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性医疗患者住院期间发生暴力行为的因素及护理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17
/ 3

强制性医疗患者住院期间发生暴力行为的因素及护理对策

刘宁 邹华业 陈淑燕 汤丽清 彭述英

广州市民政局精神病院 广东 广州 510430

摘要目的 探讨强制性医疗患者住院期间发生暴力行为的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存在暴力高风险行为(住院患者暴力风险评估表评分总分≥8分)的强制性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对发生暴力行为的因素以及护理对策进行研究;结果100例研究者中54例在入院后第3天暴力风险低于高风险,18例在入院后第7天暴力风险低于高风险,28例在入院后第14天暴力风险低于高风险。结论 造成精神病患者产生暴力行为的原因是能够预测和防止的,因此,工作中按照暴力行为的诱发的因素及临床表现选择针对性的护理对策可以有效降低和防止暴力行为出现的概率。

【关键词】强制性医疗患者;暴力行为;原因分析;护理对策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factors and nursing countermeasures of violence during hospitalization in patients with compulsory medical treatment.Methods From January 2015 to October 2017, the clinical data of 100 patients with high risk of violence (the total score of violence risk assessment table score ≥ 8)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The factors of violence and nursing countermeasures were studied.Results 54 out of 100 patients had a lower risk of violence on the third day after admission. 18 patients had a lower risk of violence on the 7th day after admission. 28 patients had a risk of violence on the 14th day after admission. Lower than the high risk.Conclusion The causes of violence in mental patients can be predicted and prevented.According to the induced factors and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violence in the work, the probability of occurrence of violence can be effectively reduced and prevented by choosing targeted nursing countermeasures.

[keywords]Patients with compulsory medical treatmentViolenceReason analysis nursing countermeasures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四条规定:实施暴力行为,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严重危害公民人身安全,经法定程序鉴定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有继续危害社会可能的,可以予以强制医疗。

暴力行为是指故意造成财物或他人身心伤害的行为,攻击对象可以是自己、他人或物体。暴力行为是精神科最常见的危急事件,精神病患者攻击行为的反复出现对患者自身、医护人员和患者家属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和身心创伤。因此,有效地识别攻击行为的危险因素,及是时进行准确评估,对高危患者进行强化干预以减少和预防攻击行为的临床护理实践显得尤其重要。住院精神患者的暴力行为多发生在急性期。据报道[1],入院1周内发生暴力行为的占50.79%。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存在暴力高风险行为的强制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其中男55例,女45例,年龄,25-53岁,平均年龄38.55±4.32岁。

纳入标准:经司法鉴定为精神分裂症、酒精依赖所致的精神障碍;入院24小时内住院患者暴力风险评估表评分总分≥8分。

1.2病症行为

暴力行为的种类按照其程度能够分成损坏,自虐,攻击,敌意状态,咒骂和易怒等种类,这些类型主要是以语言攻击和肢体攻击主要类型。语言攻击可以有谩骂、嘲笑和威胁等;肢体攻击可以有打人、吐口水、破坏物品等。男性患者主要的暴力行为多为伤人、毁物、谩骂、威胁;女性患者的暴力行为多抓扯、脚踢等

[2]

1.3 方法 通过对患者引发暴力行为的因素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后,选择100例强制医疗的患者,入组患者均在入院24小时内使用暴力风险评估表评分总分≥8分,针对患者的暴力行为施行相应的护理对策,分别在入院后第1天、第2天、第3天、第7天……每周一次评估,至患者暴力风险评估表总分<8分。相关分析A风险因素、B持续暴力风险因素与C预防暴力干预措施之间关系。结果 A风险因素、B持续暴力风险因素与C预防暴力干预措施之间明显相关(P<0.05),A风险因素、B持续暴力风险因素各分子与C预防暴力干预措施各分子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暴力行为风险评估表总分之间亦呈显著相关(p=0.000)。结论 通过对暴力行为高风险的患者应用暴力行为评分表评分,能准确找出引起患者暴力行为的因素,对其施行相应的护理策略,能有效地降低患者再次发生暴力行为和缩短暴力行为持续的时间。

1.3.1 患者入院24小时内使用暴力风险评估表进行测评,暴力风险评估表主要由A风险因素和B持续暴力风险评估组成[3-4]

  • A风险因素主要测评患者入院转入前或近2个月是否存在暴利史,近期生活事件变化,例如离婚,破产,配偶死亡等,非自愿入院,家庭支持度差,物质滥用,服药依从性差等。每一条目对应分值为1,存在=1,不存在=0。

  • B持续暴力风险评估是根据患者目前的表现如激动,烦乱(一般情况下躯体过度兴奋,目光凝视,易激惹,冲动),情感(生气,敌意,极度焦虑,易怒,欣快,不稳定,高涨,害怕,怀疑,不满),赘言,话多(对真实的或者想象的事物进行口头威胁,命令别人关注他,言语强硬,骗纸状态或者存在妄想内容),认知障碍(意识混乱,无定向力,谵妄),不合作(反抗,警惕性高,拒绝权威,消极,竞争)。每一条目对应分值2,存在=2,不存在=0。

