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得青史育后昆 ---- 缅怀红十四军军长何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03
/ 3

留得青史育后昆 ---- 缅怀红十四军军长何昆

郭丽霞

中共永兴县委党校 423300

2019年5月,在江西于都参观中央红军出发纪念馆时,习总书记强调,我们要“牢记红色政权是从哪里来的、新中国是怎么建立起来的,不忘历史、不忘初心。”座谈会上,他一连问了三个问题:“长征中能活下来的有多少人?红军战士靠的是什么?图的是什么呢?”这三问,每一问都直逼人心、发人深省。

回望历史,缅怀那段浴血奋战的峥嵘岁月,我不禁想起了,在我们党早期的革命历史中,有许多年轻的先行者,他们用其短暂的一生,为中国革命作出了自己独特的贡献,对习总书记提出的这“三问”做出了生动诠释。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军长何昆,便是其中的一个。他坚守初心、不畏艰难、顽强奋战、壮烈牺牲,将生命定格在了32岁。今天,来到何昆故居,就让我们心怀敬仰,一起来回顾何昆军长短暂而英勇的一生。

一、回顾:何昆短暂而英勇的一生

1、出身贫寒,投考黄埔融入革命洪流

何昆(又作焜、坤),原名德晟,在革命中曾化名为李维森。1898年9月25日生于永兴县金龟镇牛头村。他的父亲是木匠出身,又会武艺,常为受欺辱的穷人打抱不平。在潜移默化中,何昆跟父亲学得一些“南拳北脚”,练就了一身好武艺。像大多数家庭一样,何昆的父母也希望他长大后能好好读书,光宗耀祖。因此,10岁时何昆被送入私塾,启蒙老师何海棠先生是一位思想激进的爱国志士,在他的熏陶下,年幼的何昆萌生了立志报国的思想。

后来,何昆因家庭困难而辍学,只得背井离乡,跟随父亲到广东省坪石镇开的小客栈营生。为生活所迫,何昆曾挑着货郎担四处叫卖,经常穿梭于南来北往的各色人群中,对社会各阶层有了广泛的接触和深刻了解,进而明白了:仅凭父亲的江湖义气和自己的一点怜悯恻隐,不可能改变中国当时的状况,由此产生了从戎报国之心。

1924年,26岁的何昆与老乡何德介、何德大去广州报考黄埔军校。虽然他有一定的武术基础,但由于不具备初中以上学历,三人一起参加文化应试时,偏偏何昆没能考上,只能进入黄埔军校预科班学习。到第二年,何昆通过在预科班的刻苦学习,终于成为黄埔军校四期学员。在这里,他阅读进步书籍、纵论天下大事,“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终身”逐渐成为他人生的最高理想。在时任政治部主任周恩来的引导下,1925年何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不久,他被分配到黄埔军校广西南宁分校第一步兵队继续学习。

2、矢志不渝,三次被捕锻就赤胆忠心

1927年 “四· 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何昆被拘禁校内,受到严密的监视。在这生与死的紧要关头,何昆表现得十分冷静。夜晚时分,他巧借地形熟悉之便,顺着下水沟的涵洞爬出校外,化装成农民,辗转广州找到了党组织。

1927年12月广州起义爆发,何昆同战友一起突入市区,加入战斗的行列。由于敌我力量悬殊,起义失败。何昆所率领的农民军被围困在黄沙火车站,坚持到第三天,眼看着战友们一个一个地倒下,弹药也消耗殆尽,敌人如狼似虎地从四面八方围拢过来,何昆再一次沦入敌手,被关押在广州惠福西路的明星电影院三楼,受到严刑拷打,牙齿也被打断两颗。何昆与难友们一起商量,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奋起自救。一天深夜,恰逢广州市内停电。在戴着手拷脚镣的情况下,他以平时练就的武功,跃上屋顶,撬开木板,开了个天窗,从三楼屋顶一跃而下,率领大部分难友成功越狱,何昆第二次逃出虎口。

由于越狱时挫伤了踝骨,他潜回阔别四年多的老家休养。此时,永兴县的工农运动正进行得如火如荼,回到家乡的何昆满腔热情地投入到了紧张的斗争中。他帮助区苏维埃政府训练农民自卫军;他在群众中宣传土地革命战争的道理;他动员妻子带头剪去长发、放了裹足......但是,他更热切希望的是能够尽快与党组织接上关系。

1929年初,何昆辞别了心爱的妻子,登上北上武汉的列车。此时,他的妻子还怀着他们唯一的女儿。到达武汉后发现,武汉三镇仍为白色恐怖所笼罩。何昆等人刚到客栈住下,国民党反动派的暗探就尾随而至,何昆第三次被捕入狱后,经多方极力活动才被释放。随后,何昆前往上海中央驻地,又投身到革命活动中。

