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辨证论治的临床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03
/ 2

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辨证论治的临床疗效观察

胡洪亮

上海市同仁医院,中医科 200336

摘要:目的 观察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应用中医辨证论治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治我院于2019年5月~2020年5月就诊的10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为观察对象,将之随机分配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中各50例,对照组中以常规西医药物治疗,观察组中以中医辨证论治法,对比两组不同用药方案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0.0%,相比较对照组西医用药治疗总有效率72.0%明显更高,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采用中医辩证论治法,可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解除不良症状,值得推广普及。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辨证论治;临床疗效

功能性消化不良也被称为消化不良,常见上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病程长,且易反复发作,对患者日常生活造成较大影响[1]。当前临床中多应用促胃肠动力药、抑制胃酸分泌药物,但在改善临床症状的同时多伴随不良反应。中医认为该病症是因生理性失调及内分泌紊乱所致,因而通过中药调理肠胃,纠正生理失调可达到治愈效果,且安全性高。基于此,本研究对2019年5月~2020年5月就诊的10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给予中医辨证论治的效果展开讨论。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治我院于2019年5月~2020年5月就诊的10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为观察对象,将之随机分配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中各50例;对照组患者男28例、女22例,年龄30~60岁,平均年龄(45.0±15.0)岁,其中脾胃虚弱型6例、肝郁脾虚型18例、肝胃郁热型11例、肝胃不和型15例,以常规西医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男27例、女23例,年龄29~59岁,平均年龄(44.0±15.0)岁,脾胃虚弱型7例、肝郁脾虚型17例、肝胃郁热型12例、肝胃不和型14例,以中医辨证论治法。所有参与本次研究患者及家属皆知情同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组间患者性别、年龄及病症分型等临床基础资料对比分析差异不大,P>0.05,符合对比要求。

1.2方法

对照组中以常规西医药物治疗,若患者表现为餐后不适,可给予多潘立酮(生产企业: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0910003)10mg于餐前口服,每天3次;若患者表现为腹部疼痛,可给予埃索美拉唑(生产企业: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46379)20mg早餐前口服,每日一次;持续用药8周。

观察组中以中医辨证论治法,脾胃虚弱型患者给予六君子汤加减治疗,汤剂配方为茯苓、白术各15g,法半夏、党参、陈皮各12g,砂仁、炙甘草各9g。肝郁脾虚型患者给予四逆散加减治疗,方中炒白芍12g,佛手10g,枳实、乌药、郁金、青皮及陈皮各9g,砂仁、柴胡各6g,沉香、木香、甘草各5g。肝胃郁热型患者给予化肝煎加减治疗,方中土贝母、栀子、泽泻、牡丹皮各15g,芍药、青皮、陈皮各10g。肝胃不和型患者给予柴胡疏肝散方加减治疗,方中半枝莲18g,麦芽、赭石15g,白术、茯苓、白芍各12g,柴胡、枳壳、旋覆花、佛手各10g,莪术、半夏各9g,甘草、砂仁各6g。方中加水煎煮至400ml,早晚分服,每日一剂,持续用药8周。

1.3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对患者上腹痛、餐后饱胀不适、呕吐、嗳气、恶心等症状进行评估,若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症候积分改善90%以上,为显效;若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症候积分改善40~90%,为好转;若临床症状无缓解,症候积分改善在40%以下,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好转)/总例数*100.0%。

1.4统计学方法

将本次研究数据纳入SPSS20.0软件分析,计数以%表示,行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 结果

根据两组数据统计显示,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0.0%,相比较对照组西医用药治疗总有效率72.0%明显更高,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1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对比(%

组别

例数(n)

显效

好转

无效

总有效率

对照组

50

14(28.0)

22(44.0)

14(28.0)

36(72.0)

观察组

50

27(54.0)

18(36.0)

5(10.0)

45(90.0)

X2

-

13.973

1.333

10.526

10.526

p

-

0.000

0.248

0.001

0.001

3、讨论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疾病,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尤其是中青年多存在作息不规律、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等情况,致使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生率逐年增高;这不仅对患者生活及工作带来影响,甚至引发身体营养不良或其他疾病[2]

在中医学中,功能性消化不良属于“胃痛”、“痞满”范畴,其发生是因患者脾胃虚弱、禀赋不足,饮食不节、食滞胃脘,虚火内生、胃阴不足等因素导致,因而其病症类型可包括脾胃虚弱型、肝郁脾虚型、肝胃郁热型、肝胃不和型,不同证型治疗方式也存在一定差异。本次研究中,观察组针对不同证型患者分别采用六君子汤、四逆散、化肝煎、柴胡疏肝散方辨证治疗,例如六君子汤方中白术、茯苓、党参具有补气健脾作用,而半夏可祛湿健脾,陈皮、木香、砂仁则能化湿行气,甘草调和诸药,实现标本兼治[3]。四逆散方中柴胡、枳实、能疏肝理气,陈皮能醒脾开胃,芍药、甘草有助于缓急止痛。化肝煎土贝母、栀子可消肿、散结、止痛、解毒,泽泻能利水渗湿、清热,牡丹皮有助于清热凉血,芍药能止痛养血、护肝散郁。柴胡疏肝散方中半枝莲能散瘀、解毒、定痛;麦芽有助于健脾开胃、行气消食,赭石可平肝潜阳、重镇降逆,白芍、柴胡、佛手可疏肝解郁、和胃止痛,枳壳能理气和中降浊,旋覆花则降气止呕、消痰行水,莪术则可消积止痛。因而本次研究观察组患者不同证型患者经辨证治疗后临床效果得到确切提高,对改善临床不良症状有明显作用。

综上所述,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采用中医辩证论治法,可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解除不良症状,值得推广普及。

参考文献

  1. 吕金蔚, 孙吉滨, 张玲. 中医辨证论治功能性消化不良66例[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 19(03):197.

  2. 宋博, 宋丹, 高新. 中医辨证论治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焦虑及抑郁状态的影响研究[J]. 中医临床研究, 2018, 010(022):96-98.

  3. 朱照.脾胃虚弱型功能性消化不良应用香砂六君子汤治疗的临床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9,38(5):38-39.

作者姓名 胡洪亮(1976.10-),男,籍贯浙江金华,汉族,硕士学历 ,在中医科,主治医生

工作单位 上海市同仁医院

通讯地址 上海市长宁区仙霞路1111号6号楼3楼

电 话1317174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