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教学新挑战,教师该如何应对? -------有感于江志明校长讲座《教师如何提升线上教育教学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09
/ 1

网络教学新挑战,教师该如何应对? -------有感于江志明校长讲座《教师如何提升线上教育教学效果》

宋巧梅

宜昌市外国语初级中学 湖北 宜昌 443000

在新型冠状病毒肆虐的这个春季,全国上下各个学校改变了传统的线下教学模式,开始转战网络线上教学这个新战场。作为教师,对于这陌生的网络教学,我们该如何应对?除了要克服技术、设备、网络等硬件问题,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是否与线下教学有所区别?为尽量保证教学效果,教师还应该特别注意什么问题?我想这些都是当务之急我们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听了杭州下沙中学江志明校长的讲座,结合自己最近这段时间的网络教学经历,谈以下几点思考和心得:

首先,要放松心态,克服恐慌,主动适应网络教学。从2月初学校第一次召开视频会议说到即将要进行网络教学,我就开始了莫名的恐慌。毕竟我从没有网络教学的经历,加上身处农村老家,电脑和网络都成问题。好在当时各年级只开了主科,我暗自庆幸。但是由于疫情迟迟得不到控制,网络教学要继续进行,并且所有学科都要开始网络上课。这下可急坏了我,连忙去准备电脑和网络,学习如何使用钉钉进行直播,如何布置作业和批改作业,并认真准备学习资料和备课。终于在那个周二的上午,我成功化身“十八线女主播”进行了自己的第一次网络授课。当面对陌生和未知的东西,我们一定不能害怕它逃避它,只要你放松心态,积极应对,一切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最重要的是要沉下心来,静心有序的准备。从开始的手足无措到后来的得心应手,我慢慢适应了与学生相隔千里的线上教学,甚至还开始享受这种“女主播”的感觉。

其次,要改变以往的教学策略,精准备课和施教。目前同学们被隔离在家,绝大部分同学没有教材,辅助资料就更不用提。那么,我们就应该在课前为同学们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例如给同学们发送当天要学内容的电子书截图,并给同学们发送导学案,让同学们提前熟悉教材内容,做到对即将要学内容心中有数。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既要紧扣书本,又要多结合生活实际,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既要体现探究过程,也要考虑问题的答案是否方便同学们打字回答。因为在直播课上,师生不在同一个空间,很难像在教室一样互动。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也不能完全没有探究过程,满堂灌的网课只能是让同学们睡觉的催眠曲。而且我们直播课时间有限,要在短时间内和众多同学互动,问题既要有深度,又不能直接回答“是”或者“否”。因此教学过程的设计,还需要老师们多下功夫思考斟酌。在上课过程中,对于基础性的知识,不应花太多时间,而是应该将时间多放在重点难点,易混和易错点的讲解。在上课时如果有机会的话,可以抽查同学们连麦回答问题,以免学生中途离开课堂。

第三,进行分层作业和有效评价,督促学生落实到位。因为同学们的学习层次有差异,在这个特殊时期,同学们各自在家学习,我们正好可以抓住这个机会,对同学们分层布置作业。对于有拔高需求的学生,布置部分选做题,满足优生同学的需要。在线批改作业的时候,老师们应该尽量做到详细。对同学们作业的反馈和评价,可以采用语音的形式,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听得更明白。另外每隔一段时间,教师要对学生在线学习的效果及时进行测评,例如每两周进行一次在线测评,重点考查这两周所学内容,促使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复习和巩固,这样也能帮助同学们不断优化自己的学习方式,提高同学们在家自觉学习的信心和斗志。

最后,要形成家校合力,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同学们居家学习期间,刚开始全社会还未复工复产,家长可以在家督促学生学习。后来全面复工复产以后,家里只剩下学生和老人甚至学生单独在家上网课,此时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自控能力就成为了决定线上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要提高在线教学的质量,必须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自觉性。这时,学校和家长要加强沟通、相互配合,关注学生自主性的培养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对学校而言,在线上课教师布置学习任务要具体,使学生学习内容要清、学习过程要清、学习方式要清、完成时间要清,这样有利于促进学生自我安排和自主计划。同时,各学科教师要利用信息平台,多方式、多渠道地对学生的学习加强督促、检查、指导,促进学生自主、自觉完成学习任务。对家长而言,多和班主任及任课老师沟通,了解各学科的学习任务,明白老师要教什么?学生要学什么?要做什么?帮助孩子制定当天的学习计划,科学安排时间,协助孩子整理、收集学习资料,引导督促孩子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

这次疫情,确实对老师们提出了新挑战,但这段难忘的网络主播经历也将给老师们带来许多思考。面对各种突如其来的变化,教师该如何快速调整自身状态恢复教学工作;在信息时代背景下,教师该如何充分将各种网络工具与所教课程相结合;又该如何有效评价课程实施的效果,这些都是我们需要深思的问题。另外,作为一名教师,学习也是我们必须具备的能力。面对不断变化的教育教学现实,教师要终身学习,不断进步,这样才能跟得上时代的步伐,应得了社会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