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视频,大作用——学生实验微视频拍摄运用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27
/ 2

微视频,大作用——学生实验微视频拍摄运用初探

袁华慧

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桥下小学 浙江衢州 324400

近几年微信风靡,许多家长喜欢各种“晒”,晒孩子出游、晒孩子糗事、晒孩子的学习……由此笔者产生了一个想法:是否可以让家长用微视频的形式对孩子在课外的科学探究进行记录,对孩子的科学学习也多一份关注呢?以下便是笔者在教学中尝试的初步体会:

一、内容要精选

要让科学实验微视频拍摄成为学生课外进行科学探究的一种形式,让学生乐意在课外去进行实验,并且在父母帮助下拍摄微视频,就必须让这种形式具有可操作性,简单易行。因此微视频拍摄的内容就应该精心选择:

1.内容有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学生能在课堂之外主动参与科学探究,那就需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一看内容就有尝试的冲动。因此,要将趣味性作为科学小实验的首要标准。像“会游泳的针”“鸡蛋浮起来 ”“花儿为什么会变红”等实验,这些小实验一看题目就让人觉得很有趣:针会“游泳”?白色的花儿会变红?鸡蛋在水里是沉的,怎么才会浮起来?……极易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学生感兴趣,参与积极性高。

2.材料易备

在家里做科学实验,需要学生自备材料。因此,用于拍摄微视频的实验材料一定要贴近生活,能轻松找到。比如淀粉(面粉)、毛笔、碘酒和白纸等材料可以用于“巧笔写密信”实验;又如吸管、冷水、热水、玻璃瓶、橡皮泥、脸盆等材料可以用于“小小喷泉”实验;又如剪刀、吸管、透明胶带可以制作“吸管排箫”;鸡蛋、味精或白糖等可以“让鸡蛋浮起来”……,这些实验材料易备,效果明显,学生易上手。

3.教材衔接

如果家庭小实验与科学教材内容契合,就能更好地延伸和深化课堂探究。如学习《植物的茎》一课,了解植物茎的作用之后,可以让学生进行“会变色的花”的实验;比如“花的解剖”,课堂上学习的是解剖油菜花,课外鼓励孩子们去解剖其他花,进一步了解花的构造;又如《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课堂学习的是在水中溶解一定量的盐来让马铃薯浮起来,课外可以引导孩子们加糖、加味精挑战一下,有延伸有拓展,学生兴趣盎然。

二、时机要恰当

作为一门实践性课程,探究式学习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课外的科学探究是课堂科学学习的延伸和拓展,有助于学生进一步自主探究。但是,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家长的时间等因素,让学生进行科学小实验微视频拍摄要把握时机,要有针对性。

1.课前激趣

小学科学的内容很多适合学生自主学习,在课前让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家长帮助拍摄微视频,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建立前概念。比如《空气占据空间吗?》这一课,就可以让学生先尝试“打不湿的纸巾”实验:利用一个玻璃杯、一盆水、一张纸巾,挑战一下纸巾入水不湿。这样尝试性的实验微视频拍摄不但记录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更重要的是让猜测与实际情况的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课后巩固

课堂教学的时间有限,科学课内的探究活动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因此,我们要利用好实验“微视频”,将课堂研究带到课后,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比如《油菜花开了》一课,课堂上学习油菜花的结构和解剖,课外可以布置学生进行其他花的解剖:比如桃花、杜鹃花、白菜花、迎春花、百合花等。这样的实验微视频拍摄,学生乐意进行,完美地达到了巩固知识技能的目的。

3. 记录探究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以探究为核心”“学生是科学探究的主体”。在小学科学教材中,有许多长时间探究的观察实验:比如养蚕、种凤仙花、种子发芽、铁钉生锈……完成这样的探究活动需要学生持续的观察和记录。利用实验“微视频”拍摄,就可以让家长帮助孩子拍摄实验的每个过程,完整地记录整个探究活动的过程,为相应的课堂教学准备充足的资料。

三、展示需适时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评价可以让人们看到自己努力的效果,从而促进学习。学生拍摄的实验微视频在适当的时候进行展示和评价,不但能帮助学生复习旧知,总结所学,还能在展示过程中激励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1.复习展示

在一个知识点或者一个单元的学习任务完成后,让学生把自己拍摄的实验微视频进行展示,既让学生对所学做了一个回顾,巩固了旧知,还能让学生在观看其他同学的微视频时,对照自己取长补短。比如“花的解剖”微视频展示,既巩固了解剖的操作技能,又了解了多种花朵的构造;又比如“种子的内部结构”微视频展示,既复习了蚕豆种子,又了解了花生、玉米、黄豆等种子内部构造,课内的知识得到了拓展,达到了温故而知新的目的。

2.记录展示

在长时间的探究活动之后,还可以让学生用微视频的形式展示自己的活动成果。因为微视频可以完整地记录整个探究活动,方式更直观、数据更清楚、对比更鲜明,有利于学生总结、分析,得出结论。比如“蚕的一生”,有选择地展示孩子们的实验微视频,完整地展示 “蚕的一生”;又如“种子发芽”实验,适当选择展示,有助于学生总结种子发芽需要的各种条件,还方便学生发现例外情况,更利于学生得出科学的、客观的结论,减少片面性和偶然性。

3.评价展示

麦克莱兰认为,每个人在其发展过程中将会产生成就需要。在适当的时候展示与评价学生的课外实验“微视频”作品,有助于学生产生强化成就动机,提升自信心。以小实验微视频的形式展示自己的科学探究过程,一是视频展示形式生动活泼,学生乐于接受;二是展示即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肯定,学生的心理得到了满足,更愿意主动进行科学探究活动。

《科学课程标准》强调:“科学教学应当是开放的,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仅仅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 利用科学小实验微视频拍摄的方式,将学生的课堂研究延伸到课后,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实践机会,拓宽学生实践和创新的途径。这样的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实验操作能力,还能增进亲子感情,值得推广。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