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在急性脊髓损伤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观察及对 SI00 B蛋白、 NSE水平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02
/ 3

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在急性脊髓损伤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观察及对 SI00 B蛋白、 NSE水平的影响

徐薇 黎华茂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汉口院区 湖北武汉 430000

摘要:[目的] 探讨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在急性脊髓损伤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观察及对SI00B蛋白、NSE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76例急性脊髓损伤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患者(38例)术后行常规治疗,观察组(38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疼痛症状及血清SI00B蛋白、NSE水平;[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均显著降低(P<0.05),而观察组治疗后1、3个月上述指标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ASIA评分各方面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其中观察组患者运动、针刺、触觉评分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同期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VA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1、3个月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能促进急性脊髓损伤术后神经功能恢复,减缓神经病理性疼痛,下调血清S100B蛋白和

NES水平,对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急性脊髓损伤;SI00B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急性脊髓损伤为常见危重急诊,全球每年约25--50万例患者因交通事故、坠落及砸伤等外伤性因素罹患脊椎损伤。本研究在急性脊髓损伤术后康复中应用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旨在探讨其临床疗效及对S100B蛋白、NSE水平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2月--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76例急性脊髓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手术治疗,纳入标准:(1)由外伤导致的脊髓损伤(2)发病后24h内入院接受手术治疗;(3)脊髓损伤水平评分(ASIA)为C级及以上;(4)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体内有金属内固定物(钛合金除外)或起搏器;(2)伴脑出血或脑挫伤;(3)合并严重器官功能障碍、恶性肿瘤及全身性疾病;(4)患精神性疾病,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术后行常规治疗,主要包括颌枕带或颅骨牵引等对症治疗、抗生素治疗、神经营养药物治疗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术后3d开始接受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治疗前先测定静息运动阈值:采用蝶形线圈(直径为70mm)单脉冲刺激初级运动皮质(M1区),采用肌电图仪于对侧第一背侧骨间肌记录运动诱发电位后,确定并标记刺激对侧手第一背侧骨间肌出现波形的最佳刺激点,调节刺激部位直至出现最大波幅的运动诱发电位,连续刺激10次后,记录运动诱发电位波幅>50mV时的磁通量即为静息运动阈值。

1.3 观察指标 (1)血清指标检测(2)神经功能评价(3)疼痛症状评估(4)安全性评估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 SPSS 22. 0 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x ±s)表示,采用t检验,重复计量资料比较行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 c2 检验,以P<0. 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血清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S100B蛋白、NSE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均显著降低(P<0.05),而观察组治疗后1、3个月上述指标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不同时期血清S100B蛋白、NSE水平变化比较(`x±s,ug/L)

组别

n

指标

治疗前

治疗1个月

治疗3个月

F

P

对照组

38

S100B蛋白

5.60±1.31

3.19±1.48

2.54±0.86

8.453

0.000

NSE

38.43±8.65

30.52±7.13

24.69±7.35

12.871

0.000

观察组

38

S100B蛋白

5.65±1.36

2.90±0.95*

1.84±0.61*

6.007

0.000

NSE

38.52±9.02

25.29±6.02*

15.76±6.11*

24.549

0.000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两组神经功能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ASIA评分中运动、针刺及触觉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ASIA评分各方面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其中观察组患者运动、针刺、触觉评分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同期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不同时期ASIA评分变化比较(`x±s,分)

组别

n

ASIA评分

治疗前

治疗1个月

治疗3个月

F

P

对照组

38

运动

40.14±5.84

44.52±6.43

47.55±7.48

4.852

0.026

针刺

50.06±6.12

55.46±5.15

59.85±7.37

6.180

0.018

触觉

51.73±5.52

56.13±6.32

60.49±5.61

4.551

0.035

观察组

38

运动

40.04±6.26

48.78±7.34

54.78±7.69

8.437

0.000

针刺

50.00±5.72

63.37±7.57

83.42±8.55

12.705

0.000

触觉

49.48±5.76

70.34±7.53

83.07±6.82

10.534

0.000

2.3 两组疼痛症状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1、3个月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后不同时期VAS评分比较(`x±s,分)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1个月

治疗3个月

F

P

对照组

38

6.85±0.45

3.53±0.52

2.47±0.34

7.537

0

观察组

38

6.76±0.40

2.20±0.48

1.85±0.28

12.384

0

t

1.521

5.842

4.551

P

0.725

0.027

0.034

2.4 两组安全性分析 两组患者均按计划完成治疗,观察组1例患者治疗期间出现短暂性头痛,2例患者治疗时面部肌肉轻微抽动,未经治疗后症状于30min内消除;两组患者血压、心电图、心率等检查未出现明显异常。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中枢神经可塑性研究的不断深入,重复经颅磁刺激已广泛应用于帕金森综合征、脑梗死、抑郁症等病症的康复治疗中,并取了较好的效果。已有基础研究证实,重复经颅磁刺激能明显改善神经系统损伤后运动功能障碍。但目前临床应用尚少,且有效性和治疗具体参数仍处于初步研究阶段。

本研究将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应用于急性脊髓损伤的术后康复,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前ASIA评分中运动、针刺及触觉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ASIA评分各方面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其中观察组患者运动、针刺、触觉评分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同期对照组(P<0.05),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本研究以M1区作为刺激靶点,通过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可有效改善脑部血流和神经代谢,调节患者大脑兴奋性,促进神经系统可塑性改变,同时下调背根神经节内一氧化氮合酶的过度表达,抑制星形胶质细胞活性,最终达到减缓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作用。另外,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明显差异,表明重复经颅磁刺激应用于急性脊髓损伤术后康复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能促进急性脊髓损伤术后神经功能恢复,减缓神经病理性疼痛,下调血清S100B蛋白和NES水平,对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姜泳,迟晓飞,邹喜军, 等.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嗅鞘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7,21(1):98-102.

  2. 鹿鹏, 孙天胜, 张建政, 等. 血清NSE和S100B蛋白对急性脊髓损伤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2016, 5(6):405-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