3、不辱使命,顺利建军战斗频频告捷

1930年春,中央决定在苏北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周恩来选何昆任军长,奔赴通海如泰地区具体负责组建工作。在上海正式接受任务后,何昆感到形势严峻,前路艰险,于是给家乡的妻子发去了一封信,信中说:“我在上海开设旅社,生活可以,我将要入日本游学,只此一信,望勿念......”识字不多的妻子接信后,想到丈夫要去“日本”游学,心里不禁为他担忧起来。她不知道的是,丈夫信中的“入日本”三字,实际上是告诉她:“将去江苏的如皋县。”一封密信诉衷情,这也是何昆写给妻子的最后一封家书。

通海如泰地区是著名的鱼米之乡,也是国民党政府统治苏北的重要基地。在这里建立革命武装、开展游击战争,可以说是在敌人的心脏地带活动,其政治影响非同寻常,其艰难程度也非比寻常。接受任务后,何昆全身心投入到红十四军的建设中。他与李超时、刘瑞龙、张爱萍等人一起,认真分析当地的革命形势,研究组建的各项工作;他亲自示范,带领全军掀起练兵热潮;他建章立制,明确红十四军执行“打仗、做群众工作、筹款”三大任务。经过严格整顿、训练,队伍在政治上、组织上和军事素质上都得到了明显提升。3月2日,红十四军公布《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十大政纲》,正式对外打出红十四军旗号。指战员们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机会终于来了。3月中旬,何昆率领红军首战靖江市长安县,便大获全胜。红军缴获一大批枪支弹药,并将据点及几家大地主家的财物、粮食,分给了贫苦老百姓。23日晚上,何昆又率军攻打卢家庄,用土炮将炮楼轰塌,内外夹攻,全歼卢家庄保卫团,一举捕获了7个地主。紧接着,攻打杨家坝、四甲坝、西来庵据点,连战连胜。特别是攻打西来庵据点时,仅仅只用了15分钟就全歼保卫分团。从此,何昆的名字传遍了江海平原!

1930年4月3日,中国工农红军十四军建军大会在通海如皋西南乡贲家巷隆重召开。那天,贲家巷人山人海,会场上红旗招展,锣鼓喧天。何昆军长宣读了《告工农及一切劳苦群众书》,并检阅了主力红军和赤卫队。当地百姓第一次看到自己有这么多红军,人人喜笑颜开。红十四军建军大会的召开,极大地鼓舞了通海如泰地区人民的斗志,把反帝、反封建、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推向了新的高潮。在南京国民党中央政府的卧榻之侧,在敌强我弱的困难条件下,这支江苏省境内唯一的中央序列红军发展到2000人左右的武装,发展赤卫队数万人,成为全国15块红军游击区之一。

4、身先士卒,顽强杀敌血战老户庄

然而此时,国民党南京当局正加紧调兵遣将,加强各据点防范,并轮番下乡“扫荡”,限期对红十四军进行“清剿”。红十四军建军后,决定扫除其间的敌人据点,其中最大的障碍是地处如皋游击区和如泰游击区咽喉地带的老户庄据点。老户庄地形复杂,三面环河,只有东面一条通道,庄内有多座碉堡,还驻有一个保卫团、县警察队和省保安队一个中队,易守难攻。

1930年4月16日,何昆率部队在夜色的掩护下分三路向老户庄发起进攻。战斗打响后,红军战士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一条护庄河白晃晃地横在面前。困守碉堡的国民党军发现红军渡河,集中火力射击,压得红军抬不起头来。战士们一边在拼命跟河水搏斗,一边还一个劲地叫着:“冲啊,淹死也要飘过河去……”有的战士就这样被河水吞没。

看到这种情况,何昆立即调整了进攻方案,下令组织突击队从东路强攻。他握着手提式机关枪,率领战士冲锋,很快占领了东头的晒谷场。碉堡里的敌人拼命抵抗,用机关枪对着晒谷场疯狂扫射。紧急关头,何昆对张爱萍说:“让我对付炮楼上的野狗子!再不解决,如皋城的援敌出来就不好办了!”说着,他踩上张爱萍的肩膀,趴在一个草堆子上,用机枪对准炮楼枪眼猛烈扫射,压住了敌人的火力,战士们趁机往前冲。张爱萍在回忆录中,这样描写了当时的情景:“突然我感到肩头一晃,何坤同志从上边倒下来。我以为他没站稳摔下来,连忙去扶他。他一只手按着胸口,血像涌泉似的,顺着指头缝流了出来。‘军长,军长!’我抱住他,连声呼叫。他把手提式机枪交给我,坚决地说:‘打!快打!不要管我!一定要攻下老户庄’......”

话还未说完,这位足智多谋、英勇善战的军长,还没来得及充分施展他的才华,还没来得及看到他为之奋斗的事业取得胜利,便英勇牺牲了,年仅32岁。

何昆牺牲后被草草埋葬,直到35年后,在张爱萍的多次努力下,才终于找到他的遗骸。而他那远在千里之外的妻儿,却长年在苦苦期盼着他的归来。家乡村头的那棵大树下,妻子曹己花不知盼了多少次,又失望了多少次。直到去世,她最终没能等到丈夫的归来。等到1980年,如皋县委与永兴县取得联系,解开何昆的身世谜团时,他唯一的女儿何广梅也早已病故了。

二、追问:何昆英勇一生的启示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何昆的一生,如流星划过中国革命史的星空,虽然生命短暂,但是他在诱惑面前不动摇、在困难面前不屈服、在生死面前不犹豫的精神,却永远留在人们的心里。他短暂而英勇的一生,对新时代的党员干部如何践行初心使命、如何回答习总书记提出的“三问”,给予了我们深刻的启示。今天我们来到何昆故居,一起来缅怀这位令人敬仰的军长,就用这触动人心的“三问”来问问我们自己!

