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园林工程中海绵城市理论技术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10
/ 2

市政园林工程中海绵城市理论技术应用

温剑丹

增城区人民政府永宁街道办事处 广东广州 510000

摘要:很多城市在建设城市基础设施时还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内部洪涝问题,如果这些问题没有得到及时解决,对城市化建设也会产生一定阻碍。海绵城市理论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可以很好的解决内部洪涝带来的影响,还可以对地面降水进行有效循环。这样不仅可以解决水循环问题,还可以有效解决城市内部洪涝问题,确保城市居民的人身安全。本文主要研究市政园林工程中海绵城市理论技术的应用,对海绵城市理论应用现状进行分析,对具体应用进行研究,希望本文的探讨对海绵城市理论技术的进一步应用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市政园林工程;海绵城市;应用

现代化城市发展背景下,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已经收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也是社会经济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海绵城市理论技术的应用可以维持城市良性系统循环,达成可持续发展目标。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市政园林工程是重点环节,海绵城市理论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水治理目的。本文的研究主要围绕海绵城市理论技术的应用展开,提出有效的水治理措施,对市政园林工程中的积水问题也可以进行良好解决,取得更好的治理效果。

  1. 海绵城市理论技术概述

海绵城市理论可以提高城市自我复原能力和协调能力,让城市像海绵一样,面对自然灾难时可以及时采取解决对策。城市基础设施可以对水进行有效储存和利用,自然灾害来临时可以缓解城市供水紧缺问题。当旱季来临时城市基础设施功能可以优先被利用,提前储存的水资源可以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提高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率,缓解城市用水紧张情况。海绵城市理论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帮助城市化进一步建设,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

  1. 海绵城市理论技术应用的原则

(一)整体规划原则

海绵城市理论重视的是提高市政园林工程效果,充分发挥工程项目的作用和价值。要想保证设计方案可以在市政园林工程中起到重要作用,首先应该综合考虑工程项目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影响因素,全面了解和掌握城市气候条件,为市政园林项目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条件和基础。

(二)生态发展原则

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思想也发生了变化,环境保护工作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海绵城市理论发展过程中对生态发展的重视程度较高。市政园林项目设计过程中,合理运用生态原则十分必要。首先,可以对城市河流、湖泊等进行全面考虑,保证排水系统可以正常运行,具备更好的实用性,遇到强降水情况时,排水系统可以将雨水排放到自然系统中,达到水资源合理循环利用的目的。

(三)因地制宜原则

海绵城市设计过程中较为关键的因素就是水文地理条件,所以要避免对海绵城市设计产生不利影响,采用更加有效的手段进行开发和利用。并不是所有的城市都适合采用海绵城市理论,所以海绵城市理论在开展之前需要对城市的各项条件进行全面考察,如果城市年降水量处于较高水平,那么海绵城市理论技术就非常适合在该城市应用,如果是年降水量较少的城市则不太适合运用海绵城市理论技术[2]

  1. 海绵城市理论技术的作用

(一)蓄洪

市政园林工程一般都有自己的水环境,主要是依靠生态水系和实地等,通常都是城市低洼地区,这些地区都有较强的蓄洪排涝作用。通常来讲,城市园林都是在低洼地区进行建设。市政园林工程在设计过程中,和海绵城市理论技术进行有效结合,可以加强蓄洪能力,除此之外,挖深水系也可以达到提高蓄洪能力的目的。采用这一措施时,如果城市出现强降雨的情况,园林蓄洪能力也可以充分发挥作用,减少强降雨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二)净化水源

市政园林工程对湖泊或是河流进行设计时,在设计方案中需要将水生植物和微生物等进行考虑,建立完整的生物链条,提高水系自我净化能力。同时,城市生产会产生较多污染物,受到雨水的影响,污染物进入到水体中也会导致水资源受到污染。市政园林中的水系具有净化功能,可以对这些污染物进行有效处理,进而降低污染物对水资源的破坏程度。此外,水系的净化能力也可以在地下水系中进行应用,对地下水进行净化,如果作用在大气中,也可以显著提高空气质量[3]

(三)提高城市景观

市政园林是城市的明信片,将城市的风貌进行全面展示,人们观赏城市园林时也就是在观赏这座城市最具特色的景点,所以说,园林景观的观赏性和城市形象之间有着紧密联系。同时,园林也是人们休闲娱乐的最佳场所,还可以在园林中进行简单健身。很多城市也会选择在原有的水系基础上对河道进行合理改造,建立水系园林,创造观赏性更好的城市景观,园林规模也得到了拓展。

四、海绵城市理论技术的具体应用形式

(一)下沉式绿地的建设

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城市绿地采用的主要形式是高于道路路面,利用高条石将道路和绿化带进行隔开,但是这种方式对雨水的利用率造成了不利影响。海绵城市理论技术和上述方法不太一样,更多的重视吸水性,让城市可以像海绵一样可以吸水。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通常采用下沉式绿地的建设方法,取得的效果而已十分良好。这种类型的绿地主要是下沉绿地,通过扩大调蓄容积来实现净水和蓄水的目的,一般在建设湿地等项目时应用较广

[4]

(二)绿色屋顶

根据屋顶种植植物的具体要求,结合屋顶荷载实际能力,对基质深度进行合理设定。屋顶建筑过程中,利用这种方法,也可以实现绿化的效果,这也是现阶段市政园林工程中应用频率较高的创新方法和观念。屋顶绿化工程主要是利用种植植物的方式对城市环境进行科学合理的净化,达到减少屋顶污染和径流总量的目的,还能够促进节能减排的实现,是海绵城市理论技术中的重要环节。

(三)园林种草沟

市政园林工程要想更好的实现园林绿化效果,就要选择多样的种草沟建设方法,促进绿化目标可以快速实现。这种方法的应用可以在地表沟渠中种植多种绿色植物,进而提高园林绿化效率和质量。城市绿化过程中也可以合理利用沟渠,净化水功能、收集水功能和排水功能都可以得到全面提高。园林种草沟和市政排水系统之间的有效连接,净化水资源的同时还可以提高城市排水效率和水平[5]

五、市政园林工程中海绵城市理论技术应用的建议

市政园林工程建设过程中,海绵城市理论技术的应用要想取得更好的效果,首先要全面把控不透水铺装面积。应用透水铺装时,还可以缓解城市排水压力,降低水体污染程度,平衡城市水资源。市政园林绿化过程中,为了确保开发的科学合理性,还需要预留生态用地,尽可能使用透水材料,加强透水下渗能力,建立雨水排放模式,同时可以提高其持续性,进而实现合理利用水资源的目的。铺装改建过程中,透水铺装的使用可以将雨水汇流到基础设施中,提高雨水利用率。

结束语: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得出,海绵城市理论技术在市政园林中的应用可以体现出国家对生态系统保护的重视和关注。城市化建设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在促进社会稳定发展过程中也发挥着积极作用,所以说,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环节也可以推动人和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

参考文献:

[1]崔成.适合海绵城市建设的城市新区控规设计策略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7.

[2]郭小凡.“海绵城市”理论下的河渠改造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7.

[3]徐浩.以海绵城市为导向的街区城市设计策略研究[D].苏州科技大学,2017.

[4]任继哲.基于海绵城市理论的济南市既有住区低影响开发策略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7.

[5]王阳.基于海绵城市理论下的城市公园设计中的雨水利用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