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理论在风景园林规划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04
/ 2

海绵城市理论在风景园林规划中的应用

陈山

安徽海兴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安徽 合肥 231200

摘要:海绵城市的建设会对国家乃至世界的生态环境都会有很大的帮助。在城市建设中,海绵城市理念的不断落实会减少污染,防止旱涝,对洪水更是有着强大的抵抗作用,并且会减少自然灾害所造成的的伤亡。同时,国家的经济迅速发展,必然会对自然环境造成不可避免的伤害,海绵城市的建设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其进行缓冲。并且会帮助生态环境的不断恢复,所以有必要建设海绵城市,但同时在建设的过程中,还应注意科学地实施计划,根据不同的地势地形规划出合理的方案。

关键词:海绵城市理念;风景园林规划;应用探讨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迅速,随着经济的发展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也必不可免。同时这些生态环境问题对国家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与此同时,国家同时也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相关方面的专家也推出了相关的技术方案,提出海绵城市的理念,在一定意义上是使城市海绵化,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去适应相关的天气问题和环境变化,对一些自然灾害能够进行自我调节,最大程度上减少损失和伤亡。随着城市化的加剧城市用水的需求量与车辆都急剧增加。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应统一协调各种水系统与道路交通,具体落实到各个具体的环节,并针对其使用的实用性和长期性。

1海绵城市的概念

海绵城市从字面意思上来看,就是将城市建设得像海绵一样,可以将水吸走具有很好的弹性等。然而,想要建成海绵城市。就必须要先建设海绵城市的载体。同时还需要保证这些安装的基础设施能够安全运行,保证城市用水。然而想要建成海绵城市,大部分所依靠的是建筑,道路,排水系统等多样化的基本设施。将这些设施作为海绵城市建设的载体。依靠渗透、滞留、蓄存、回用、净化等技术措施。使城市能够利用洪水,同时又不会让洪水带来损害,保护城市良好的生态环境。最终的目的是让地下水供应充足,让城市水循环保持健康状态。

2海绵城市遵循的设计理念及其原则

2.1海绵城市的设计理念

建设海绵城市,首先要扭转观念。传统城市建设模式,处处是硬化路面。每逢大雨,主要依靠管渠、泵站等“灰色”设施来排水,以“快速排除”和“末端集中”控制为主要规划设计理念,往往造成逢雨必涝,旱涝急转。根据《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城市建设将强调优先利用植草沟、渗水砖、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等“绿色”措施来组织排水,以“慢排缓释”和“源头分散”控制为主要规划设计理念,既避免了洪涝,又有效地收集了雨水。建设海绵城市,即构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主要是指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等多种技术途径,实现城市良性水文循环,提高对径流雨水的渗透、调蓄、净化、利用和排放能力,维持或恢复城市的海绵功能。

2.2海绵城市遵循的原则

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结合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海绵城市”并不是推倒重来,取代传统的排水系统,而是对传统排水系统的一种“减负”和补充,最大程度地发挥城市本身的作用。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应统筹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系统性,协调给水、排水等水循环利用各环节,并考虑其复杂性和长期性。作为城市发展理念和建设方式转型的重要标志,我国海绵城市建设“时间表”已经明确且“只能往前,不可能往后”。全国已有130多个城市制定了海绵城市建设方案。确定的目标核心是通过海绵城市建设,使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围绕这一目标确定的时间表是到2020年,20%的城市建成区达到这个要求。如果一个城市建成区有100km2,至少有20km2在2020年要达到这个要求。到2030年,80%的城市建成区要达到这个要求。

3海绵城市在风景园林中的具体应用

3.1对渗水透水的相关规划

风景园林的建设离不开水分的滋养及人为的爱护和营养的供给,拥有这些才能够更好地建设风景园林。根据我国的现状,南水北调等工程的投入。从而发现我国的水资源同样匮乏,为履行节约用水的政策,利用自然降水已然成为一大趋势,但想要收集雨水,不能单纯地依靠渗滤沟。因为渗滤沟的建设将会影响风景园林的美化,且渗滤沟的设置应在地下。由于气候原因,土地会在一定程度上被硬化,所以设置一定的渗水透水装置非常必要。土壤能够更好地收集水分,同时渗滤沟也会通过这些渗水透水装置储存水分。同时在这之中还应安装过滤装置。通过这些过滤装置过滤后才能够将其储存,最后再通过循环系统进行灌溉。

3.2园林道路建设规划

在园林道路建设过程中,其道路的建设应与园林中的地形相结合。然而在生活实践中发现,环状路网的设置更加适合园林道路建设。该种道路建设方式更加切合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环保且能对水循环系统起到非常大的作用。这种道路建设方式,能够在降水时快速吸收雨水,这样就对风景园林观赏提供了很大的便利。路面上的积水能够在第一时间被去除。同时路边植物的选用也相当重要,通常应选用高耸的植物,例如灌木等。这样会使得路面看起来更加宽阔,观赏性也越高。在园林道路建设过程中,还应注意到管道的安放位置。

3.3风景园林建设中雨水收集系统的规划

在海绵城市的具体理论中,可以将风景园林建设建成一个良性循环状态,自然的天气降水与园林中的灌溉用水之间形成循环。想要形成循环就需要密切计划,需要有储存水的设备及相关的导水设备将雨水浇灌到相关的浇灌地中。并且相关的储存水的设备能够起到快速吸水,并且能够达到储存的效果。雨季来临时,这些设备便能够起到储存水的作用并且在雨季后,可以持续使用这些雨水。这样的循环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小资源的浪费,并很大地改善生态环境。并且该项目的可实践性较强,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同时还需要过滤收集的水,保证水质对花草的安全性。由于为风景园林建设,所以储存水所需要占用的空间不能够占用观赏区域的空间,并且在道路周围的合适位置应建设相当规模的渗滤沟。在雨水降临后能够快速收集储存并过滤。这样就落实到海绵城市的基本理念可持续使用、环保、循环利用等。

3.4公园绿地系统

城市公园绿地要结合周边水系、道路、市政设施等,统筹开展竖向设计。公园绿地在消纳自身雨水径流同时,要尽可能为周边区域提供雨水滞留、缓释空间。结合公园布局生态景观等要素,因地制宜地采取微型湿地、雨水花园、沉式绿、植草沟、旱溪多种形式,增强对公园自身及周边区域雨水滞蓄能力,公园绿内硬质铺装、步行系统、停车场等,应采用透水材料提升公园雨水滞蓄净化能力,结合城市景观、游览休憩等功能,采用低影响发技术措施,优化雨水径流路径,增强蓄洪排洪能力,净化面源污染。

结束语

综上述,海绵城市的建设会对国家乃至世界的生态环境都会有很大的帮助。在城市建设中,海绵城市理念的不断落实会减少污染,防止旱涝,对洪水更是有着强大的抵抗作用,并且会减少自然灾害所造成的的伤亡。同时。国家的经济迅速发展,必然会对自然环境造成不可避免的伤害,海绵城市的建设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其进行缓冲。并且会帮助生态环境的不断恢复,所以有必要建设海绵城市,但同时在建设的过程中,还应注意科学地实施计划。根据不同的地势地形规划出合理的方案。

参考文献

[1] 郭琳. 浅谈海绵城市理论在风景园林规划中的应用 [J].美与时代(电子版),2019(7)

[2] 张韬. 分析海绵城市理论在风景园林规划中的应用 [J].农民致富之友(电子版),2018(6)

作者简介:

陈山(1980-06),男,汉族,安徽省阜阳市人,大学专科,高级工程师,供职于安徽海兴生态科技有限公司,从事城市园林方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