人与自然、社会、集体、他人关系处理中,所表现出的情感特征,如合作担当、生态意识、法治信仰、诚信友善等;国家认同素养强调学生能够理解、认同与遵从民族文化传统、核心价值理念以及国家政治制度等,包括文化自信、政治认同以及国家意识等;国际理解素养主要指学生能够认知多元文化、国际动态等,初中思想品德教育内容中,包含较多相关的国际动态内容,学生可在学习中理解、尊重差异;人文底蕴素养指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应在人文领域方面的技能与知识上不断强化,树立一定的人文情怀;实践创新素养指现代教育活动中,除对学生基础知识和技能提出相应的要求外,更需在实践操作能力方面不断强化,能够做到批判质疑、用于解决问题等。除此之外,核心素养内容中,也集中表现在科学精神、审美情趣、学习能力以及身心健康方面,应成为学生接受教育中需掌握的能力素养。

二、道德与法制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目标与现实之间的差距

1.重应试轻素养

核心素养的培养关键在于有相应的知识内容作为载体,并保证在知识讲授中能够将道德与法治教育的特征表现出来。然而,当前的道德与法治教育中,教学重点仍集中在知识点掌握、考试分数等层面,整个教学活动完全采取记忆与训练方式,学生品德认知难以形成。甚至部分教师在教育观念中,将作业多、押题准作为荣耀,极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更无从谈及提升思想教育质量。教师这种为教学而教学的意识,完全背离核心素养培养中的将教学转化到教育层面的要求。

 2.德育教育深度缺失。   道德与法治教育包含较多的能够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的内容,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做好引导使学生各方面素养得到培养。然而,现行道德与法治教育深度缺失问题,无法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成为制约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关键性因素。

3.思想品德教育实践内容缺失。   核心素养培养中,实践创新能力为主要内容,所以,教师在思想品德教学中要能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思想品德教育转化为学生具体的道德行为。然而,现行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学理念过于陈旧且教学方法不合理,阻碍学生核心素养的进一步提高。

三、道德与法治学科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途径

1.树立立德树人的核心素养理念   道德与法制教学中,教师应认识到该学科教学的本质是通过教学活动的开展强化学生核心素养,将教学目标界定在“教育”层面,而非为教学而教学。同时,在核心素养培养观念方面,教师应时刻注意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并非单纯局限在知识学习、课堂表现等方面,应着眼于学生终身教育,真正做到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样才能在实际教学活动中,不断从教学内容中挖掘有利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知识内容。 在核心素养的内涵中,明确将人的道德素养置于首要地位,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实践创新素养、家国情怀、责任担当等,这些正是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底蕴和本色。立德树人是具有中华文化特色和时代特点的育人模式,教师在不同素养培养过程中应该予以学生不同的引导途径,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及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核心素养培育关键在于教师。身教重于言教,打铁先要自身硬。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教师必须要有较高的自身素养,必须以高尚的师德为学生的楷模,用高尚的言行举止带动学生修心立品,以德服人,时时为人师表,处处做生表率。

2. 科学设定学习目标,明确素养培育方向   科学合理设定学习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关键。学习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也是教学活动的基点。目标的设定要兼顾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新课程的理念、学科目标、单元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具体而细致,只有这样,才不会出现方向性的错误。

3. 创设真实教学情境,搭建素养培育平台   学习应是一个主动而积极的过程,学生知识的获得需要在一定的情境下,通过教师的引导、同学间的交流来实现。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扮演的角色是为学生预设一个特定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由此检验学生的行为方式、观察学生的思维养成,最终引领学生实现学科所要达到的核心素养。八年级道德与法治关爱他人“老年人跌倒该不该扶”的问题,教师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在表演和观看的过程中,分析各类现象的成因,对于这些行为可能引发的社会影响进行讨论,并从中得到启示。学生会在一系列鞭辟入里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观念,增强了法制观念,提升了公民素养。同时深刻的认识到,和谐社会建设,人人有责。这就是真实情境所带来的教学效果,情境贴近生活,容易激起学生们的兴趣,引发共鸣,在认知上容易形成共识。

因此,只要是和学生密切相连的生活实际,或是社会上的热点现象,都可以作为学习的素材,帮助学生实现核心素养的培养。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贴近学生的生活,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引发学生积极思维,形成正确认知,使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提高认识,提升境界,实现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4.注重知识教育与道德与法治教育的结合。   道德与法治教育、知识教育二者有效结合,是解决当前思想品德教学中知识讲授比重过大问题的关键。教师需要从教学内容中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因素的挖掘,渗透具体的生活实例。以“案例”引入,教师在讲解相关法律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做到规范行为尊重法律,并努力将知识内化为自觉行为,这样学生在自身素养方面就会得到培养。

5.优化教学方法

在教学活动中,可采取案例教学方式,直接将生动的案例带入课堂活动中,如关于当前国际社会相关时事热点,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可使学生对我国民族文化传统、国家政治制度给予更多的认同,“国家认同”素养得以形成。同时,在分析国际动态与多元文化中,做到尊重不同民族差异,“国际理解”素养可在该过程中形成。另外,也可考虑引入社会调查、参观考察、参加公益活动、实践活动等方式。确保学生各种素养得到培养。

总之,好的教师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要当好该学科教师就应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促进学生学会学习。

参考文献:

1.《浅谈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蒲继良

2.《结合新课程理念,转变教学方式》杨建强

3.《用时政源头给思品课堂注入活水》马久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