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护理在院前急救急危重症患者转运中的干预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03
/ 2

预见性护理在院前急救急危重症患者转运中的干预效果

许秀涛

三六三医院 四川成都 610041

摘要 目的:探究在院前急救中对急危重症患者转运环节应用预见性护理的成效。方法:从2018年6月-2019年12月本院急诊科接诊的院前急救急危重症患者中选出200例,开展前瞻性分析,采取随机数字表法把其划分成两组,各100例。转运时,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行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的如下指标:转运时意外事件的发生率、停留急诊室时间、分诊评估时间、抢救总时间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结果:观察组转运时意外事件的发生率是4%,显著少于对照组的18%(P<0.05);观察组停留急诊室时间、分诊评估时间、抢救总时间都比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是96%,显著超过对照组的82%(P<0.05)。结论:在院前急救的转运环节,对急危重症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具有如下效果:降低转运环节发生意外事件的几率、提升抢救成效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等,从而降低医患纠纷,在临床上具有推广的价值。

关键词 预见性护理;院前急救;急危重症;转运 

  急危重症患者往往病情凶险,变化极快,存在极高的死亡风险,降低此类患者死亡率的关键举措就是第一时间采取成功的急诊救治。患者在接受急诊救治之后还要将其转运到相关科室,这一环节风险极高,意外事件常常发生,给患者预后带来不良影响。所以,在院前急救转运环节,对急危重症患者采取适当的干预非常关键1。预见性护理,通常是根据患者有关的风险因素采取的具有针对性的预见性护理措施。本次研究从2018年6月-2019年12月本院急诊科接诊的院前急救急危重症患者中选出200例,开展前瞻性分析,目的是探究在院前急救中对急危重症患者转运环节应用预见性护理的成效,以下是相关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从2018年6月-2019年12月本院急诊科接诊的院前急救急危重症患者中选出200例,开展前瞻性分析。患者全部确诊是急危重症,起病急,发病之后都于2h之内送院就医。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划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100例。对照组:54例男性,46例女性,年龄为24~70岁,年龄均值为(47.64±16.36)岁;观察组:56例男性,44例女性,年龄为23~71岁,年龄均值为(47.92±16.40)岁。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对比,不存在统计学差别(P>0.05),具备可比性。患者和其家属都愿意签订知情同意书,且本次研究通过本院医学伦理学委员会审核。

1.2 方法 研究对象都采取平车转运,转运环节最大程度地防止对患者实施剧烈的搬移。在院前急救转运时期,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护理人员评估患者的病情,监测其生命体征,同时被动地遵照医嘱行事,也就是当患者发生异常状况时方可予以适当应对。观察组患者行预见性护理,内容通常有:(1)预见性护理训练:第一,对参与院前急救的护理工作者开展相关理论训练;第二,开展护理实操技术训练;第三,通过情景模拟演练考核护理工作者,合格后才能上岗;第四,定期分析与总结相关的护理问题,训练护理工作者预见性护理的思维。(2)在急救护理之前做好预见性护理准备:核查救护车上的相关物资,第一时间查缺补漏,急救仪器装备亦要及时充电以备随时使用。(3)转运之前的预见性护理:协助急诊医生对患者的抢救,紧密关注患者的多个生命体征,同时向患者及其家属问询患者的病史及发病状况,综合评判患者的病情,备好转运环节应对意外事件的相关药品及设备,然后和相关科室开展沟通,为患者辟出绿色通道,为院内接诊做好准备工作。(4)转运环节的预见性护理:转运时,护理工作者要一直伴随于患者身边,留心不要让患者遭受碰撞;将患者头部偏向一边,确保其呼吸畅通;紧密关注管道状况,防止脱管、堵塞、移位等状况发生;帮助患者创建静脉通道,严格管控患者的补液状况;患者取平卧位,将患者头部保持和车头同向,需要时亦可进行制动。(5)转运之后的预见性护理:把患者转运到有关科室之后,急救护理工作者要和该科室的责任护士做好交接工作,重点介绍患者的分诊状况、病情评判、急救方案等内容,同时交待科室的护理工作者主动监测患者的所有生命体征。

