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奈唑胺治疗广泛耐药结核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20
/ 2

利奈唑胺治疗广泛耐药结核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张云坤 1 王耀文 通讯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1 辽宁大连 116000

大连市第七人民医院通讯 辽宁大连 116000

【摘要】目的分析行利奈唑胺治疗广泛耐药结核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收集我院收治广泛耐药结核病病人42例,按数字表法照组分为两组(观察组,21例,应用利奈唑胺疗法)(对照组,21例,应用常规疗法)。将比较两组广泛耐药结核病病人的病症情况。结果使用了利奈唑胺方案的观察组和使用常规疗法的对照组比较,在痰定量 PCR 阴性状况、痰结核分枝杆菌阴性情况、抗酸染色涂片阴性、空洞闭合、病灶吸收、症状改善上,观察组其概率均比对照组的要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利奈唑胺应用在广泛耐药结核病的治疗当中,有着较高的医用价值,能有效对结核病灶与症状体征进行治疗,十分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临床;广泛耐药结核病;利奈唑胺

在当下的世界里,广泛耐药结核是拥有着较高关注度的一类流行性病症,并且至今还未发明出能彻底根治该疾病的药物,因此对于普遍的结核病防治人员来说,广泛耐药结核病是一类治疗难度较高的病症。目前已发现利奈唑胺为恶唑烷酮类抗菌药物,可以充分地抑制大部分的万古霉素革兰阳性菌引发的感染情况[1]。为了能够了解更多关于利奈唑胺的信息,本文将立足于利奈唑胺治疗广泛耐药结核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进行探讨,以期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 临床资料

我院随机选择2017年2月-2020年4月收治的42例广泛耐药结核病作为研究的样本。42例按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21例)与对照组(21例)。观察组年龄27~67岁,平均(47.5±19.8)岁,男性11例,女性10例;对照组年龄25~66岁,平均(46.5±20.2)岁,男9例,女性12例。两组病人的资料对比较为均衡,具备可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所有病人均经过肺癌EGFR检测[2]结合其他确诊标准确诊为广泛耐药结核病;病人及家属均知情且签署了相关文件;医院伦理会知情且批准研究。

排除标准:精神疾病病人;合并病情较重的造血系统、肾脏、肝脏、心脑血管等病症;利奈唑胺过敏者;危机病人的生存的合并病症,诸如艾滋病、肿瘤等。

    1. 方法

在对照组中,将对其21例广泛耐药结核病病人执行常规治疗措施。其方法为执行常规化疗,围绕广泛耐药结核病病人具体的情况与药敏实验结论展开个体化医疗,具体的方案包含加替沙星、莫西沙星、卷曲霉素、阿米卡星、吡嗪酰胺、异烟肼。

在观察组中,将对其21例广泛耐药结核病病人执行利奈唑胺治疗措施。其方法为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利奈唑胺的方案,使用静脉滴注方式执行,其剂量设定在每天600毫克,分两次注入,疗程为2个月。

1.3 疗效标准

观察并记录两组的痰定量 PCR 阴性状况、痰结核分枝杆菌阴性情况、抗酸染色涂片阴性、空洞闭合、病灶吸收、症状改善等。

    1. 统计学方法

把整个数据送入SPSS22.0软件中进行解析,且计数资料比较实行χ2检验,当且以率(%)表示,其中(P<0.05)显示具备差异,因此具体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如图表1所示,使用了利奈唑胺方案的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在痰定量 PCR 阴性状况、痰结核分枝杆菌阴性情况、抗酸染色涂片阴性、空洞闭合、病灶吸收、症状改善上,观察组其概率均比对照组的要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 痰定量 PCR 阴性状况、痰结核分枝杆菌阴性情况、抗酸染色涂片阴性、空洞闭合、病灶吸收、症状改善对比[n,(%)]

组别

例数

痰定量 PCR 阴

痰结核分枝杆菌阴性

抗酸染色涂片阴性

空洞闭合

病灶吸收

症状改善

观察组

21

21a(100.00)

21a(100.00)

21a(100.00)

14a(66.67)

16a(76.19)

21a(100.00)

对照组

21

9(42.86)

12(57.14)

7(33.33)

4(19.05)

7(33.33)

7(33.33)

χ2

-

79.994

54.550

100.008

42.297

37.076

100.008

P

-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注:和对照组对比,aP<0.05

  1. 讨论

据近来的世界卫生组织有关全球结核病的的文件指出,广泛耐药结核病的医治成功率仅仅只为28%,并且整个医疗中人体十分不容易出现对治疗反应性降低情况。利奈唑胺被表明是一种能有效干涉结核分枝杆菌的药物,针对广泛耐药结核病治疗功效较好。且本次实验结论也表明使用了利奈唑胺方案的观察组和使用常规疗法的对照组比较,在痰定量 PCR 阴性状况、痰结核分枝杆菌阴性情况、抗酸染色涂片阴性、空洞闭合、病灶吸收、症状改善上,观察组其概率均比对照组的要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其结果同刘丹[3]与李丹[4]实验结论基本一致。这也非常得益于利奈唑胺作为恶唑烷酮类抗菌药物本身可以干涉细菌蛋白质的形成,在蛋白起始复合物开始聚集的时候,就能及时地进行遏制。所以,在对抗结核分枝杆菌中,因为它的最低的抑菌浓度是0.125~1.0 mg/L,因而利奈唑胺的浸透性相当好,只是在病灶组织当中便可以构成高密度药物。且不论是针对耐药菌株还是敏感菌株,利奈唑胺对其都是有着一样的抗菌活性,也不论病菌正位于迅速增殖阶段,还是位于静止阶段,利奈唑胺都可以正常地发挥其抗菌的功效。此外,利奈唑胺的防突变浓度非常小,药时区线下面积比较大,因而耐药情况的发生概率非常小。

综上,将利奈唑胺应用在广泛耐药结核病的治疗当中,有着较高的医用价值,能有效对结核病灶与症状体征进行治疗,十分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季乐财,余卫业,谭卫国等.利奈唑胺治疗重症耐多药肺结核临床观察及不良反应分析[J].新发传染病电子杂志,2019,4(04):217-219+234.

[2]高宇慧,耿敬姝.ROS1/EGFR/RET/BRAF检测在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研究的新进展[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9,23(12):2198-2201.

[3]刘丹.利奈唑胺治疗耐药结核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12):111-112.

[4]李丹.利奈唑胺治疗耐药性结核病的临床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20,32(04):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