  • 总分≥8分,表明患者有暴力高风险,应立即对患者采取C预防暴力干预措施。

1.3.2对暴力风险评估表总分≥8分的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后第2天、第3天、第7天……每周一次分别进行复评,直到患者评分<8分,无暴力行为风险。

2暴力行为的风险因素及护理对策

2.1暴力行为的风险因素

(1)非自愿入院。强行入院和封闭式管理环境容易引起患者的怨恨和反感,同一病房内病人过分拥挤、缺乏隐私或处于被动时容易发生暴力行为;临床工作人员也可能由于工作态度和自身行为如歧视或挑逗患者、管理经验不足、与患者的人际距离掌握不准确、护士的沟通交流不当、患者的合理需求未得到满足等,而有意或无意地引发患者的暴力行为[5]

(2)精神活性物质的滥用。很多精神活性物质都可使滥用者对冲动失去控制力或判断能力,导致滥用者过度兴奋、激动和多疑,容易诱发暴力行为。在本研究中有19例的患者存在药物或酒精依赖。

(3)家庭社会支持度。患者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紧张、在家中被冷漠对待,轻视;受到挫折时得不到家庭成员、朋友的关心、帮助以及社会的支持;社会上针对精神病患者的歧视以及有色眼神,患者所承担的精神压力变大造成患者出现敌对情绪,更严重的出现暴力行为[6]。这一类的患者有32例。另外部分患者害怕的心理,社会环境外在条件的质量,噪音均可能让患者恶劣的情绪变得更加强烈[7]

(4)药物依从性。患者对药物治疗方案的执行程度。本研究中68例有一次以上入住精神病院的经历,因出院后未坚持治疗导致暴力行为的发生。

(5)自知力缺乏。患者缺乏对自身精神状态的正确认识和判断能力。受妄想或幻觉支配患者常对自己的精神状态和异常的心理体验丧失了判断力,否认患病,并拒绝就医治疗,导致暴力行为的产生。

2.2护理对策(C预防暴力干预措施)

  1. 对入院患者进行暴力行为风险评估,各班护士熟记患者床号、姓名、病情,辨析患者发病前的征兆,例如,情绪剧烈,言语粗俗,眼神凶残等,护理工作中应当向患者做好解释,争取患者的积极合作[8]

  2. 提供安静、舒适的休养环境,避免病床过分拥挤,及时去除噪声和强光刺激,做好病房危险品的管理工作。为患者提供安全、舒适的住院环境,使其减轻陌生感,消除紧张焦虑情绪。

  3. 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医护人员应有爱心,有耐心,且尊重患者的人格,及时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与患者构建融洽的医患联系[9]。根据患者病情制定合理的康复治疗项目,如:绘画、听音乐、下棋等。鼓励患者以适当的方式表达和宣泄情感,如拍打枕头、撕纸等。在相关人员的帮助下,尽量争取到家属定期探视。

  4. 对情绪不稳、激惹性增高的患者,应及时与医生联系处理,有效控制其精神症状。暴力行为发生时应当用直接、简单、清楚的语言安抚患者,提醒患者暴力行为的后果,尽快控制紊乱局面[10]

  5. 约束保护。保护患者和他人的安全,在约束保护的同时,应温和地与患者沟通,告知其约束的目的,约束期间加强巡视,观察四肢血液循环情况,并做好饮食护理,病情稳定后根据医嘱及时解除保护。

(6)遵医嘱调整药物剂量及治疗方案,正确及时做好记录。

3结果

通过对患者引发暴利行为的因素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后,100例研究者中54例在入院后第3天暴力风险低于高风险,18例在入院后第7天暴力风险低于高风险,28例在入院后第14天暴力风险低于高风险。

4讨论

按照临床经验分析证明,造成精神病患者产生暴力行为的原因是能够预测和预防的,因此,医护人员按照暴力行为的特性选择周到有效的护理手段,达到有针对性的治疗,合理的看护手段,可以效果良好的降低和防止暴力行为出现的概率。

参考文献

[1]施忠英,陶凤瑛.精神病患者常见危机状态的防范与护理.新编精神科护理学,2015,2(1):41.

[2]邹彩媚,甘瑞妍,郑伯全,等.住院精神病患者暴力行为的原因及护理干预[J].中国民康医学,2017,29(13):56-59.

[3]庄海英,张平.住院精神病患者暴力行为的原因分析及护理进展[J].护理学报,2016,23(3):39-42.

[4]李红远 ,郭云飞 ,李义会.家庭环境和社会支持对精神分裂症复发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3,15(9):199-199.

[5]刘力.住院精神病患者发生暴力行为的原因分析及护理策略[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36):316-317.

[6]程艳,李秀明,丁玲.住院精神病患者发生暴力行为原因及护理干预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14,9(20):230-231.

[7]孙瑞莲.强制治疗精神病患者院外暴力行为的分析及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35):117-118.

[8]梁咏梅.住院精神病患者暴力行为的防范及护理[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3(2):111-113.

[9]刘勉,吴洪军.178例住院精神病患者暴力行为分析及护理措施[J].中国民康医学,2012,24(21):2679-2680.

[10]王忠萍,王丽,杨文剑.住院精神病患者暴力行为危险因素分析与防范对策[J].护理学杂志,2011,26(5):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