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登幼儿音乐“预备听想”的实践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11
/ 3

戈登幼儿音乐“预备听想”的实践研究

李烁 1 张嘉渭 2

1. 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 浙江杭州 311231 2. 丽水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浙江丽水 323000

摘要:美国著名音乐教育家埃德温·戈登的音乐学习理论是与奥尔夫、柯达伊、达尔克罗兹、铃木镇一的音乐教育理论齐名的世界五大儿童音乐教育体系之一。在戈登的音乐学习理论中,他尤其重视早期儿童的音乐教育,并基于婴幼儿的“预备听想”理论,研究婴幼儿音乐发展的理论与实践,这些理论在世界儿童音乐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通过本研究笔者也认识到婴幼儿早期音乐教育的重要性,教师、家庭、全社会都应关注儿童早期音乐教育,提供丰富的环境,让幼儿在全程化的音乐活动中得到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埃德温·戈登;音乐学习理论;预备听想;婴幼儿音乐教育

目前,国内外存在多种音乐教学方法,有很多西方的音乐教育理论渐渐传入中国,以奥尔夫教学法尤为突出。 埃德温·戈登作为西方音乐教育的另一位理论研究者,他的教学理论更加注重作为音乐学习主体的学生,着重了解儿童是如何学会音乐的。他积极探索学生学习音乐的过程,他认为发展儿童的音乐潜能,教师要了解为什么教、如何教、教什么、以及何时教。戈登把自己的音乐教学理论称为“音乐学习理论”,凸显了幼儿学习的重要性,也显现出他对“教与学”关系的独特见解。

一、“预备听想”的玩音乐课程

1.“玩音乐”课程(Music play)

“Music Play(玩音乐)”,是一套由全美顶尖音乐教育专家编创的《 0-6岁婴幼儿音乐游戏》课程,这是一种正式或非正式的音乐引导课程。其创始人戈登(Gordon)教授是美国早期音乐教育的引领者,该课程盛行于发达的欧美国家和亚太地区。“Music Play”专注于发展婴幼儿们与生俱来的音乐性向,共分0-18个月、18-36个月、3-6岁三个部分,其课程核心内容为“听想游戏”,创立运用大量无词歌曲和无词念谣等音乐内容,以有趣的节奏和音高游戏等方式,构建婴幼儿听觉词汇、发展语言、艺术等多元智能,开始儿童们真正意义上的音乐之旅。综上:戈登音乐学习理论与“music play”结合形成独特的经验,该课程教育特点是:(1)嗓音及身体是最好的乐器;(2)哼唱即可教育;(3)以培养音乐能力为目的。

2.音乐的咿呀学语(Music Babble)

戈登指出:儿童如何学会思考音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些孩子在生命的头几年是如何去准备音乐听想的。与早期语言能力的发展过程相同,大部分听想的准备活动是采取游戏的形式。儿童参与早期音乐游戏的一个基本方式是音高型和节奏型的咿呀学语,以及无限制的律动。在温迪·瓦勒里欧等人的《音乐游戏》中写道:至少有两类音乐的咿呀学语。一类是音高的,一类是节奏的。当孩子进行音高的咿呀学语时,她用声音对音高和音高的变化进行尝试。然后进一步尝试着唱歌,最后她唱出的歌能够复制以前她听别人唱过的歌的音调和调性。这时,她就结束音高的咿呀学语期。当孩子进行节奏的咿呀学语时,她进行声音延续变化的尝试,她最终能复制以前她听别人唱过的歌曲和念谣的拍子和速度,她就结束了节奏的咿呀学语期。根据戈登的研究,孩子脱离咿呀学语期的时期有早有晚。孩子越早脱离,她就越早开始理解音乐。父母、看护人及早期音乐律动专家可以为孩子提供无结构和有结构的引导,不断让孩子接触各种音乐律动活动,使孩子尽快进入然后结束咿呀学语期。

