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静脉输液护理中应用个性化输液护理临床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01
/ 2

观察静脉输液护理中应用个性化输液护理临床效果

黄琼凤

广西省桂林市中医院 广西 桂林 541002

摘要:目的探究个性化输液护理运用在静脉输液护理过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4月在校医院接收的静脉输液患者100例,依据随机数表法的形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输液护理方案,试验予以个性化输液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临床效果。结果经过护理后,试验组患者穿刺疼痛度和心理状态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静脉输液风险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在静脉输液护理中给予个性化输液护理进行干预,能够缓解患者内心的紧张、减轻患者穿刺的疼痛程度,同时,降低静脉输液过程中存在的风险。

关键词:静脉输液;个性化输液;护理;效果

引 言

静脉输液作为临床最常见的给药途径之一,是医院日常工作中最基本的疾病治疗方式。但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输液的过程中会受到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如患者不配合、由于血管细小造成穿刺困难等,导致护理工作出现疏漏,不利于建设和谐的医护患关系。为提高输液护理工作的效率,本研究将个性化输液护理应用于我院静脉输液护理工作中,以此探讨其临床护理效果,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将我科病房进行静脉输液的100例患者进行研究,时间为2018年10月-2019年4月。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中,男性24例,女性26例。年龄为20-78岁,平均年龄为(50.5±3.5)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有6例,高中及中专32例,大专及以上12例;实验组中,男性22例,女性28例。年龄为20-79岁,平均年龄为(51.7±3.8)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有6例,高中及中专31例,大专及以上13例。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中差异无统计学价值(P>0.05)。

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输液护理,具体包括巡视输液患者,对患者进行换药和拔针,同时向患者说明在输液期间应该注意的事项。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输液护理,具体方法为:(1)细节护理。护理人员要认真、细致的填写好输液卡,并且在输液前对患者和药物的信息进行核对,保证输液的安全性。同时,护理人员要对排班制度进行优化,加强交接班工作的管理工作,保证24h都有护理人员进行监管;(2)健康引导。患者在进行静脉输液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要耐心向患者和家属介绍输液方面的相关知识,尤其要讲解如果在输液的过程中产生不良反应如何进行相应的处理。与此同时,护理人员要积极的回答患者的问题,尽可能满足患者的要求;另外,护理人员要配备卫生纸、开水和水杯等物品,方便患者使用。输液结束以后,将针头拔出按压5-10分钟止血。另外,叮嘱患者的注意事项,携带好自身物品。

3.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穿刺疼痛程度和穿刺心理情况,同时比较两组静脉输液风险事件发生情况。其中,穿刺疼痛程度以Wong-Baker量表进行评分,总分0~10分,分值与疼痛程度成正比例关系;穿刺心理情况以MHRSP量表进行评分,总分10~50分,分值与心理健康程度成反比例关系;输液风险包括出现反复穿刺、穿刺部位肿胀、针头脱落、患者私自拔针和私自调节滴数等情况。

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所有数据均由统计学软件包SPSS 21.0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由()表示,计数资料由率(%)表示,若两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则由P<0.05表示。

二、结果

1.比较两组患者穿刺疼痛和心理状态评分

试验组患者穿刺疼痛程度评分、心理状态评价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性明显,P<0.05。

表1两组患者穿刺疼痛和心理状态比对[n,x±s]

组别

例数

穿刺疼痛

护理前心理状态

护理后心理状态

试验组

50

2.08±1.36

32.16±1.28

15.23±1.14

对照组

50

3.15±1.47

31.68±1.29

20.21±1.06

t

3.778

1.868

22.621

p

0.0003

0.065

0.000

2.比较两组患者静脉输液风险发生率

试验组患者静脉输液风险发生率8.00%明显低于对照组26.00%,P<0.05。

表2两组患者静脉输液风险发生情况比对[n(%)]

组别

例数

反复穿刺

穿刺部位肿胀

针头脱落

总发生率

试验组

50

2(4.00)

1(2.00)

1(2.00)

4(8.00)

对照组

50

5(10.00)

4(8.00)

4(8.00)

13(26.00)

5.741

p

0.017

讨论

对于护理人员而言,静脉输液是日常工作中最常见的内容之一,患者进行输液不仅能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还能通过输送药液到达人体内,使患者及时补充身体所需物质,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因此,护理人员应不断积累输液技巧,

以此提高医院整体护理水平。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穿刺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护理后的心理状况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表明个性化输液护理干预可消除患者不良情绪,有效降低穿刺疼痛感。另外,研究组的静脉输液风险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表明个性化输液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临床输液风险事件的发生概率,提示个性化输液护理应用于输液护理中可取得良好效果。原因分析为:个性化护理是根据每位患者自身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方面的差异性结合其实际病情状况制订的一种针对性护理模式,护理人员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健康宣教、饮食干预、心理干预等一系列措施,力求做到将护理服务个性化细致化,以此提升患者治疗舒适度,对临床疗效起到促进作用。在本研究中,我科充分考虑患者穿刺疼痛度、精神需求,不仅从患者的病情与治疗的角度出发,还关心患者的精神、心理、生活、饮食等多方面领域,将个性化输液护理应用于我科输液护理工作中,具有以下优势:(1)给予患者人性化健康宣教,使患者充分了解输液对于治疗所起的作用、输液的好处以及相关注意事项等,可提高患者对输液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而有效减少患者私自拔针、私自调整滴速等不良行为;(2)有效的心理疏导能使患者获得安全感,从而缓解负面心理,减少过激反应;(3)护理人员以患者为服务中心,充分考虑患者在输液过程中的疼痛程度,专业、细致护理,有助于降低患者的穿刺疼痛程度;(4)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关心、鼓励患者,为其提供一个舒适温馨的治疗环境,增加护患之间的信任与尊重,有效提高临床护理效果。由于受到时间与样本例数的限制,关于两组患者输液知识掌握程度和住院时间等情况,有待进一步临床研究。

结束语:综上所述,将个性化输液护理应用在静脉输液护理中,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内心压力,减少患者的疼痛感,降低护理意外的发生。

参考文献:

【1】任洁琼,张琳,丁雯,等.宁夏7所三级综合医院护士静脉治疗护理技术

操作规范实践认知现状调查[J].中国护理管理,2017,17(5):682-685.

【2】周宁宁,杨红萍,王咏梅,等.专科化团队建设对静脉输液质量和高年资护士工作满意度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23):3386-3389.

【3】王学清,陈琦,李艳君,等.临床技能竞赛对五年制和七年制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影响[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6,36(4):567-569,596.

【4】晁青,张亚婷,张晓霞,等.静脉治疗护理SOP实施前、后我院静疗护理质量对比分析[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15):198-199,202.

【5】沙薇薇,杨红旗,王晓媛,等.手指操在老年肿瘤患者静脉输液治疗后静脉血管康复中的应用[J].中医临床研究,2017,9(9):139-140.

【6】黄蕤,林秀如,陈秀敏,等.澳大利亚风险管理理论在我院静脉输液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3):96-97.

【7】吴联晖,罗佳,林明芳.消化内镜治疗非静脉曲张眭上消化道出血后再出血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7,24(29):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