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在医院感染防控中 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15
/ 2

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在医院感染防控中 的应用

汤玉英

成都市双流区中医医院,四川省成都市 610200

摘要:目的 分析在控制院内感染时对医务工作者实施手卫生管理的作用。方法 先选出本院内23例医护人员,然后在2019年1月份和2月份中选取200例患者为对照组,医务人员在此期间实施常规手卫生管理。最后在同年的3月份和4月份间再选取200例患者为研究组,此时期加强医务人员的手卫生管理。分析医务人员加强管理前后手卫生状况,以及各组院感发生率。结果 对研究组护理时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执行率和微生物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护理时期,且院感发生率方面,研究组要比对照组低,P值不足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院内医务工作者加强手卫生管理能有效提升其执行率和手部微生物合格率,同时还能有效降低院感发生率,值得应用。

关键词:医务人员;医院感染;手卫生管理

据数据显示,医院感染事件中约有30%左右的感染是因医务人员手卫生不达标导致的。故医务人员要重视手卫生管理,进而降低院感风险,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为此,本文也将分析在降低医院感染中医务人员实施手卫生管理的措施。。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本次实验对象是400例患者和23例医务人员,医务人员中男女各有9名、14名,年龄在26-42岁,平均(35.84±4.35)岁。对照组200例患者选取时间在2019年1月份和2月份,其中男性有108例、92例,年龄在23-54岁,平均(38.45±2.45)岁。研究组200例患者在同年的3月份和4月份间选取,其中男性有136、64例。年龄在24-52岁,平均(38.38±2.64)岁,分析各组患者的基本资料,P值在0.05之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医务人员在干预对照组患者期间实施手卫生常规管理。干预研究组患者时,实施手卫生加强管理,加强管理的具体措施为:①每周定期开展手卫生知识讲座,讲解关于手卫生的知识,例如感染防控措施、何谓手卫生、如何做到手卫生等,以便让医务人员知晓手卫生的重要性,更好地执行手卫生。②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监测、消毒灭菌与隔离、无菌技术、职业安全防护、多重耐药菌管理等感染防控相关知识培训,在病区、各门诊区域等醒目位置粘贴和手卫生有关的宣传报,并在鼠标垫上印有手卫生宣传画,设施手卫生电脑屏保等来扩大宣传范围,以强化医务工作者手卫生意识,并定期进行考核,对医务人员自觉保持手卫生的意识有加强作用。③严格监督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执行情况,让其按照“七步洗手法”进行洗手或手消毒,尤其是需医护人员戴手套操作的流程,更要加强监督,让其做好合理的手卫生或手消毒工作[1]。此外,护理不同病人时不仅要洗手,从病人污染部位移到清洁部位也要洗手,特别强调不能以戴手套来替代手卫生,以免发生交叉感染。与此同时,诊疗区域还需放置足够的免洗手消毒剂和洗手液,并安置感应式水龙头、擦手纸等,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降低医护人员手部再次污染细菌的风险。④成立手卫生监督小组,定期对医务人员的手部卫生进行检查,并对出现的院内感染进行分析,以制定预防策略、并及时维护和检查院内的洗手设施,以减小院感风险。

1.3观察指标

对于医务人员,要观察其不同阶段手卫生情况。对于患者,要观察其院感发生率。

1.4统计学分析

用SPSS22.0软件分析,组间检验和计数资料分别用X2、%表示,P值不足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分析医务人员(23例)在不同阶段手卫生执行率和手部微生物合格率,显示研究组护理期间优于对组在护理期间,和对照组200例患者院感发生率(3.5%)进行比较,研究组200患者发生院感的概率(0.5%)要更低,P值不足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1 分析不同时期医务人员的手卫生状况和各组患者院感发生率[n(%)]

组别

手部微生物合格率

手卫生执行率

患者院感发生率

对照组(23)

16(69.57)

17(73.91)

7(3.5%)

研究组(23)

22(95.65)

23(100.00)

1(0.5%)

X2

5.4474

6.9

4.5918

P值

0.0196

0.0086

0.0321

3讨论

在院内接触患者次数最多的就是医务工作者,其手部卫生好坏和患者发生院内感染息息相关。若医务人员不重视手部卫生清洁,将会增加病人交叉感染的风险,甚至还会诱发多重耐药菌或者难治性的感染疾病,严重危及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2]

在控制医院感染中,手卫生管理属于最简单、最有效、最经济的一种措施,不仅可以有效控制和预防医院感染,还能保障医护人员和患者的人身安全[3]。但现今有些医院内医护人员还无法充分执行手卫生管理制度,且实际工作中,还存在清洁手部不规范、执行手卫生效率差等问题。为此,需使用各种措施加强医护人员手卫生执行意识和执行质量,例如通过定期培训、定期开展手卫生管理讲座、设立监督小组等,以便及时纠正不达标准的医护人员,并对其进行单独培训,以增强医护人员的手卫生执行率、手卫生合格率以及手卫生认知率等[4]。通过本次分析也能看出,医务人员干预研究组患者时,对医护人员实施加强手卫生管理能有效降低院感发生率,同时提升手卫生执行率和合格率,相比常规手卫生管理效果要更好。

综上叙述,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能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率,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邵小平,茅艇华,蒋卓娟,等.手卫生管理系统对降低ICU 多药耐药菌感染的影响[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27(17):4053-4055.

[2]沈初,朱益民.多模式干预措施对重点科室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7,37(3):271-274.

[3]邹小建.强化ICU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措施对防控医院感染的影响及其管理对策[J].抗感染药学,2017,14(6):1175-1177.

[4]杨维秀,郑平,秦华,等.手卫生综合干预对儿科医院感染发病率的影响[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7,16(4):297-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