3.交互的学习方式

交互的学习方式是“玩音乐”课程的一大特色,是指教师基于每个孩子的音乐发展能力,给予他们合适的音高型和节奏型指导。教师针对孩子对音高型和节奏型的反应和回应与孩子进行互动的过程。音高型指导要求教师学会三类基本音高型:(1)适应期音高型:用于预备听想的阶段1-3;(2)模仿型音高型:用于预备听想的阶段4;(3)模仿和同化音高型:用于阶段5,6,7。对着一个孩子唱音高型时,要和他有目光接触并微笑,好像你和他在说话,并在听他说话一样。对着一个孩子唱完音高型后,可以保持寂静——去倾听回应。节奏型指导要求教师学会两类基本节奏型:(1)适应期节奏型:用于预备听想的阶段1-3;(2)模仿和同化期节奏型:用于预备听想的阶段4-7。演奏节奏型时,要先按照一个大拍子的时值做深呼吸,节奏型的演唱应该有表现力,富有音乐性,像和孩子说话一样要有抑扬的感觉。要用不同的语言和动作鼓励孩子做出回应。

二、“预备听想”理论指导下教学实践分析

1.“Music Play”教材分析

《音乐游戏》课程是基于戈登的“预备听想”理论而开发的早期幼儿音乐教育课程。是由(美)温迪•瓦勒里欧等人编写的,它不单单提供了与儿童可以开展的各种音乐活动,使用这些活动的成年人还能为孩子创造一个有利于他们音乐发展的音乐与律动环境。这些课程中凸显了戈登博士对婴幼儿音乐学习秘密的解读。经过王甘博士等人的翻译让国内更多的人接触到“music play”这一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目前国内王甘创办的北京小橡树幼儿园持有该翻译版本的《音乐游戏》。教材中的音乐活动有歌曲、念谣、音高型和节奏型活动几种,大体可分为无词歌曲、无词念谣、有词歌曲、有词念谣四种类型。下面我将结合该教材中的以上几种类型的活动教案进行分析。

(1)教案内容分析:无词念谣——Follow me(跟我做)

音乐内容:寻常二拍子(图1)。动作内容:流动;身体连续流动;脉动流动;重量;重、轻;协调呼吸;听想、运动、念谣。所需教具:自由运动的空间。a.节奏分析。这首念谣是2/4拍,即寻常二拍子。节奏是十六分音符与八分音符的组合。第二和第四小节的节奏型相同,第一小节为弱起节奏。b.阶段化教学策略。适应期:用无意义音节对孩子唱这首念谣,坐在地上给孩子做动作示范,让上身的各个部位如肩、胳膊、髋等流动起来。在第一阶段幼儿倾听与感受,建构听觉字汇;第二阶段幼儿用与该音乐没有特殊关系的声音和动作回应;第三阶段,在重复的过程中,孩子做出有关的回应。教师在做动作时要演示出一种力度,同时与幼儿进行目光交流,重复几遍后进行适应期节奏型活动。指导者声音时而重,时而轻,在唱每一个节奏型之前,呼吸,让身体持续流动。

5f5b10b526611_html_de9825aa07cae47d.png

1 跟我做

模仿期:和适应期一样,一边用无意义音节对孩子念这首念谣,一边让身体流动起来,在念到最后一小节时,双手在两侧同时拍地面。重复几遍后最后一小节不念出来而是听想最后一节,接着进行模仿期的节奏型活动,孩子的回应表现慢慢从不同于成人的示范变为准确的模仿(图2)。

5f5b10b526611_html_441e880e8dcccd40.png

2 follow me适应期节奏型活动

同化期:教师用“吧”唱出大拍子,同时让孩子身体保持持续流动,并把小拍子用脉动表现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孩子能认识到自己在呼吸与动作、呼吸与念谣之间缺乏协调性,从而进一步准确模仿节奏型(图3)。

5f5b10b526611_html_8e1b380c0a98667c.png

3 follow me模仿期和同化期节奏型活动

2.婴幼儿预备听想的教学特色

(1)亲子课为主的教学形式。通过对多个教学视频案例的观察研究,“预备听想”理论指导下的音乐教学形式一般以亲子课为主。通常由一个主教老师和一个辅教老师带领幼儿及其看护人一起进行音乐学习。一节课的音乐内容大致有8-9首歌曲或念谣,与传统音乐教学形式不同的是幼儿及其看护人席地而坐,大多围成一个圈,大致有12个孩子及其大人。教室地板上有些还铺上了地毯,教师与他们一起围坐,使得每个孩子都能观察到教师的动作与发声。

