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所精神在山地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19
/ 2

场所精神在山地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邓博敏

广东鸿宇建筑与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摘要:山地建筑具有强烈的自然环境特性,和人工塑造方向本身就具有冲突性,场所精神的应用,可以有效地阐述山地环境的真实情感。本文主要根据多年工作实践,对场所精神在山地建筑中的应用要点进行分析,以期提升设计水平。

关键词 :山地建筑;场所;场所精神;设计手法

引言

当前,建筑创造主要偏向实用性及经济性,因此,也导致一些山地建筑在设计时不断破坏生态环境,忽视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设计出来的产品也无法获得人们的认同感。场所精神是一种总体气氛,来自于人的意识和行动上的参与,同时也来自于场所本身的特质。山地建筑最主要的目的在于寻找立足点,借助不同特性的场所组成建筑丰富强化场所的意义,结合地形特征,以建筑作为人与自然的中介物,与环境形成和谐统一的稳定场所。

一、场所精神在山地建筑设计中的要点分析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在生存发展史上不断探求的问题,从远古的依赖自然而活到如今的改造自然而生,自然与生活总是息息相关。 然而,很多现代的山地建筑逐渐偏离了原有的发展轨迹,不计后果地开发对自然造成了不可恢复的破坏。植被的随意清除、山体的任意切割,科技为人们实现了“愚公移山”的可能,但场所却失去了其内在的精神价值。 问题的本身不在于科技,而是在于人对建筑的态度,对于场所本身的认知。 理想的山地建筑不应被视作“外来物”随意置入山体,而应结合山地地形、植被景观并与地方文化融为一体。 建筑师应该理解建筑并寻求一个方向,这个方向应该是根植日常生活,引领我们“重返于物”。 由此得出,对于山地建筑的场所精神营建应当从两方面入手,即场所的独特性与人的认同感。

(一)场所的独特性

建筑的创造过程往往是理性与感性的结合, 一旦建筑陷入无灵魂的机械复刻,它就将失去其独特性。 这里所提的独特性包含了对地域文化与自然环境的认同。 文化是赋予场所生命力的关键,给予了场所自身的记忆。 不同的文化造就了不同的民俗风情,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建筑风格。 如何让新的建筑去适应环境,如何让旧的记忆留存延续,是近些年建筑师们努力探索实践的主要方向。

5f3ccb3a2ca1d_html_e6935068e32bdb97.png

图 1 饭店

(二)人的认同性

路易斯·康说,“所有的建筑都是住宅”。 建筑出现的起因是为人类活动服务,那么任何脱离于人的建筑都将失去其价值。建筑不是凭空的出现,建筑的创造应该基于生活本身的事实。 诺伯舒兹在解释场所时曾提出,一个人的身份便是经由基型的发展加以认定的,因为这些基型决定了容易理解的世界。 所以我们所处的环境不只是空间结构,更包含了认同感,而人的认同必须以场所的认同为前提,从而使人在其中得到归属感。

山是一种特殊的场所,常给人一种不可藐视的威慑感,它们神秘莫测又令人神往。 基于山地的地景特征,创造具有认同感的场所显然更为必要。 那么如何在不规则的地形中置入人类活动的场所,同时为人提供庇护感? 藤本壮介曾提过“弱建筑”的概念,指出将关注点从建筑功能、形式等客体因素上转移至人与事件,以此激发空间的多样性,满足人的多种活动行为。在住宅建筑设计上,我们可以感受到藤本对建筑、自然、人三者关系的再度思考。 基地位于濑户内海附近的山坡上,设计以 13 个房子组成且分布在自然环境中,与背后的山坡融为一体。 一方面,住宅的周围随意放置了晾衣架、楼梯等生活设施, 将居民生活融入到环境中, 赋予了人以存在感。 另一方面,通过住宅波纹状镜面的不锈钢板立面,将自然变化与人的活动映射在了场景内,建筑与人产生了互动。 而立面景观的变化使得场所更富有生活气息, 独特地承载了场所的记忆,这份记忆伴随着时间的流逝随人们一同保留。 受以上观点启发,当空间的主要目的不再是思考及体验,而是包容生活本身并与人产生互动,那么归属感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

