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扶贫在扶贫过程中的作用——江城县勐烈镇桥头村哈苗组教育的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31
/ 2

教育扶贫在扶贫过程中的作用——江城县勐烈镇桥头村哈苗组教育的作用

杨红

云南省普洱市江城县第一中学

摘要:2019年6月份高考结束,7月份就到我们江城一中挂包的桥头村做了一名驻组干部。在这次扶贫的路上,在不断刷新我的认知与追求。从一名高中政治教师了解认知的脱贫攻坚转变到真正意义的扶贫和脱贫攻坚的作用。从一名只会用理论教育引导学生成长与高考的人民教师转换到从群众的工作生活中不断汲取理论营养来充实自己的灵魂。

关键词:教育扶贫;桥头村哈苗组;意识形态;作用

桥头村哈苗小组距离县城15公里,距离村委会10公里。农业户籍21户77人,农业户籍常住户18户68人,非本组农业户籍常住0人,整户外出户3户9人。本组的经济收入脱贫以前主要依靠传统农业为主(水稻、玉米、鸡、猪、牛)为主。种植里面我们的村民没有科学技术为支撑,养殖也是靠以有的经验这些都是导致产量低、出栏低的原因。经济收入也因此非常的低。从党的十八大以来,哈苗小组在党和政府的关心和帮助下改变观念,转变生产和生活方式。从一个一穷二白的小村庄变成美丽村庄优秀示范村庄的蜕变。

一、扶贫的意识形态及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党的十九大后,党中央把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这些年,脱贫攻坚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习近平提出脱贫攻坚要重点解决“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4个问题。而哈苗存在的问题就是“怎么扶”的问题,以往我们只看重的问题是“扶持谁”、“谁来扶”、“如何退”这就容易造成教条主义、本本主义、数字扶贫、形式化扶贫、没有真正找到哈苗小组真正存在的问题。扶持谁只是让个别人享受脱贫政策、个别人由谁来挂着帮扶、经济数字达到一定就该退出了。这三点也是非常重要的,做为非贫困村来说我们做为一名扶贫干部来说我们应该思考的是我们如何“怎么扶”的问题!

为解决好“怎么扶”问题,党中央和政府提出要实施“五个一批”工程,即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还有就业扶贫、健康扶贫、资产收益扶贫等,总的就是因地因人制宜,缺什么就补什么,能干什么就干什么,扶到点上扶到根上。那我们哈苗村民小组不紧要靠生产、生态补偿来脱贫,更需要的是教育(各种生产、生活、信息平台技能)的培训来做为自身长期发展的动力支撑。

哈苗组不愁吃、不愁穿应该说普遍做到了,但困扰村民问题我依然不能清视,行路难、通讯难、上学难、就医难等问题。这些问题都是相对的。比如:小孩上学学前教育、小学四年级以下的学生就会造成一部分劳动力进城陪读而流失。我们种植产品和养殖产品在一定成度上来说成本要远远大于县城周边的产业成本。

要致富,先修路。修路致富一定要改变我们村民的思想意识,这就是要靠教育来改变。教育不一定是学校里和课堂里,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可以挖掘植根于老百姓心中的美好的有说服力能让广大青年一代所接受并能继承的传统习俗。

二、教育扶贫的思想意识及落实形势

发展学前教育,巩固提高义务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到2020年贫困地区教育总体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实现建档立卡等贫困人口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保障各教育阶段从入学到毕业的全程全部资助,保障贫困家庭孩子都可以上学,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困难而失学。每个人都有机会通过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或职业培训实现家庭脱贫,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

哈苗组读完大学的就两女一男。两个女孩子,一个大学毕业以后在昆明工作一个大学毕业以后回江城参加工作(公务员)。男大学生家庭又比其他家庭要好过不仅是公务员,家庭成员还有经营实体(餐饮业)通过走访调研,这三个大学生的家庭要比其他农户家的生活质量要高(精神生活,物质生活,人居环境)等等。总的来说,哈苗参加村里组织的各种技能培训少之又少。不是村民不愿意参加,而是由于村民没有交通工具和学习以后没有专业老师长期的指导。造成村民不情愿参加培训,也不知道发展什么的产业来致富。在很大一部分劳动力中,很多是小学文凭(有的甚至没有读过书),其他的最高学历就是初中了。那么在发展产业的过程中,种植业、养殖业产量都非常的低(一度还造成哈苗组经济发展的倒退,人工菌种植失败,养殖土鸡失败,大棚种植信心的跌落)。通过一年来驻村驻组工作队员的帮扶下,由哈苗组长刘卫福大棚种植的引领,党员罗红春养殖的引领下及李洪祥家族共同种植新品种水果。2019年年底到2020年开春,哈苗已经开始大棚种植和在自己家中的田地中进行养殖。山中进行沙仁林地种植,比如杨红户在现有的沙松地里沙仁就种植着30多亩,总的沙仁种植面积达到100多亩。这种套种技术的推广使哈苗组的后续发展带来的很大的发展空间,也真正的做到了靠山吃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可持续发展。哈苗组的村民还积极的探索水产品的养殖和特色农产品的养(殖)、种(植)相结合。

三、教育扶贫与脱贫及第一产业振兴的结合

我们在教育扶贫与脱贫过程中总是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特别是我们做为一个教育者在扶贫与脱贫的路上我们只能是靠自己的专业知识来解决一部分问题。政府职能部门的权力我们就没有能力进行更好的衔接。我们做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如何做能。真正的发挥好知识教育科技结合来让我们的第一产业振兴。

我们江城的第一产业还有很多地方还在进行落后的生产活动,至使我们第一产业的产量及收益都比较低下。那么我们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做为教育者就要发挥好教育思想库、智囊团的作用,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问题,围绕城乡规划、行业规划、道路规划、民居设计、水资源利用等领域,提供形式多样的智力帮扶。帮助贫困地区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解决产业比较单一的问题并且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做到产品的商业化。

我们江城还有很多的自然人文、民族特色、民间文化、地方特产等资源没有得到开发,那开发的过程中我们的农民会有很重的心理思想负担觉得这样做会不会失败等各种问题。那么我们做为教育从业者来说的话就要积极的劝导、培育发展乡村旅游、中草药、民族文化用品、民间传统技艺等特色产业以此由第三产业来带动第一产业的发展。

四、教育是启蒙,知识改变命运

人们常说,父母是我们启蒙老师。所以家风很重要,家族教育具有传承性。那么我们纯朴的民风还没有发生变化的时候我们学校就要

发挥学校作为乡村文化中心的重要功能,打造新农村传播知识、文化交流、科技推广的新平台。通过平台的打造和建设使我们农民接受更多、更新的文化知识。在继承中发展我们农村、农业、农民。

一个人智慧是有限的,众人的智慧和力量是无限。我们可以动员共青团员们、学生会、志愿服务组织、校友会等多方力量,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帮助贫困地区群众树立现代文明理念,倡导现代生活方式,改变落后风俗习惯。丰富贫困地区群众文化生活,挖掘当地民间艺术和传统技艺,用现代理念凝练升华,借助新型传播手段传承推广。助力教育脱贫,产业振兴!

参考文献:

【1】亓明超.教育扶贫的研究综述[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7(05):110-112.

【2】罗艺斌.教育扶贫在扶贫工作中的重要作用[J].都市家教月刊,2017(5).

【3】张琦,史志乐.我国教育扶贫政策创新及实践研究[J].贵州社会科学,2017,000(004):154-16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