1.3 评价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如下指标:转运时发生意外事件的几率、停留急诊室时间、分诊评估时间、抢救总时间、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这里,护理满意率采取让患者从0~10中选取具体数字打分,不满意是0~5分、较为满意是6~8分、十分满意是9~10分,总满意率=较为满意+十分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 用SPSS18.0软件处理相关数据。计数资料用〔n(%)〕描述,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5f50b27a6c7be_html_6d981ac171aaa59b.gif )描述,行t检验。当P<0.05时,表示存在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停留急诊室时间、分诊评估时间、抢救总时间对比

 观察组的停留急诊室时间、分诊评估时间、抢救总时间都比对照组少(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停留急诊室时间、分诊评估时间、抢救总时间对比(5f50b27a6c7be_html_6d981ac171aaa59b.gif ,min)

组别

停留急诊室时间

分诊评估时间

抢救总时间

对照组

100

20.85±8.91

2.52±0.88

49.84±17.63

观察组

100

11.96±7.82

1.69±0.71

32.47±11.81

  注:表示和对照组对比,P<0.05。

2.2 两组转运时发生意外事件的几率对比 观察组转运时,发生脱管及堵管各2例意外事件,合计4例意外事件,发生几率是4%;对照组转运时,发生2例坠床、8例脱管及8例堵管,合计18例意外事件,发生几率达到18%。两组对比,观察组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

2.3 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率对比 观察组患者总满意率是95%,显著超过对照组的81%(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对比〔n(%)〕

组别

十分满意

较为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率

对照组

100

32(32)

49(49)

19(19)

81(81)

观察组

100

42(42)

53(53)

5(5)

95(95)

  注:表示和对照组对比,P<0.05。

3 讨论

院前急救时,由于急危重症患者身处危险,病况变化快,如果不能第一时间加以治疗,极大可能导致患者死亡2。急诊科室通常是对急危重症患者开展院前急救及评估其病情的地方,在第一步开展急诊抢救之后,应结合患者自己的病况,将其转运到有关科室,便于后期的治疗,从而有效控制患者的病情。然而,在转运急危重症患者时,因为患者生命体征极不平稳,加上病情极速恶化,极易引发意外事件,从而给转运工作增加困难,较不利于患者的后期治疗3,所以,在转运急危重症患者时亦需给予相应护理。

预见性护理通常指的是,结合可能的风险因素,开展针对性的干预,争取加以避免,从而降低由于风险因素导致的不良事件。预见性护理常为了防止医疗活动中意外事件亦或不良事件。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行预见性护理,依次开展多层次护理干预,比方先于急救护理的预见性护理、预见性护理训练、围转运期(包括转运的前、中、后三期)预见性护理等,全方位地避免转运环节意外事件或然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最大程度地展现预见性护理所具备的前瞻性特征,一直以“预防”来指引护理策略的设计与实施,从而防止出现意外事件3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的停留急诊室时间、分诊评估时间、抢救总时间都比对照组少(P<0.05),在转运时发生意外事件的几率比对照组低(P<0.05),同时,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显著超过对照组(P<0.05),足够证明对于急危重症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能平安、成功地实现院前急救转运患者的目的。

总而言之,在院前急救转运急危重症患者时,为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能够降低转运环节发生意外事件的几率、提升抢救成效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等,从而降低医患纠纷,在临床上具备推广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曾英.预见性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5,40(8):1116-1117,1120.

[2] 魏群,李俭萍.探讨预见性护理思维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和重要性〔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7,24(4):171-173.

[3] 李静菡.预见性护理在院前急救急危重症病人转运中的应用〔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7,16(7):105-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