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 B超引导在射频消融子宫肌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20
/ 2

研究 B超引导在射频消融子宫肌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江曼

河北省黄石普仁医院 435000

摘要:目的本文主要针对B超引导在射频消融子宫肌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20年2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共计160例,采用抽签的方式将其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切除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在B超引导下使用射频消融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相关指标、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均要少于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子宫肌瘤患者的治疗中,使用B超引导射频消融对患者进行治疗较之传统的治疗方法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以及临床体验,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B超;射频消融;电凝刀;子宫切除术;子宫肌瘤

引言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发病率约占育龄妇女的20%,临床症状可有经量增多、经期延长,出血多可致贫血等。传统的治疗方法为药物和手术治疗,手术包括开腹手术、经阴道子宫切除术、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宫腔镜下子宫黏膜下肌瘤切除术、子宫动脉,髂内动脉黏堵介入治疗等,手术切除子宫造成女性特征和生殖器官结构的改变,且术后并发症较多。自凝刀射频消融子宫肌瘤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微创物理热疗技术,我院采用B超引导下射频治疗子宫肌瘤,随访观察,治疗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9月至2020年2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共计160例,采用抽签的方式将其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80例,年龄(35-50)岁,平均年龄(42.12±3.44)岁,肌瘤直径(2-4)cm,平均直径(3.21±0.36)cm,其中壁间肌瘤患者32例,粘膜下肌瘤患者48例;观察组患者80例,年龄(36-51)岁,平均年龄(43.55±2.89)岁,肌瘤直径(2-5)cm,平均直径为(3.85±0.96)cm,其中壁间肌瘤患者30例,粘膜下肌瘤患者50例。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仪器:国产妇科射频综合治疗仪、B超仪。具体操作: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铺单,窥阴器暴露宫颈,在B超引导下,射频治疗源准确定点地介入到子宫肌(腺)瘤组织,自动精确地控制其治疗功率、时间和治疗范围,使病变局部组织产生生物高热效应,然后使子宫肌(腺)瘤组织发生凝固、变性和坏死,最后被正常组织吸收或自动排出。

2结果

2.1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时间为(32.12±5.23)min,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时间为(66.25±13.78)min,t=20.711,p=0.000;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为(12.36±4.12)mL,对照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为(36.75±11.29)mL,t=18.152,p=0.000;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2.11±0.56)天,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5.12±1.13)天,t=21.347,p=0.000;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均要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2.110.05)。

2.2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患者80例,治疗治愈35例(43.75%),治疗有效40例(50%),治疗无效5例(6.25%),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患者80例,治疗治愈20例(25%),治疗有效32例(40%),治疗无效28例(35%),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5%;X2=25.245,p=0.000;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80例,术后出现下腹胀痛患者2例(2.5%),出现术后灼热感患者1例(1.25%),共3例患者出现并发症,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75%;对照组患者80例,术后出现下腹胀痛患者4例(5%),出现术后灼热感患者3例(3.75%),出现大出血患者2例(2.5%),出现肠穿孔患者6例(7.5%),共15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病率为18.75%;x2=11.268,p=0.001;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B超引导射频针治疗子宫肌瘤的治疗原理:射频针微创技术是在B超的动态观察和引导下,通过射频针将射频发射,治疗源经过阴道、宫颈等自然腔道,准确定点地介入到人体的局部病变部位,在治疗过程中,超声始终要显示针尖、针柄、腺体实施动态监测,这样才不会损伤其他正常组织,可以精确地控制其治疗功率,时间和治疗范围,使病变局部组织产生生物高热效应,然后使子宫肌瘤组织发生凝固,变性和坏死,以使子宫内膜的病变组织得以消融,最后被正常组织吸收,自动排除。在治疗过程中,为了保证患者的安全,B超始终动态观察,在超声切面中应该观察得到瘤体,针尖及针杆,针尖始终在瘤体内,这样才不会损害子宫周边的脏器,确保医疗的安全。射频凝固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应用价值 子宫肌瘤又称为子宫平滑肌瘤,多见于30~50岁妇女,发生率占育龄妇女的20%~25%,子宫肌瘤是实性肿瘤,可单个或多个生长在子宫的任何部位,随着诊断技术的逐步提高,尤其对于40岁以下的妇女,在体检中发现,肌瘤直径小于5cm的,常无症状或压迫症状较轻,而传统治疗方法是保守观察或对无生育要求者施行子宫全切术,有生育要求者行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手术损伤大,出血多。射频消融凝固术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一种微创手术,通过本组观察分析表明,其具有以下优点:(1)无需麻醉,无手术切口;(2)疗效好,一次性治愈率达97%,总有效率达100%;(3)B超引导下消融凝固,止血效果可靠,手术视野清楚,安全性大;(4)手术时间短,平均手术时间为10.5min。射频仪己被普遍应用于临床治疗各种疾病。例如:射频消融治疗心脏病,治疗肝癌和宫颈癌,用于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等。在B超的导引下,将穿刺针插到预定位置以后,穿刺针成为射频仪的一个电极,射频仪通过穿刺针向瘤体传输射频波,使局部温度达到摄氏80℃~120℃,电极周围瘤体组织在短时间内发生凝固性坏死。细胞的热损伤发生于温度超过摄氏65℃时,通过结构蛋白和酶蛋白的变化而产生凝固性坏死。通过毛细血管网的破坏以及由此释放出的炎症介质和毒性蛋白质引起渗出炎症过程。最后,坏死的组织细胞被人体吸收。在射频加热时,通过B超进行监视,当子宫肌瘤包膜内的瘤体组织被完全气化好以后应立即关机,结束加热,以避免伤及周围正常组织。每一根穿刺针的加热直径为1cm,应根据瘤体在人体体表的投影面积来确定加热的次数。较大时,可再增加1~2根针。如果2枚瘤体直径都在3cm以上时,不宜同时治疗,这主要是为了防止病人吸收过多的坏死组织而发生中毒。

参考文献

[1]孙健,曾燕敏,陈军霞,etal.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子宫肌瘤临床价值研究[J].临床军医杂志,2017,45(7):664-667.

[2]张立维,董晓秋,戚云峰,etal.超声引导经阴道射频消融治疗症状性子宫肌瘤的临床价值[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7,17(23):4471-4474.

[3]李斯静,李晓菲,张娟,etal.腹腔镜超声辅助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应用[J].中华医学杂志,2016,96(33):2652-2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