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在其中 ,才能乐在其中 --初中德育教育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26
/ 2

爱在其中 ,才能乐在其中 --初中德育教育探究

朱文香

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泰美中学 广东惠州 516166

摘要:文章着重探讨了初中德育的现状和改进思路,并结合当前初中生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德育开展路径。

关键词:初中德育;现状;开展路径

爱是教育的永恒主题,道德教育离不开爱的熏陶。当前我国初中德育的普及程度、开展效果都有所欠缺,且受到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途径等因素的影响,初中道德教育中仍存在着种种问题亟待教师的解决。为此,教师要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多留意学生心理、情绪状态,并对德育工作中新出现的问题予以足够的重视,通过积极创新教育教学方式、积极改进教学的方式方法,寻找出初中德育方面的解决对策。

  1. 初中德育教育现状

(一)缺乏德育氛围

不同于文化课程类的教学,道德教育不是可以直接传递的知识,更没有硬性的衡量指标,因此不能依靠传统的教学和考核方式,完成对学生思想道德层面的教育,而是要通过对德育氛围的塑造,将优秀的道德品质渗透到学生的心中。然而纵观当前初中德育教学活动,不难发现多数初中没有为学生营造浓厚的德育氛围,导致德育始终停留于表面,而不能深入到学生的心中。在一些教育理念比较落后的地区,教师们依旧奉行以应试教育为主的教育模式。在升学及学业成绩的压力下,学生更有可能产生负面的情绪,并在逆反的心理状态下,进一步走向价值观念上的误区。

(二)没有形成家校德育合作机制

就现阶段来看,多数初中内部还没有形成两性的驾校德育合作机制,一些家长并不配合学校的德育工作,教师也没有做好与家长之间的合理沟通和交流,造成了家校之间巨大的德育环境差异。这首先体现在德育目标的不明确上,很多家长认为,德育工作应该是由教师和学校负责的,家长只需要将学生送到学校,然后让校方负责对学生进行监督即可。这样的想法显然是非常片面的,道德教育是潜移默化的,因此德育在持续性上有着很高的要求,需要教师、家长、学生自身三方面共同努力才能顺利完成。因此仅仅依靠学校和教师的单方面付出,很难达到预期的德育目标。长期接受这种教育的学生,可能会出现言行不统一的问题,如在学校中可以尊师重道、独立自主,但一回到家又变回到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依赖状态;学生在学校可以团结同学,与朋友们友好相处,但回到家却无法谦让、团结自己的兄弟姐妹,这些都是因为没有加强家校间的德育合作。

  1. 初中德育开展路径

(一)丰富道德教育内容

初中道德教育包含很多方面的内容,如公共道德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心理及情感的疏导、价值观念的培养等都在初中德育的内容范畴中。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价值标准和运行模式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为更好地迎合当今时代的发展需求,教师要不断引入一些与当前社会发展相关的内容,并对一些已经不适用的教育教学内容进行及时的调整、删节。例如,结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设计有关保护自然、绿色节能的教育内容;积极响应时下流行的终身发展教育观念,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学习理念;针对当下科技发展迅速、网络信息传播广泛的问题,要将不良信息的抵抗能力引入到学生的道德教育内容中等。此外,要适当去除传统道德教育中说教性过强、实用性较差的内容,添加一部分学生感兴趣的社会热点内容,提升学生的德育接受度。

(二)创新德育的教学方式

进入新时期,传统的德育形式已经无法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德育效果也会因此大打折扣。为此,教师必须对现有的教育形式做出创新,转变单一、固化的教学方式,通过多样化、趣味性的教学手段,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真正实现“爱在其中、乐在其中”,让学生们在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中主动吸收道德教育成果。教育方式的转变并非朝夕之事,教师要从隐性教育、显性教育这两个不同的途径入手,通过细节的转换和长期的积累,利用更加多元化的教育渠道,潜移默化地改变德育的方式方法。首先,要尽量避免传统道德教育中,以口头“言传”为主的教育方式,多采取“身教”的教育模式,通过向学生树立道德榜样,引导学生主动效仿积极向上的正面行为。其次,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明确德育不是教师“教了什么”,而是学生“真正收获了什么”。即使是同一节课,不同的学生也会从中收获不同的学习心得,要将课堂的主体地位充分让步于学生,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讨论活动,帮助学生自由交流、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和心得。

(三)开展多样化的德育活动

良好的德育环境是实现高效德育的最佳途径,为此,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各种各样的德育活动,让学生们在生动、直观的德育环境中,主动吸收德育知识和德育观念。例如,在进行爱国主题的教育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向学生们播放与爱国有关的主题电影,如《我和我的祖国》、《红海行动》、《开国大典》等,让学生们在电影情节中感受浓厚的爱国情怀,切实地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荣誉感。除此之外,教师还以为学生创设一些具有实践性质的活动,在实践中塑造学生的道德品质。例如在重阳节带领学生们前往敬老院,进行义务表演和义务敬老工作;在端午节带领学生们一边赛“纸船”、一边领略屈原的家国情怀;或是在植树节组织学生制作环保手抄报、开展植树活动等。

结语

综上所述,德育工作是初中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德育工作内容、形式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了社会发展的影响,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性。为进一步提升当今时代的初中德育效率,教师班要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实际,针对初中生心理、生理层面的发展特点,从关爱学生的角度出发,积极探索新时代初中生思想道德建设和行为道德建设的新规律。

参考文献:

[1]刘媛媛,石晓芸,陈铿.集之大成至善至美——基于生态体验观的初中德育一体化研究与实践[J].中小学德育,2019(05):25-28.

[2]孙婧,张蕴甜.新中国70年德育课程价值取向的演变--基于7套人教版初中德育教科书的文本分析[J].教育研究与实验[J].2019(06):57-63.

[3]周健.初中体育德育现状与对策研究——以立德树人为研究视角[J].当代体育科技,2019(25):141-143+145.

[4]谭斌,施骥.网络环境下城乡结合部初中生德育现状及对策研究——基于蚌埠市城乡结合部初中的调查[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4:)246-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