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化建设与企业管理创新 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17
/ 2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企业管理创新 探讨

孙哲 李泽宇

中国安能集团第一工程局有限公司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 530028

摘要:对现代企业而言,创新管理、建设企业信息化可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为企业营造更好的发展环境,使其在面对残酷的市场经济环境时,可以实现企业运营机制的信息化。现代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管理创新是其关键点,信息化建设作为一项现代化措施,对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意义重大。本文简单分析创新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联系,寻求一种有效策略,为企业现代化建设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企业;信息化管理;创新策略

在互联网信息的背景下,工商管理往往是计算机化的。企业信息管理需要使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来整合和利用内部和外部资源,最终帮助公司长期运营和发展。企业需要加快信息技术建设,提高竞争力,加强自身体制改革,注重创新管理理念,运用新理念和创新管理水平,确保可持续发展和稳定业务。

  1. 企业信息化建设和创新管理之间的关联

在过去的企业管理中,因为采用的方式非常陈旧,所以容易出现各种问题和缺陷,而且管理效率也非常低。在如今的时代,为了促进企业的发展,改进之前的不足,必须要开展创新管理工作。而信息化建设正是促进创新管理的动力和途径。企业通过引进各种先进的软硬件和信息技术,能规范管理和操作的流程。而且计算机所收集的数据和资料也能为企业的决策提供依据,减少投资和运营方面的风险。此外,企业所采用的信息化系统集成技术,能改进自身的生产系统、营销流程,从而提升企业的工艺水平。通过对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合理利用,也能提高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的稳定性,强化企业各个部门之间的衔接,达到创新管理的最终目的。不仅如此,企业信息化建设还改变了合作模式,对各种行业生态进行了塑造。在互联网大力发展的背景下,很多信息都得到了拓展,实现了产业的创新融合[1]。也因此,企业信息化建设属于实现创新管理的途径,创新管理则属于信息化管理的目标。

  1. 信息化技术应用对企业管理的影响

2.1企业管理方式改变带来的实际效果

企业管理者在改变原有的管理方式时可以产生更多崭新的经营理念,可以将现有的资源进行充分整合,帮助企业将所有的人力资源、财务体系、物资配套、产品生产、经营销售等环节进行更为规范化的管理,能够使其发挥最大程度上的功用。从而能够有效控制成本,实现企业效益的逐步最大化。

2.2企业信息化技术与管理工作之间的联系

企业的管理工作和信息化技术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已经从最早的信息化技术辅助企业管理逐步变成了信息化技术引领企业发展。众多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选择积极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来构建和落地企业管理思想,已经成为当前的发展趋势,企业管理方式需要伴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而改变,这样才能够最大程度上发挥信息化的优势,能够有效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信息化技术不仅能够为企业带来更加高超的生产技术,促进产品的更新换代,还能够帮助企业提高原有的管理能力和效率。企业管理方式的改变需要信息化基础加以足够的支持,而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也可以促进企业实现更深层次的管理。企业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是保障企业的经营指标完成的必要前提,而企业的效益提升和利润提升是确保信息化技术持续投入的关键要素,也是确保信息化技术在企业可以不断发展和深化应用。所以,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关系。另外,从宏观角度来看,信息化技术的研发、使用、改进都离不开企业的支持,一项新的信息技术往往从科研机构或企业诞生,应用于个人或者企业市场。企业的管理能力、创新能力的提升需要信息化手段的支撑,而企业的各项能力的提升又将可能创造出新的技术和产品,这种循环迭代的关系也就是信息化技术与企业管理为何需要充分融合的根本原因。

2.3信息化管理为企业带来的具体作用

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对企业管理工作开发展带来的影响是较为深远的,企业的竞争力能够在此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强化,企业的生产方式也在这种新的时代背景下变得更为先进,企业的管理水平也在这种趋势下变得更加高超,企业不必要的成本投入资金也能够得到有效控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企业的类型发生了相应的改变。以往企业的类型是劳动密集型或资本密集型,但是应用了信息化技术管理后,企业则具备转变为知识密集型企业的基本条件。通过逐步的转型,能够有效降低成本资金的投入,还能够帮助员工减轻原有的劳动量。②劳动力的构成方式产生了改变。企业类型的改变将直接影响着劳动力的构成方式,其中存在着一定的因果关系。应用信息化管理后,员工在执行工作的时候往往不再依附于体力的运用,而更加注重脑力的运用,这是一种富有智慧的劳动力构成方式。③产业结构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利用了信息化技术后,原先传统的第二产业将融合第三产业的特性,产业的结构将会从传统的生产制造过渡到面向服务的制造,并充分利用第三产业的服务特性,将第二、第三产业之间的需求拉通。同时,产业结构在转变的过程中制造环节所产生的垃圾也会更少,减少对于周边环境的污染。④企业的体制结构会产生一定的变化。在应用信息化管理技术后,企业的体制结构更倾向于小型化,或者是趋向于分散化。在这种体制形式下,企业的管理将会变得更加灵活和便利,企业的生产水平也可以在这种背景下得以充分体现,能够与社会产生更为紧密的联系。⑤产品的结构也会产生一定的改变。以往的产品生产方式是较大规模的集中生产方式,生产出的产品多数情况下类别较为单一,无法满足当前形势下人们对于个性化产品的需求。但是信息化技术的引领下,产品的生产方式也会变得更加个性化,生产机制也因此变得更为灵活,促进企业的高效发展。

  1. 结束语

总而言之,企业信息化建设以及管理创新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企业要多层次深化把握自身管理发展具体情况以及信息化建设要求、关键点等,在反思管理现状的基础上探索新思路、新方法、新策略,通过多样化路径无缝衔接信息化建设以及管理创新,在优化创新的过程中提高管理信息化水平,借力有效的管理,高效开展业务活动,优化内部结构体系的同时提升向心力、凝聚力,控制运营管理风险以及成本的同时提高综合运营能力以及管理效益,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实现健康、全面以及持续发展,更好地为我国社会经济建设发展服务。参考文献

  1. 周孝武.信息化促进企业管理变革[J].施工企业管理,2018(12):59-60.

  2. 李宛融.企业信息化与企业管理变革研究[J].北方经贸,2018(5):142-142.

[3]李天兆.论企业信息化与企业管理的变革[J].商场现代化,2018(3):127.

5f3a30c41efb8_html_57eb4da3ad53ef71.gif5f3a30c41efb8_html_57eb4da3ad53ef71.gif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