(2)自然人声的音乐环境。音乐指导者一般用自然人声的无词歌曲和念谣为婴幼儿创造一个环境,使幼儿和看护人关注音乐的内容——调性和节拍。通常以人声自然音节“bum”来哼唱歌曲,幼儿在刚开始时会有一种奇怪的感觉,因为成人与儿童的传统音乐互动一般由歌词引发,但通过几次音乐游戏后,幼儿及其看护人会慢慢熟悉教学风格,教师与幼儿的互动慢慢专注于音乐本身,而不是专注于歌词,这样使得幼儿与看护人、指导者在共享音乐的过程中关系更加亲密。在课堂中,家长也不仅仅是充当看护人的角色,他们与教师密切配合,和幼儿一起学习音乐,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和幼儿一起发声,带动幼儿。有些老师也会用带着音乐的语言向幼儿发问,比如:“what colour is it?”教师会采用555551这样的旋律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引导幼儿也用相同的音高型做出回应,关注孩子发出的声音。在上课过程中教师不强求幼儿做出理想的反应,尊重幼儿的表现,耐心倾听,提供自由的音乐氛围,幼儿表现出较好的积极性。

(3)关注每一个幼儿。在互动中,每个幼儿的表现都是存在差异的,对老师唱的同一句歌曲或是做的同一个动作,幼儿的回应各不相同。这些老师都会充分照顾到每个孩子,只要孩子做出了一点反应,教师就以相应的声音或动作去引导他们达到“预备听想”的各个类型和阶段。尤其是当孩子出现了“音乐听想的凝视”时,教师会更加敏锐的察觉到他们发现了音乐的异同,慢慢引导他们纠正自己的唱歌念谣或律动。在戈登婴幼儿音乐学习理论指导下的交互式音乐学习中,教师的这种非正式指导有助于孩子音乐性向的发展。直接发展婴幼儿音乐能力,从听想能力建构的开始,去进一步发展婴幼儿创造和即兴能力。

三、结语

在婴幼儿的音乐学习中浸润式的音乐环境是幼儿音乐学习的基础,高质量的音乐互动是幼儿达到良好音乐表现和创造的前提。在戈登的“预备听想”理念中强调以幼儿学习发展为中心,注重非正式的引导我们要积极主张让幼儿音乐教育做好预备音乐听想,以建构音乐经验和能力。同时在教学上要求以游戏互动为主要形式,在交互学习的过程中,让“玩性”和“学性”融合,“学性”指幼儿在音乐环境中的探索和交互是积极的、由内在驱动的,在积极的学习状态下,体验音乐乐趣的同时,感知到音乐的曲调、节奏等音乐形式内容。“玩性”指幼儿音乐学习具有愉悦性的,而且是内在愉悦。通过“玩性”地学习音乐,幼儿与教师互动、与同伴游戏,不仅使幼儿积累音乐经验,同时支持了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和情感的表达使幼儿全面发展成为“完全幼儿”。

参考文献:

[1]许冰.埃德温·戈登音乐教学理论与实践[M].人民音乐出版社.2014.

[2]温迪·瓦勒里欧等.音乐游戏[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16.

[3]邹燕妃.从奥尔夫到戈登——20世纪下半叶音乐教育思想与方法的转变[D].上海音乐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5

[4]罗琇琇.浅析戈登的“预备听想”[D].上海音乐学院,2016.

[5]吴珍.埃德温·戈登音乐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J].中国音乐教育.2015.

【作者简介】李烁(1986.12-),男,汉族,浙江湖州市人,硕士研究生学历,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音乐教育。

【课题项目】本文为2016浙江省教育厅课题一般项目——《戈登幼儿音乐学习的适宜性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编号:Y201636250)的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