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数学作业布置的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20
/ 2

对初中数学作业布置的探究

姜红霞

重庆市垫江实验中学校 重庆垫江 408300

摘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作业可以说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师的“杀手锏”。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一环紧扣一环的学科,数学知识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逻辑性和关联性,而数学作业则能够架起知识之间的桥梁,使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更加牢固,也能够使学生通过完成作业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本文对初中数学作业布置的探究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作业布置;探究

引言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布置适当的课后作业,不仅能让学生更好地巩固所学内容,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能让学生在做作业的同时,通过不断思考、创新,触类旁通,提升自己的数学综合素养。因此,作业布置的有效性,在数学教学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初中数学作业的设计原则

(一)学生主体性原则

在初中数学作业的设计上,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传统的数学作业设计上,是以教师为主,很少会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导致学生对作业的参与积极性不高,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继而影响他们的参与积极性。移动学习环境下初中数学作业的设计需要充分尊重学生在作业上的主体地位,为他们提供多元化、多样性的教育资源,为学生的作业留出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并让他们充分意识到作业对自己发展的重要性,从而有意识的投入其中。

(二)差异性设计原则

每个初中生,他们都是独立个体,在智力、学习能力、兴趣爱好上都具有差异,学习效果、学习效率也具有高低之分。在传统的作业模式上,是由教师统一为学生布置作业,没有体现出学生之间的差异,而移动学习环境下作业的布置,要充分尊重学生之间存在的客观差异,根据他们的学习情况来布置,对基础扎实的学生,可设计一些思维训练、拔高型作业题目,针对基础较差的孩子,将重点放在基础知识的训练上。

对初中数学作业布置的探究

(一)初中数学作业内容应当具备差异性

数学作业的布置对于初中数学课堂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学生存在着差异,因此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初中数学教师应当考虑到班级学生存在的数学基础差异问题,如若对这一问题不加考虑,则极易导致班级学生在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当中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并且将难以避免地导致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当中出现掉队的现象。有鉴于此,初中数学教师应当确保所设计和布置的作业内容具备足够的差异性,以此来使数学知识学情不同的学生都能够通过对作业内容的完成有所收获。

(二)初中数学作业布置要联系生活,设计生活化作业

在语、数、外等学科中,数学可以说是与生活关联最大的一门学科。我们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数学,课本上所学的内容都能从生活中找到对应。因此,在布置数学作业时,教师也应该联系生活,将数学作业布置成生活化的作业,使学生通过作业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的应用性。例如,教师在教学生学习新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十三章“作轴对称图形”时,在给学生的数学作业的设计中,就要把作业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增强它的应用性。这次的数学作业,教师就可以放开一点,让学生回去仔细观察周边的生活,发现并找出生活中具有轴对称性质的物品,有可能的话,把它简单画下来,下次上课时,全班学生都把自己在生活中观察发现或画下的轴对称物品与大家交流分享。我们相信这样设计的数学作业一定会激起学生更大的学习热情,并且很好地把本章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三)根据学生的能力进行分层评价

在分层次对学生的学习目标进行落实时,要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体现学生的个别差异性,既让基础薄弱的学生有前进的动力,又能保证基础好的同学的能力得到提升。无论对哪一个层次水平的学生,都要给他们设置目标,让他们突破自我。对于同样的任务,教师可以一次性布置给优等生,而中等生教师可以将任务分成两次布置给学生,学习比较薄弱的学生则可以分三次完成。给予学生的评价时,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来进行,在对学生进行分层布置作业与检查作业时,教师要注意说话的艺术,让学生感受到大家是一样的。在进行评价作业时,对于基础薄弱但学习努力的学生要给予表扬。对于基础比较好的学生则可以适当的严厉一些,提高要求。在完成作业的时间上,学习水平薄弱的学生可以适当的进行放松,但对于优秀的学生则要抓紧。比如在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的数学课本的第三章中,对于学生解3.4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学习中,学习水平较好的学生教师要规定学生能够在8分钟内解出一个应用题,而对于学习水平薄弱的学生,则可以适当的放松到12分钟,如果学习薄弱的学生在8分钟内就解出了应用题,教师要给予表扬,以增加学生学习的信心。

(四)分层布置作业时也要关注学生的动态发展

学生的水平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尤其是在地区,教学水平不发达,更多的对学生有针对性的进行分层教学是通过作业来体现的,教师作业的分层布置要有目标的跟进,当学习水平薄弱的学生达到了中等水平的目标要求,或者中等水平的学生达到了高等水平的学习目标时,教师要拉一把学生,让学生的学习水平有从量的积累到质的变化的提升。根据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层层跟进,把握好学生的掌握情况。通过学生的动态变化来对学生有针对性的分层,不能让学生固定在某一层。实施动态的分层布置作业,有利于贯彻落实素质教育提出的“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教学原则,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完成数学作业,使基础知识得到巩固与提升,同时又使得一些基础好的学生有充分施展的空间。分层布置作业对学生学习数学起到很大的作用,对学生智力的开发有非常大的帮助,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全面、和谐的发展,遵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学生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真正做到关注全体,分类指导。

(五)倡导探究性,应从开放性上来优化设计

新课标明确指出:“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同样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探究作为数学学习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也是作业提升能力的重要渠道,目的就是让学生在自己探索研究的过程中,提出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法及策略,在巩固知识的同时,还能获得学会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方法的能力。所以,在数学课外作业设计中,我们要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已具有的数学活动经验,设计一些以学生主动探索、实验、思考与合作为主的开放性作业,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探究解决,以利于促进学生成为探索者、发现者。这类作业的设计可从现实生活中来进行,通过生活背景,来引发学生探索思考。另一个途径就是设计一题多解、一题多问的方式来进行,体现开放性,促进探究性。

结束语

总之,初中数学教学过程,通过布置分层作业的方式,让学生在课下开展相关练习,不仅能让学生更加有针对性地学习数学,提升学习效率,还能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逐渐树立更强的学习信心,对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为了让分层作业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价值,教师应在布置分层作业时通过削弱分层界限的方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开展相关的练习。

参考文献

[1]屈殿颖.关于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实践探索[J].中国新通信,2019,21(24):166.

[2]靳胜军.初中数学作业分层布置探究[J].某教育,2019(24):110.

[3]彭辉.初中数学教学中课后总结习惯与能力培养探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23):53.

[4]王喜梅.初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和评价的研究[D].师范大学,2017.

[5]谭晓焕.初中数学复习课前置作业设计研究[D].师范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