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筑工程强化建筑工程安全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17
/ 2

浅析建筑工程强化建筑工程安全管理

刘佳

身份证号: 370683198407047***

摘要:近些年来,城市化的迅速发展促进了建筑施工行业的发展,在当今建筑施工行业中的竞争也越来越大,而在这激烈的竞争过程中经济效益则是企业竞争力的具体体现,所以尽可能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已是企业最主要的施工目标。目前,建筑工程建设施工的投入力度不断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在施工中进行严格的监管和控制才能保证工程项目的建设。但是,在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往往对安全的重视程度不高,由此引发的安全事故给建筑施工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文章对建筑安全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建筑工程;强化;安全管理

一、前言

鉴于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上面的疑难,导致工程变乱荆棘丛生,可以看出,对建筑工程加大安全管理十分必要。首先,加大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是保障建筑企业获取利益的基础。在建筑工程中,工程出现问题是安全管理缺失,会使公司利益得到损失,所以,建筑企业经济利益和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息息相关。其次,保障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原因是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做好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确保工程的稳步推进,才能切实保护工程的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工程质量,继而促进社会经济平稳发展,保证每项经济活动顺利进行,让建筑工程各方取得最大限度的利益。最后,推进构建和谐社会的必定原因是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保障建筑施工的安全,有助于守护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的安定,对建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关键的影响。

二、加强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对建筑工程而言,现场安全管理能够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切身利益,提高工期进度与工程质量、降低成本费用,因为一旦有安全事故发生势必会产生一定的连带作用,人员伤亡与经济损失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施工企业应该重视安全管理工作,将安全理念渗透到施工的各个环节中去,用这种方法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保证建筑工程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目标的实现,从而为企业长远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三、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建筑施工技术存在隐患

导致建筑工程施工中安全事故出现的原因之一就是大多建筑单位施工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都较低,建筑企业在施工的过程中也常常会忽视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和指导。并且一些施工单位对法律法规的执行并不到位,相关人员不能够在施工中落实这些规定,长此以往,使得施工人员也愈发的不重视,导致施工中出现了技术操作不当的现象。例如,施工人员不按照相关规定来操作,导致脚手板没有铺满、横向扫地杆搭设等错误出现,要知道这些都会使施工安全存在隐患。并且施工人员的不规范操作还会使模板支撑系统出现不稳定的现象。

另外还有部分施工现场经常会把木材和钢材混合在一起,导致纵横支撑力不均匀,从而影响了整体建筑工程的安全和质量。

2.安全管理责任制度落实不完善

在管理制度表面来看,科学合理的制度和体系是有效管理的前提,这一说法充分的体现在了安全管理工作中。大多的施工单位,尽管在项目前期没有动工的时候都设立了对应的安全管理制度和责任追查制度,并且具体规定了每一项安全管理控制环节中的内容,但在施工的过程中,就会因为赶进度或者是降低成本等原因,逐渐忽视之前所制定的制度,对应的管理方也因为责任制度制定的并不是很详细,难以追求根源,若发现了安全隐患或者是出现了一些安全事务等问题之后难以处理。

除此之外,部分企业虽然制定了相关的安全管理机制,但只是把它作为一个摆设,并没有发挥出安全管理机制的作用,导致此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企业对建筑工地施工安全的管理力度较低。并且有些监管人员的职业素养较低,对于自己的工作敷衍了事,在施工的工程中不能够及时的发现安全隐患,最终导致事故的发生。

3.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有待提高

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在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的作用是很大的。但在目前的施工过程中,相关的施工人员安全意识较低。并且施工单位为了节约成本,常常会选择技术水平比较低的施工团队来进行施工,这样不但会影响工程施工的质量,还会使施工中常常出现一些失误的操作,从而造成安全问题。

另外,部分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是比较低的,没有严格的按照施工单位的操作规范来执行,只依靠自己的施工经验来进行操作,加大了安全问题出现的几率。

三、提高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措施

1.建立健全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制度以及岗位责任制度

企业想要正常的开展,必需的一种规章制度就是生产责任制了,之后企业全面落实安全生产制,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工作才能顺利进行。想要建立企业安全责任机制,就需要权、力、责三个方面同时进行。在施工的工程中,首先要选择出合适的项目经理,由经理全权负责。企业要和项目的所有人员都签署相应的责任合同,在合同上面要详细精准的写出事故发生之后相应的惩罚或者是做出贡献之后的奖励。在建立考核制度的时候,要从多个角度来考核,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使全部人员都参与到安全管理中去。并且在具体的施工中,要建立完善的监督制度,严格的执行安全生产条例,任何人不能够以任何理由、原因违背安全生产条例,若是某个企业存在着安全问题,那么要立刻停工,等到整改完毕且达标之后,才能够重新开始工作。

2.强化员工的安全意识与职业素质

建筑工程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因此职工人员的手工操作直接影响了整体建筑的细节安全。较为复杂繁琐的施工作业,成为了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在建筑施工开展之前,企业需要对相关员工进行一次严格的专业培训,主要目的便在于强化他们的安全意识,同时提升他们的职业素质与技能。在培训过程中,首先通过实际案例,让员工了解到施工事故的严重性,让他们能够具备相应的安全意识,从而在未来施工过程中更加注重每一个细节的完善,避免任何的安全隐患。其次,便是确保每一个员工具有合格的职业素质以及专业技能,培训人员可以对员工进行定期的简单考核,在考核过程中指出他们的专业问题并加以改正,让未来施工可以保证更高的准确率,以提升建筑施工的质量。只有进行了专业化的培训分析和强化,才能够避免施工过程中员工在机械操作方面的误操作,同时让他们对于突发的紧急问题能够有更为直接的快速反应,在第一时间冷静地处理突发状况。最后,在培训中需要多次提及建筑施工严格的规章制度,确保每一个员工能够以标准化的要求和职业态度进行工作,自觉实践并关注施工风险,避免事故。

3.改善施工环境

在施工过程中,要注重改善现场施工环境,为施工工作的展开创设一个安全的施工环境。第一,要强化对施工材料的安全检查。在施工材料采购、进场以及实际施工时,应强化各个环节的施工材料安全检查工作,把控材料的质量,防止施工安全问题发生。同时在施工材料使用后应做好对剩余材料的管理工作,防止材料浪费,消除不安全因素。第二,做好施工设备器材管理工作。在施工开始前,应对施工设备器材进行安全检查,对于陈旧、损坏的施工设备及时进行更换和处理,保障工程施工安全,防止安全事故发生。在施工过程中要做好施工设备器材工作,防止其出现损坏现象,避免安全问题发生。

结束语

建筑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作,做好这项工作是保证建筑施工效率和保证建筑单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必要一步,为此,在建筑工程中要贯彻落实“安全第一”的工作方针,并及时找出现存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加强对安全管理的重视,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有效提高建筑工程建设安全,从而进一步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朱键,朱海.建筑工程安全监督与管理工作的强化策略[J].江西建材,2020(06):177+179.

[2]畅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及安全管理措施探析[J].江西建材,2020(05):120+122.

[3]宋永伟.新时期加强建筑工程管理中安全管理的具体策略[J].建材与装饰,2020(12):149+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