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阶段水墨画课堂教学方式的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20
/ 2

小学阶段水墨画课堂教学方式的探索

程永梅

北京市润丰学校 北京市 朝阳区 100025

摘要:水墨画是中国的国粹,学生有必要了解水墨画的相关知识,并掌握一定的表现能力,对传统美术做到继承与发扬。目前水墨画在小学阶段开展有一定的难度,所以美术老师用充分利用课堂这块主阵地,深入挖掘教材,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水墨画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水墨画的兴趣,让传统的水墨画教学焕发出生机与活力。一、注重拓展课时,课堂与社团双管齐下;二、注重欣赏,感悟水墨画的魅力;三、注重游戏性,突破传统技法;四、注重展示评价,教学相长

关键词:小学;水墨画;课堂教学;方式;探索

水墨画是我国传统绘画的代表,具有较强的艺术特色。“笔墨纸砚”是它的基本工具,它是在我国古人不断探索与创作的过程中孕育、发展、成熟起来的画种,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世界美术艺苑中独树一帜。人美版小学美术教科书中,从三年级上册开始,每册都安排了水墨画的课程,《美术课程标准》中也提出了相关要求。作为美术教师,我们必须认识到自身的责任,我们要让孩子从小了解水墨画,认识到这是中国的国粹,要让孩子心田里的对传统美术继承与发扬的种子生根发芽,他们能够随时拿起毛笔在宣纸上大胆作画,在变幻莫测的水墨韵味中,享受艺术创作的快乐。

小学美术教材中安排的水墨画内容从水墨游戏入手,到写意花鸟,再到水墨人物和风景,呈现出渐进的梯度。但是受课时和教学条件的限制,很多时候学生并不能真正体会水墨趣味。如何培养学生对学习水墨画的长久兴趣,如何使学生掌握好水墨画的艺术语言,就需要美术老师做到深入研究教法,研究学生,兼顾水墨画的文化性与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大胆尝试新颖的教学方法,以下是笔者通过长期课堂实践进行的经验总结:

  1. 注重拓展课时,课堂与社团双管齐下

  1. 让低年级提前接触水墨创作

教材中从第一册开始就出示了一些大师的水墨画作品,如:林风眠先生的《秋》、齐白石先生的《和平鸽》等,也有小朋友的水墨作品《放学后》、《捉鱼真快乐》等。通过欣赏小朋友对水墨画充满好奇,更想亲身去尝试,所以我大胆的让水墨画走进低年级学生的美术课堂。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学情,我的主旨思想是“玩水墨”,不让更多的专业技能束缚学生。学生一笔蘸墨,在宣纸上画出一条条长线或者短线,可以交叉也可以融合,可以是粗线也可以是短线,直到笔枯墨渴时,墨线出现了飞白,学生从这个简单的过程中感受到很多中国画的基本技法,中锋、侧锋、湿墨、干墨等。这种小游戏的形式可以让学生放下心理包袱,更愿意进行进一步的尝试,且在动笔的同时学会了探索。

  1. 有效整合教材内容,增加水墨画课堂教学内容

目前现有教材中,纯粹的水墨画内容相对较少,基本每册在4课时左右,所以我对教材中的一些“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内容进行了整合。比如一年级《找妈妈》一课,学生主要练习用螺旋线表现大蜗牛和小蜗牛,其造型简单,适合更改为水墨画表现内容。本课题又非常拟人化,可以给学生充分想象、表现和创造的空间。同学们通过观察蜗牛的图片,了解蜗牛的习性,再通过教师简单示范,就可以把蜗牛的形象跃然纸上了。(图1、图2)在讲评作业时,我发现学生们能够运用浓淡墨色表现出拟人化的蜗牛造型,构图大胆,故事情景化强烈。可见这种整合形式对学生控制水墨的能力和造型能力等都做到了有效提高。

5f3dde08419d8_html_222fda53353e2b5.jpg5f3dde08419d8_html_21139c6edb5cc4da.jpg

(图1) (图2)

  1. 开办社团,为热爱水墨创作的学生搭建平台

2018年开始,我校与荣宝斋教育集团合作开办水墨画社团,为热爱水墨创作的学生搭建平台。集团给我校安排了专业水平高超的老师,为我们带来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新颖的创作形式。学生的学习热情不断高涨,创作能力不断提高,他们的作品呈现在绢纸上、扇面上、灯笼上,学生更加迷恋中国水墨画所呈现出的意境。

  1. 注重欣赏,感悟水墨画的魅力

  1. 走近水墨画艺术大师

水墨画由东晋至今,名人辈出,古有顾恺之、吴道子,今有齐白石、吴冠中等等名人,他们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艺术遗产。课堂上教师带领学生深入了解画家的生平以及创作风格,感悟画中要传达的思想。很多画家通过自己的画传达自己更深刻的情感,比如:齐白石在1955年国庆时,90余岁的齐白石以真挚的感情画了一幅《祖国万岁》,面以一棵果实累累的万年青作为象征物,加上“祖国万岁”四个篆书大字强烈地表达了老人的爱国之心。《风雨鸡鸣》是徐悲鸿先生的名作,画的背景用淡淡的墨色画出昏暗的长空,而一只冠红似火的雄鸡,不畏艰险,立于俊俏的巨石之上引吭高歌,画家借此表达自己的爱国之情。通过欣赏,学生认识到水墨画更高层次的艺术魅力,水墨画可以借物抒情,也可以托物言志。欣赏的过程既是“取法”的过程,眼界高了境界才能提高。

