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地下水过度开发引发的地质灾害及其防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04
/ 2

浅析地下水过度开发引发的地质灾害及其防治

周杨 何迪生 蒋玉岩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矿业学院 辽宁省阜新市 123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城市、农村的用水量在不断增加。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而随着地下水位的不断变化,衍生出的地质灾害问题更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为此,本文对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引起的地质灾害问题和防治进行分析。

关键词:地下水;开发利用;地质灾害;影响;防治

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仅关系到百姓生产和生活供水问题,对自然生态和地质灾害都具有巨大的影响。随着人类危机意识的不断提高,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对地质灾害的影响和防治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1]

1.地下水资源过度开发引发的地质灾害

1.1地下水资源过度利用引发的地震

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将会使地下水位发生变化,水库的水量加大而地下水量的减少,使地下水潜在活动,渗透到岩体内,使岩体剪切力降低产生断层;由于水库水的渗透作用改变了水体与岩体的热平衡,产生热传输运动,增加了额外的应力,导致断层滑移,从而引发地震。

1.2地下水资源过度利用引发土壤结构变化

首先,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会影响到地下水位的升降,水位的变化会影响到土层结构的变化、氧化还原条件和微生物群落变化,进而影响到污染物的降解。从而导致地下污染物增多,改变土壤结构,引发地质环境的变化。

其次,地下水位的下降将导致土壤的有效应力和孔隙水应力的变化,进而产生渗透系数的波动,影响到污染物的运动规律,尤其是重金属污染物,将随着地下水位的降低逐渐渗入到地下,造成土壤成分的变化,给地下环境带来污染。

1.3地下水资源过度利用引发的地表沉降

地下水资源过度的开发利用,导致最严重的地质灾害还要属地面沉降,地表沉降会对城市的排水体系造成巨大影响,地下管道扭曲变形,抽水井遭到严重破坏,使城市的供排水系统无法正常运行,甚至还可以造成城市交通和建筑物的倾斜、下陷,给道路交通造成堵塞,人们工作和生活的环境遭到破坏,严重的还会对人们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威胁。地表沉降的主要原因在于地下水被过度开发利用,地下水位不断下降,使地下岩土出现真空区域,松散层的应力一旦发生变化,就会出现地面塌陷的情况。我国由于地下水资源过度利用引发的地表沉降较为普遍。

2.地下水资源监测手段上存在的不足

为了能够对地下水位进行监测,通常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设置地下水控制水点,这些地下水控制水点形成网络布局构成地下水监测网。地下水监测网包括水资源管理监测网、水系统运行监测网和科研网。我国地域广袤,地下水资源复杂,在地下水监测网的布局和覆盖面上还无法形成普遍性。地下水污染和地下水过度利用引起的沉降,具有滞后性,往往需要获得一定的积累,产生不可逆的破坏后,才出现明显的地表沉降变化。因此,地下水监测网无法实现对地质灾害的直接判断。我国的地下水监测网大多是基于农业灌溉服务的基础上形成的,主要用于检测农村浅层地下水位。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大量涌入到城市中,城市地下水利用程度在明显升高,从而暴露出我国在地下水位监测中存在的不足[2]

3.地下水开发利用引发地质灾害的防治办法

3.1展开地下水资源评估

要减少地下水资源过渡利用引发的地质灾害,就要对地下水资源做到合理的控制,一方面要加快城市供水方式的多样化发展,要结合不同的使用功能对供水系统加以区分,降低城市对地下水资源的依赖。另一方面要加强城市地下水位的监测,建立起覆盖面高的地下水监测网,是实现对城市地下水资源准确评估的基础,对地下水的管理开发具有长远意义。通过对水资源的评估,可以实现多种方式的有效调节,对地下水资源利用实现准确控制,从而降低地下水开发利用带来的地质灾害的发生几率。

3.2积极开展地下水人工回灌

地下水人工补给是实现地下水平衡的重要方式。地下水人工回灌可以将现有的供水管井进行改造来实现供水、回灌的两用性。通过地下水人工回灌的方式能够实现地下水的增补和地下水的储备。结合不同地区环境气候和地下水利用的特点来采用冬灌夏用或夏灌冬用等不同的回灌方式。

3.3加快水的回收利用

许多国家水资源的回收利用在生产中被强制实行。工业废水通过化学与生物处理,可以有效去除其有害物质,不仅能够实现水的回收利用,还能够减少废水对环境的污染。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水资源保护意识不断提高,我国有很多企业已经基本实现了生产用水的循环使用。但是,由于企业发展不均衡,个别企业还没能彻底实现水资源的回收利用。

结束语:

对地下水资源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够实现的,需要政府、社会各界以及个人真正能够重视起来,实现地下水利用的准确规划,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实现节约用水,循环用水。相信通过人类共同的努力,一定能够实现地下水科学合理的开发和利用。

参考文献:

[1]孙化江, 才强. 黑龙江省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引起的环境问题及防治对策[J].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01, 12(2):21-28.

[2]李代福, 陈建伟, 孙化江. 黑龙江省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引起的环境问题及防治对策[J]. 地下水, 2008, 30(4):6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