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行心理护理对其治疗依从性和抑郁症状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31
/ 2

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行心理护理对其治疗依从性和抑郁症状的影响

黎严

广西梧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543000

身份证:450411197312110521

摘要: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症状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为2018年8月~2020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精神分裂患者,随机抽选92名,随机分为常规、心理两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抑郁评分。结果 心理组患者的抑郁质量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通过在护理期间对精神分裂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其抑郁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心理护理干预;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症状;临床效果

引言

近年来我国精神分裂症患病率逐渐升高,且显示出了低龄化趋势,为我国国民的精神健康产生一定影响。随着病情恶化程度的增加,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认知障碍、思维能力障碍等,对其正常生活产生严重影响,因此使得很多患者在患病期间形成较重的心理负担,进一步加重病情。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行心理护理对其治疗依从性和抑郁症状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择取2018年8月至2020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内男性年龄18~73岁,平均(44.5±2.1)岁,病程1~6年,平均(3.2±0.6)年;观察组内男性年龄20~75岁,平均(45.3±2.0)岁,病程1~5年,平均(3.0±0.4)年,组间一般资料可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开展用药指导,保证患者遵医用定时定量用药,开展健康教育加强其对自身情况的了解,明确坚持治疗的重要性,提升治疗依从性。开展饮食干预,增强患者免疫力等。观察组开展心理护理,开展支持性心理护理,在基础护理过程中对患者给予关心关爱,与其沟通了解患者心理状态,为其进行疑惑解答,给予患者安慰鼓励,增强治疗信心。还可通过娱乐活动、病友病情交流会等方式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等症状。实施认知疗法,以患者文化程度及其认知程度针对性分析患者治疗过程中的问题,纠正患者对自身和疾病的认知,加强其对病发可能造成的后果的了解,为其讲解疾病和治疗等知识,使患者逐渐接受事实并进行自我对话,加强其用药依从性。行以家庭心理支持,联系患者家属,为其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家属对患者的整体了解,给予患者家庭支持,给予其精神鼓励以消除患者住院期间的紧张感和孤独感,进而保持乐观的心态面对疾病和治疗。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根据患者对治疗依从程度可分为完全依从、部分依从和不依从,统计完全和部分依从百分比作为总依从性数据。比较两组护理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该评分数值越低,抑郁症状越轻微[2]。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获得的计量资料进行SPSS17.0统计学软件t值检验,以(x±s)方式表达,计数资料进行SPSS17.0统计学软件X2检验,通过(n,%)方式进行表达,以P<0.05为检验标准,符合则表明差异在统计学中有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前抑郁情况相似,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接受一段时间的护理后心理组患者的情绪评分更低,改善状况更好,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抑郁评分比较

5f4ca6e5ed5ed_html_99812261341047be.png

3、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工作的压力加大,精神分裂症的发病率逐年提升,而精神分裂症患者常易伴有抑郁症状。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康复期易出现抑郁症状,此时患者的自知力恢复,即将走入社会,面对现实情况,如治疗效果不佳、康复费用大、工作变更、社会的冷淡歧视等社会心理因素都可能导致抑郁症状的产生。而抑郁症状产生一方面增加精神分裂症的治疗难度,降低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另一方面给患者自身、家庭增加较大负担,也导致医疗资源的占用。

因此,针对患者的抑郁症状,采取有效的心理干预是十分必要的。目前临床上对于伴有抑郁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常常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抗抑郁药物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是抗抑郁药物与抗精神病药物的相互作用增加了药物不良反应,进而影响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甚至会加重病情,长期效果不佳。近年来,越来越多临床文献报道指出药物的不良反应、精神分裂症的病程、患者对康复缺乏自信心和社会的冷淡歧视是引起患者抑郁症状的主要原因,给予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则利于患者抑郁症状缓解。而本研究中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从集体心理护理、个体心理护理和社会支持三个方面开展心理干预,本院将患者集合起来定期组织召开集体心理护理,如集体讲座、小组讨论会、文娱活动等,鼓励患者之间相互交流沟通,传授经验,在同理心、情感共鸣等的影响下帮助患者建立治疗自信心,缓解抑郁症状。结合患者的心理特点,采取分阶段的个体心理护理,如初期入院时耐心介绍疾病的相关知识,用积极的语言鼓励患者,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自信心,并且使患者对疾病有全面的理解。在中期更多是帮助患者回顾疾病表现,分析精神症状的非现实性,调动起患者的治疗积极性,能主动参与到疾病的治疗中来,进一步促进抑郁症状缓解,促进患者社会功能恢复。在后期引导患者了解到自己的内心感受,找出自己的消极评价,对疾病的不合理信念、态度等,并且在医护人员的帮助下主动分析原因,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掌握多种克服负性情绪的方法,能主动调节情绪,逐步消除心理问题,从而促进患者快速康复。同时在后期针对患者即将出院要回归社会生活,本院对患者开展社会交往训练,促进患者社会交往技能的提高,使患者能顺利从患者过渡到社会人,能顺利融入社会。另外本院对患者开展社会支持干预,主动为患者寻求来自家庭、社会志愿者的支持,进一步帮助患者消除抑郁症状。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护理2个月后的SDS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P<0.001;且观察组的服药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干预在精神分裂症伴有抑郁症状患者中应用效果确切,利于患者抑郁症状缓解,提高服药依从性,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秋玲.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及患者不良情绪影响[J].心理月刊,2019,14(21):94.

[2]李媛,赵会,陈佳艺.心理护理干预对改善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应用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1):247+249.

[3]韩秀梅,雷婧.探究心理护理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及抑郁焦虑情绪的改善情况[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1):283-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