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在语文教学中的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17
/ 2

精细化在语文教学中的实践

王巧珍

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永阳小学

【内容摘要】

 有人说:只有精心准备,才能成就完美课堂。这句话确实有道理。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理念,一种文化。它是源于发达国家的一种企业管理理念,后来经过发展应用到各个领域。将精细化管理引入语文教学中,必定会促进我们的语文教学更加科学、高效地发展。精心备课,细研教材,精讲练习,细化考点,精于情感,细化人文关怀,才能让教育与时俱进,才能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 语文教学   精细化管理 精心备课 精讲练习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理念,一种文化。它是源于发达国家的一种企业管理理念,后来经过发展应用到各个领域。作为基层教育工作者,从教十几年来,从普通教师到骨干教师,再到教学能手,在教学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回顾历年教学工作,这些成绩的取得很大一部分要归功于各项教学事务的精细化管理,教学无小事、事事要用心。本人一直秉持发现问题、精细分析、精准解决的原则去落实每一件教学的小事情。将精细化管理引入语文教学中,必定会促进我们的语文教学更加科学、高效地发展。而我已经初步尝到了甜头。到底如何通过精细化管理实现语文教学的突破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和探索,现在将我在语文教学中的精细化教学的做法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取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精心备课,细研教材

有人说:只有精心准备,才能成就完美课堂。作为教师,只有先把国家教育部统编的教材精细研究透,知晓教育教学标准和各教材的具体内容,才能从容地展开教学;只有知晓各年级教材之间内容的衔接以及每一学期教材各单元之间的衔接,教师在教学中才能运筹帷幄,游刃有余。所以我们经常听到有很多老师会发出这样的的话语:“她年年教高年级,肯定教得好。换了谁来,谁也一定不会教得太差。”这句话其实从某个角度上来说,有一定的片面性,但这也说明了年年教高年级的老师,为什么能教得好?那是因为她每年重复性地教学,对高年级甚至整个小学阶段的教材、考点了如指掌,所以才能不费力气。从这个方面来讲,作为我们这些年轻的老师,我们因为年轻而缺乏对教材的深度解读的经验,所以此时是最需要细研教材、精心备课的时候。

作为历年毕业班的语文老师,我们几位老师每次上课前,都会将语文书上的所有知识点进行提炼,标注,甚至制作成笔记。教材中的每个角角落落都不会错过,全部记下来,以方便上课时进行提醒点拨。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我们的老师平常最注重的是词语和语文园地中的日积月累中的重点知识,反而容易忽略了课文内容的积累提炼以及阅读能力的培养,还有一个容易忽略的地方是课文的理解。一般这些都是为后面学习奠定基础的。

研究教材,不是简单的知道哪个环节、讲什么知识内容就可以了。在教学中,我们的老师会对知识点进行轻重分层。小考容易考到的、必须学会的词语、重点内容,制作成笔记,学生必须掌握,为最重要的一层。教师从对话中提炼的、可能会考的,为第二层。不同层次的知识有不同的学习要求。

二、精讲练习,细化考点。

互联网时代,教师教学的参考资料琳琅满目。语文学习的练习题,网络上也良莠不齐。学生所有能用的时间都被数学、英语、品社等科目的题海战术所分瓜。这使得我们必须精讲练习,细化考点,提升课堂效率。之前的张四保老师主编的《24字教学模式操作手册》中提到了“三讲三不讲”。其实这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在我的日常教学中,我一般实行要题开讲法。个人觉得最重要的、学生不会的、或者之前上课没有提到的题型和考点先讲。学生会了的、之前反复讲了的不讲。之前讲了,学生不熟练的知识点,再让优秀的学生说解题思路,弱的学生再重复讲。反复讲了,学生听了还模糊不清的,干脆不讲。让时间去处理学生的思维。

在讲课过程中,教师不能流于形式。虽然要赶时间,但一定要细化考点。一是一类题型出来,学生不了解,一定要和学生边讲题,边分析解题方法,再让学生去进行总结。让学生不会下次看到这样的题目望而生畏,不敢动笔。如有时候我就让学生接触了简单的选词填空,以及帮助学生解决了有点害写作文的问题;二是注重知识点的举一反三。这一点在总复习时尤为重要。讲看拼音写词语时,就想想,是不是可以转变一下,变成讲前鼻音、后鼻音、三拼音节的经典考点?讲反问句时,就讲如何转变成陈述句。看到直述句就扩展到转述句。这样反复地讲解,知识的对比,学生才能在收获新知识的同时,对其他的知识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感悟。

三、精于情感,细化人文关怀。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新时代教师不仅要改变教学模式,不但要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要关心学生的心理成长。除了在课堂上的关注,更应该有课堂外的关心,进行情感上的沟通。教师之所以不能用人工智能来替代,最主要的就是从事教学的老师不是冷冰冰的教学机器,而是具有不同情感和个性化的个体,从而赋予教学工作和学生更多的人文教育关怀。

我班有个孩子,上语文课时总喜欢开小差,做小动作,甚至和同学说话,这些我都看在眼里,气在心里,心想:他怎么这么不懂事,不好好读书,真是个不省心的娃。有次课后,我找同学聊起他,才知道他是个留守儿童,从记事开始就与爷爷奶奶相依为命,一年到头都很难和爸妈见上几面,爷爷奶奶年纪大了,对他的教育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看到教室里那个孤单的背影,我不禁心疼起来:作为老师的我,太忽略他的感受了,没有真正的关心过他……从那以后,我经常会有意的去接近他,让他知道我看到了他;提些简单得问题,让他感受成就感;偶尔还会完他帮我“做事”,赞扬他很能干,使他充满自信……渐渐地。他变了,开朗、活泼、有活力了,更有自信了,寻回了真正的自己。我想这就是情感教育的力量吧!

总之,任何工作的精细化,是为了更好地、更彻底地解决工作的落实问题。只有工作在实践中落到了实处,教学质量才会水涨船高。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实事求是、脚踏实地地做好英语教学中的知识输入和输出问题,大容量、高质量的输入与大容量、高质量的输出一定是成正比的;在教学行为中,我们也要学会审时度势地做好教学的加法与减法。加是为了质量,减是为了效率。

【参考文献】

1. 《新课程(小学)》 2015年02期

2. 山西太原 张四保 《24字教学模式操作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