能活下来的有多少人?”这是奋斗之问。革命年代,何昆的奋斗是英勇作战。在战斗中,他总是冲锋在前、身先士卒,表现得相当顽强,直到壮烈牺牲。何昆牺牲后,红十四军坚持斗争,在半年的时间里前后历经大小战斗近百次,极大地打击了国民党军队,但自身也伤亡惨重,何昆的继任者和许多高级指战员都血洒疆场。到1930年10月初,终因寡不敌众,宣布解散。与他们相比,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各方面条件都很优越。我们没有经历过腥风血雨,也无须遭遇枪林弹雨,可是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过程中,我们同样需要奋斗,需要牺牲。于是,我们要试问自己:在新的征程上,我们干事创业的劲头有没有减?利益关系更加复杂,触动既定格局的勇气还在不在?制度的笼子越织越密,“为官不为”的情绪会不会悄然滋生?我们只有时刻保持昂扬斗志,保持“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才能在重大挑战、重大风险面前无所畏惧,才能有力推动党和国家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因此,面对奋斗之问,我们的答案刚劲有力——接续奋斗不懈怠。

靠的是什么?”这是信念之问。我们党之所以能经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奋起,最终从苦难走向辉煌,归根到底,就是因为有着坚定的理想信念。习总书记反复告诫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党和人民的忠诚,这就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之根本。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无论条件如何变化,都要坚定这份信仰、坚定这份信念、坚定这份忠诚。”何昆整个人生不过32个年头,他参加革命斗争的那些年头,正是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白色恐怖最为残酷的关键时期;而他战斗的地方又是国民党的心脏地带,可以说他是在特殊时期进行着特殊战斗。尽管多次被捕、遭受磨难,他都不曾动摇过理想信念;万般艰难、生死考验,他都矢志不渝坚定跟党走,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何昆的战友刘瑞龙在纪念他的诗中写道:“奋战不顾身,忠党爱人民。勇开光明路,青史育后昆。”

是啊,我们党这一路走来的征程上,正是有太多像何昆一样的党员,他们用自己短暂却英勇的人生告诉我们:活着不是生活的全部,仅仅为自己活着更不是生命的意义所在。对今天的绝大多数党员来说,我们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没有轰轰烈烈的伟绩,但是坚定信念、对党忠诚从来都没有高居云端,它就在尽责的岗位上,就在道德的生活里,就在我们听从内心召唤的每一次选择中。所以,面对信念之问,我们的答案掷地有声——坚定信念跟党走。

图的是什么呢?”这是初心之问。磨难和牺牲、历史和现实见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也正是何昆所图的东西。在红十四军整编过程中,何昆了解到红军战士每月除领6元大洋津贴外,还在群众家里吃派饭,就动员大家说:“江西的红军战士每月仅3元津贴,我们领6元,还吃派饭,老百姓负担太重了。”在他的教育下,干部战士都将月饷由6元减为3元。何昆牺牲后,在家乡长年守候的妻子迫于生活困境,只得把年仅6岁的女儿送给别人家做了童养媳。担心女儿太小,她自己也陪着住进了女儿的婆家,母女俩受尽了苦难。在走访烈士亲人时,我们发现,何昆的外孙、外孙女,尽管生活都很清贫,但他们从未向政府提出过任何要求。何昆的外孙女谈起自己的外婆和母亲所遭受的苦难,泪水不断地往下落。是啊,图的是什么?不图名利、无谓得失,图得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

新时代,我们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回望初心,会让我们懂得敬畏、让我们选择坚守、更让我们心怀感激。由此,我想到了,在何昆故居附近,牛头村的村民们自发建立的一座纪念塔,虽然场地不大,塔身不高,甚至连烈士的名字也没有,却在默默纪念着一批从牛头村走出去的像何昆一样的热血汉子;我也想到了,永兴县烈士陵园中,当明媚的阳光透过浓密的树叶,在烈士们的墓碑上洒下一束束金光时,那一个个名字、那一串串数字令人震撼;我更想到了,日日矗立在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想起了七十年前新中国成立前夕由毛主席撰文,周总理题写的碑文: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所以,面对初心之问,我们的答案铿锵有力——牢记使命勇担当。

结语:同志们,历史就像永不褪色的胶片,留住的是画面,更是不灭的精神火种。今天,当我们站在何昆故居,踏上这无形的历史石级,置身于那悲壮的血色世界之时,是否意识到我们正生活在先烈梦寐以求的幸福之中?是否领悟到先烈为之献身的崇高事业的真实内涵?是否感觉到自己的双肩责任重大?缅怀先烈、告慰英灵!就让我们沿着先烈的足迹奋勇前进,担负起我们这一代人应当承担的历史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