  1. 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有些学生认为中国的水墨画没有油画的色彩丰富,造型逼真,我就给他们讲述毕加索曾经说过的一段话:“在这个世界谈艺术,第一是你们中国人,其次是日本,而日本的艺术又源自中国。齐白石先生是你们东方了不起的一位画家!齐白石先生水墨画的鱼儿没有一点色,一根线去画水,却使人看到江河,闻到了水的清香。那墨竹与兰花更是我不能画的。”可见西方举世闻名的艺术大师也对中国水墨和中国的艺术家啧啧称赞,我们又怎能不为中国的水墨画而骄傲。齐白石《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2011年以4.255亿元人民币成交。通过更多的事例,学生认识到水墨画是中国的瑰宝,在世界艺术之林占有重要的位置,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1. 注重游戏性,突破传统技法

  1. 工具“变”趣味

很多艺术大师在讨论一个问题:“将绘画理念与工具材料分离——中国画革新的一种可能性”。当然各家各说纷纭。作为小学美术老师,我认为小学阶段学生完全可以放开笔墨的控制,选择更多更有趣的材料,比如:利用油画笔的排刷分叉效果画出榕树开花,用胡萝卜点出圆形金钱草,用泡泡塑料点出满树樱花,用擦笔画出大猩猩等等(图3、图4)。这些工具的使用更加快捷的表现出物象特点,同样体现出水墨味道。

图片 7

5f3dde08419d8_html_77e1737a84f75817.jpg

(图3) (图4)

  1. 技法“变”趣味

小学生的特点是更愿意无拘无束的表现自己内心的想法,当教师一味地开展示范、临摹教学,强调各种笔法的运用时,学生怎么画必须取决于模本和教师的示范,甚至每一个形象要画到指定位置,这样的教学模式教条化倾向明显,学习活动成了机械模仿。有的教师过于强调古人的笔法,却忽视古人的情怀,忽视学生自身对事物的感受,使其画作失去了水墨画抒情达意的目的。这样的教学活动违背了新课程标准提倡的教学理念,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我在教学中尝试有多种表现方法,如:对折画法。把纸对折,在折痕出画一条墨线,然后不断在折痕出用水渲染,打开后添画几只飞翔的大雁,这不就是一幅生动的水墨山水嘛(图5)。再如:镂空画法。用卡纸剪出花瓶的形象,用点彩的方法画出花瓶,然后再用花青点出花纹,清水破色,一个典雅的青花瓷呈现在纸上(图6)。巧妙的方法很多,也正是这些方法让孩子们对水墨画创作的兴趣不断提升。

5f3dde08419d8_html_af7d50b8e87614f5.jpg5f3dde08419d8_html_24e02840daea276f.jpg

(图5) (图6)

  1. 题材“变”趣味

中国水墨画题材丰富,人物、山水、花鸟(包含所有动物和植物)。教师要大胆开发新颖的表现内容,让水墨画的表现天地更加宽广。学生在表现动物时,我会先给他们欣赏韩美林先生画的动物,毛茸茸的大熊猫、温顺的马牛羊,它们都是利用基本型辅以水墨表现的,却把动物的可爱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学生看到韩先生的作品再也不畏惧动物难画了,就像用毛笔画简笔画一样有趣。高年级学生在表现人物时,教师可以结合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比如:画门神(图7)、画京剧人物(图8)、画敦煌飞天(图9)等等。学生使用传统的技法表现传统的内容获得相得益彰的美感享受。

5f3dde08419d8_html_cb11da772c4fc78f.jpg5f3dde08419d8_html_8d0a54b018801274.jpg

5f3dde08419d8_html_ea6dfc08e2c081b9.jpg

(图7) (图8) (图9)

  1. 注重展示评价,教学相长

美术教学与其他学科存在一定差异,鉴于学生的基础、能力、天赋等不同,所以在评价时要关注学生的成长性评价。我在教学活动中非常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生通过学习是否实现了能力的发展与提升。为了使更多的学生热爱水墨创作,教师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展示舞台。课上课下我们经常利用各种校园资源进行随堂展示,(图10、图11)学生在互评中水墨能力得以提高,教师也收获更多创作灵感和教学经验。

5f3dde08419d8_html_ac84c38ce7264684.jpg

(图10)

5f3dde08419d8_html_b26e035ada918d33.jpg

(图11)

中国水墨画是传统民族艺术的象征,是时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时代在发展,学生的艺术感知力也在不断增强。教师需要在不断探索中丰富美术课堂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让传统的水墨画教学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5f3dde08419d8_html_5813237b225cbe09.jpg 1]谭天 《将绘画理念与工具材料分离——中国画革新的一种可能性》 中国知网 2002-06-15

[2]袁雪梅 《还学生该有的天真与烂漫——小学水墨画教学的几点体会》 中国知网 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