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贸易新型竞争力发展战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01
/ 2

中国对外贸易新型竞争力发展战略研究

赵佳燕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  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及经济一直在迅速发展并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绩,我国的综合国力也在不断提升并且在世界中的国际地位越来越高,在国际竞争力的不断推动下,中国的对外贸易得到了迅速的扩张并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贸易大国。但中国的对外贸易要想取得进一步的发展以及要想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就要求中国必须不断提高对外贸易强大的竞争力以及构建新型竞争力。本文对中国对外贸易新型竞争力发展的战略进行具体分析研究,希望能为相关专业人员提供一定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中国;对外贸易;新型竞争力;发展战略;

  1. 中国发展对外贸易新型竞争力的必要性

对外贸易,简称“外贸”,也被称为是“进出口贸易”,是指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商品、劳务以及技术的交换活动,这种贸易方式往往由进口和出口两部分组成。随着国际形势以及国家交流的不断增强,对外贸易已经成为检验一个国家实力的重要标志。改革开放使得中国的劳动力和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得到了充分发挥,同时也使中国的对外贸易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与进步并且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更是推动了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多元化。虽然中国的对外贸易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仍然还存在很多的差距以及很多问题,一方面问题体现在中国的产品技术、创新等与发达国家存在很大差距,在其结构上存在不足,另一方面由于国力及贸易资源等的限制使得中国在贸易商品的价格等方面较为被动,这是限制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主要原因,因此对于当前的中国来讲,要想不断提高综合国力,要想使中国在对外贸易方面取得主动权以及良好发展,必须构建新型竞争力发展战略来提升中国对外贸易的地位[1]

  1. 中国对外贸易新型竞争力的发展条件

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对象是产品,而决定我国对外贸易实力以及综合国力的是产品的技术含量、质量以及对产品的创新程度、品牌效应等,因此我国应不断提高对发展产品的重视以及打造品牌效应等,不断提高品牌及产品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从而提高我国对外贸易的竞争力。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对生产产品的技术进行创新是发展产品、提高国际竞争力的核心内容,企业应重点关注,但在这过程当中,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的经济效益以及经济实力,生产对外贸易产品的企业还应不断致力于降低生产成本以提高产品的效益。另外,产品的质量也是提高企业竞争力以及我国对外贸易竞争的关键,只有产品具有良好的质量,才能为企业、为中国打下良好的贸易口碑,才能得到国家市场的认可,才能为提高中国对外贸易实力打下坚实的基础,提高中国对外贸易的竞争力。最后,企业应致力于打造品牌效应,品牌效应所代表的是一个企业的实力,企业通过构建品牌、打造品牌效应能够将产品的优势以及企业都宣传出去,使其在世界中都占有一席之地从而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从一方面来说,品牌所代表和所反映出来的的企业正能量和健康的精神面貌对于提高我国对外贸易的实力及竞争力也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2]

  1. 中国对外贸易新型竞争力的发展途径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对外贸易是在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大量廉价的劳动力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可以说是有着一定的优势基础,更是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凭借这种优势吸引外资前来建厂并且也在不断引进科技、发展科技从而取得了良好的发展的。虽然中国在产品加工、生产上有一定的优势,但中国在生产产品的技术、质量、品牌上都不具优势,这使中国在对外贸易上面临危机,而要先改变这一问题,中国必须要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改变,不断提升技术创新水平。当前我国仍然缺乏对核心技术的创新,面对这一问题,我国应不断建立并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加大人才和资金的投入力度,不断对技术进行创新开发,这是构建新型竞争力的核心。另外,还要不断提升产品质量、扩大品牌效应,应不断完善对产品质量的监督体系,提高产品质量标准,对产品质量进行高标准的检验,还要积极创新品牌建设,构建良好的市场环境,使品牌能够在市场环境中形成良好的品牌效应继而扩大其影响力,不断提高企业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以及推动我国对外贸易新型竞争力的构建与提升[3]

结语:综上所述,提高中国对外贸易新型竞争力是进出口贸易及国家整体发展的趋势与方向,中国只有构建起对外贸易的新型竞争力才能提高我国对外贸易的实力继而提高我国在世界上的地位,这意味着我国向世界强国发展又近了一步。

参考文献:

[1]李雪.中国对外贸易新型竞争力发展的现实基础、优势来源、驱动因素——辽宁大学经济学院崔日明教授访谈录[J].经济师,2014(06)

[2]崔日明,张志明.中国对外贸易新型竞争力发展战略研究[J].经济学家,2014(02)

[3]崔日明. 中国对外贸易新型竞争力发展战略研究[C]. 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领导小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2013)——创新驱动的中国经济.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领导小组: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2013

作者简介:赵佳燕(1979-),女,汉族,四川宣汉人,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国际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