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超对于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效果及检出率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12
/ 2

B超对于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效果及检出率影响分析

何剑波

湖南省湘潭市中心医院(南院) 411101

摘要:目的:分析诊断原发性肝癌(PHC)使用B超检查的结果与对检出率的影响。方法:收集并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到2019年5月期间于医院进行B超(二维超声)检查的70例疑似患有PHC患者的检查报告,对疑似患者进行及时确诊,并探究所得到的结果。结果:患者病理检查检出率为92.86 %,B超诊断检出率为88.57 %,两种诊断方式的检出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B超检查作用于判断是否患原发性肝癌具有一定的意义和重要价值,可提升疾病检出率,同时也为患者原发性肝癌的明确诊断提供参考方向,但还有一定的不足之处,需要结合病理检查或其他影像学技术进行更为确切的诊断。

关键词:二维超声;B超;原发性肝癌;诊断;检出情况

前言:据统计,在全球内原发性肝癌(英称:PHC;简称:肝癌)所造成的致死率呈每年只增不减的攀升趋势,成为恶性肿瘤中致死率较高的一种癌症。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导致,使得在诊断该病症时,缺乏精准的诊断监测指标[1],即使得到确诊,患者可能已经发展成为中晚期阶段,耽误了最佳诊治机会。本疾病的发生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影响严重,需找出高危因素并降低发病率,节省社会资源。近年来,B超,也称作二维超声和灰阶超声,属于一种发展迅猛的医学影像系统检查技术,可重复使用,而且没有放射损伤,经济效益高,应用范围广[2],目前常用于妇产科。同时伴随着超声医生对PHC类疾病的相关知识体系的不断扩展,超声技术的普及,使患者能够得到尽早诊断。为了保证PHC诊断质量,本次研究即:在诊断患者PHC中应用B超检查,现总结如下:

1对象、方法

1.1对象

收集并回顾性分析2013.9到2019.5期间于医院进行B超检查的70例PHC患者检查报告,其中女性36例,男性34例;年龄在30~50(37.24±3.18)岁间波动。

1.2 纳排标准

纳入标准:无性别限制;以出现肝区疼痛、肝癌转移症状等为主诉者;之前无肝癌疾病病史;沟通无障碍;同意接受本次诊断者;已通过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

排除标准:排除有肝癌相关手术术史者;排除重要脏器疾病者;排除依从性差者;不同意接受本次诊断者。

1.3方法

应用B超仪器(西门子S1000、开立S50),探头频率2.0MHz~5.0MHz,对患者进行检查。取仰卧位,患者将肝区充分暴露在外,由超声医师对患者病灶处(探头置于左侧卧位的右肋下、间,剑突下等)进行横切、斜切及纵切等多种不同的切面进行大面积持续不断的扫描和查找,对是否患有无淋巴结肿大等进行扫描和查探,血流信号分布、血流状态等进行探查[3]。同时仔细观察肝癌大小、位置、内部回声、边界、形态,数量,是否发现肿块及其特异声像情况。除外,对于腹腔、肝门部等部位的改变及其周围组织的关系,癌栓的形成进行探测。

1.4评价指标

确认疾病检出情况(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

1.5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值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见表1:两种诊断方式的检出率无显著差异(P>0.05)。

表1:病理检查与B超检查的检出情况(%)

诊断方式

总例数

检出例数

检出率

B超检查

70

62

88.57

病理检查

70

65

92.86

3小结

原发性肝癌以40~50岁男性居多,常见于东南沿海地区。该病症发作后是十分致命的,同时也是严重威胁人们身心健康的其中一种,但目前对于诱发PHC的发病机制和影响因素尚且还未得到明确的肯定,但多数学者倾向于认为和环境因素,黄曲霉素、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等化学致癌物质有关。在临床上患者多呈现出进行性肝大、消瘦、食欲不佳、乏力等表现。尤其是上述所提到的肝硬化,更是造成PHC的主要的威胁因素,而肝硬化的形成又和HCV(丙型肝炎病毒)和HBV(乙型肝炎病毒)等慢性感染有关,在国外因酒精不受限的缘故,酗酒便成为导致肝癌的重要影响因素。尽管有意识到肝硬化对于人体的害处,但在确诊时也为时已晚。而在治疗PHC患者时不管是采取介入还是手术治疗所得到的临床效果都不是特别好[4]。因此早期诊断与及时治疗所起到的作用就十分重大。

结果来看,患者病理检查检出率为92.86 %,B超诊断检出率为88.57 %,两种诊断方式的检出率无显著差异(P>0.05)。提示B超检查的优越性。经B超应用后,不仅提高检出率,还能够从多切面进行成像,使对于早期甲状腺癌类型确诊也变得更加准确和可靠。结合其血流信号与声像特征分析实际病变情况,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手段在筛查早期甲状癌腺时,虽然可以较好的显示病变呈良性或恶性,但由于超声设备对骨的穿透性差

[5]。例如,脑的超声成像就极为受限;因为声阻抗的差异过大,当探头与要探查的组织之间有气体时超声显像质量很差;即便没有骨骼或气体的干扰,超声探查深度也是有限的,使得远离体表的结构成像困难,特别是肥胖病人;操作者的手法十分重要。高超的技巧和丰富的经验对于获得高质量的图像和作出准确诊断是必要的。

综上,B超检查技术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检出情况有一定的效果,但由于本次研究所选的病例数较少,还是具有着局限性与不足之处,不足以代表多数情况,但不否认其优越性,不过还是需要结合其他影像学技术辅助检查,使结果更加安全可靠。

参考文献:

[1]龚捷,徐晓飞.原发性肝癌的MR功能成像研究进展[J].分子影像学杂志,2018,41(04):461-464.

[2]黄凯.B超对于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意义[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7,1(11):135-136.

[3]李健.增强CT联合B超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6,25(09):1670-1671.

[4]吕品.原发性肝癌与肝嗜铬细胞瘤B超影像学的差异性[J].实用癌症杂志,2016,31(07):1114-1116.

[5]来炳岩,李芬.CT与B超在原发性肝癌首诊中应用价值对比[J].中国CT和MRI杂志,2016,14(04):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