5f3ccb3a2ca1d_html_eb149e4b012d8c86.png

图2住宅

二、场所精神在山地建筑中的应用手段

(一)环境适应

山地建筑的初衷不应是征服自然。 面对生机勃勃的山地自然环境,建筑的出现更应考虑与环境的融合,重视建筑与环境的共构及共生。 在设计之初,建筑师就必须对现场进行反复勘查,对所设计的地形特征及地质结构有足够的认知。 在与地形结合的处理上,应该避免大挖大切、滥用分台等武断的处理手法。 同时建筑师应尊重当地的地域文化及气候特征,秉承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就地取材等多项实际原则,采用适宜性技术营造手段,基于原有的场所记忆深入探寻建筑的本质。

(二)建筑表现

建筑是外部与内部交接处的化身, 其存在集结了场所的意义,赋予了场所精神。 在山地建筑表现上,要明白建筑是场所精神的诠释,其与山体是一种依托存在的关系。 山地会限制建筑形式的表达,同时也可为其带来多样的灵感与可能性。 在形体设计上应充分了解当地的建筑风格, 多以轻巧曼妙的姿态呈现,避免厚重笨拙使其与山体格格不入。 处于山体的不同高度,建筑的处理手法应灵活转换,可顺势而生,可消隐于林,但必须与山体形态相吻合。

建筑的空间应当具有全面性、包容性,在与场所结合的过程中绝不刻意去强调自身的特质。 空间的塑造不是一味地去顺应场地,也不是简单地去满足实际功能,而是在与场地的联系中去感受场所原本的特质,去体会其所蕴藏的潜力。 作为建筑师,除了对建筑形体及空间的思考,也应慎重考虑被设计建筑的景观视线、日照遮挡、窗户的私密性、场地流线等,综合考虑已有道路与地块的交通可达性, 避开施工难度过高的陡峭地形、岩石地貌。

(三)景观处理

诺伯舒兹指出在对自然的理解中应以自然的力量为出发点,岩石、植物和水都拥有其自身的特质,这些主要的自然的“物”使场所变得有意义。 自然提供了场所最原始的品质感受,也是场所的意义所在。 从社会发展角度看,不断蔓延的水泥森林般城市生活让人们渴望自然, 而景观对于大部分山区而言可以说是最大的资本。 因而对于山地建筑,景观的处理应该尽可能保留并合理利用, 依附山地本身丰富多彩的景观结构实现与环境的和谐共生。 在具体的处理手段上,可在建筑立面、空间流线、屋顶平面上引入植物,丰富建筑的观感体验及趣味性,也可利用自然水体与建筑空间的多方式结合,赋予空间流动性及多变性。

三、结语

在过去的一百年中,人类挖山掘地,缔造“奇迹”,为了扩张城市肆无忌惮地改变地貌, 无情地抹杀了自然地景的原生魅力。 我们处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也处在一个多元化的时代,建筑的出现是人类历史文化的延续, 是为了追求更好的环境生活,而不是简单复制使城市之间陷入无差异的雷同和平庸。山地建筑应当植根场所精神,实现自身的独特性。 道法自然,在源远流长的文化长河中,文脉延续与精神传承至关重要。 场所意义缺失的可怕性在于人的漠不关心, 建筑从不该是纯粹的形式游戏,也不该逃避历史与现实。

参考文献:

[1]诺伯舒兹. 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M]. 施植明,译.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

[2]肯尼斯·弗兰姆普敦. 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M]. 张钦楠,译.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

[3]郑小东,王小玲. 延续传统,承载乡愁———论新乡土建筑的场所营造[J]. 中国园林,2014(12):4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