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施工现场技术质量管理与控制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15
/ 2

房屋建筑施工现场技术质量管理与控制探讨

金骁

身份证号: 5111811989*** 3401X 四川省成都市 610000

摘要:随着城市的发展进程,城市中房屋建筑施工项目越来越多,房屋质量问题受到人们重视。房屋建筑施工现场技术质量管理工作对于提升工程项目建设水平,有效控制成本投入,同时为建筑施工企业经济效益最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实际工程项目施工建设中,面对项目工程建设要求不断提升,工程建设内部结构不断复杂,为了有效应对施工现状,需要合理选择施工技术,保证技术应用适用性,从而为工程项目实现高质量建设奠定基础。

关键词:房屋建筑;施工现场;技术质量管理;控制探讨

引言

近几年,城市的发展也为建筑行业带来了良好的发展趋势,并且随着建筑工程建设数量的增加,对施工质量也有了较高的要求。因此,为了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加强施工质量控制和管理是有必要的,主要是根据建筑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采取合理、有效的施工手段,对建筑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和解决,避免或者减少建筑工程施工问题的产生,确保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建筑工程的整体效益的也会随之提高,为建筑行业的发展也给予了一定的支持。

1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特点

建筑工程项目实施中,质量控制与管理是一项重要工作,通过质量管理、质量控制的系统性运用,减少、遏制质量事故的产生,防止出现人员伤亡与较大财产损失事件。我国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特点具体可归纳如下:

(1)影响因素多、质量波动大:建筑工程项目实施中,人、机、材、环境、方法以及管理制度等均会直接或间接对工程质量产生影响,尤其是建筑工程项目存在人员流动率、作业环境多变、工艺复杂以及无法完全监控等诸多情况,影响因素多、质量波动大。

(2)隐蔽性强、检查要求高:建筑工程项目质量问题隐蔽性较强,如果不能定期检查、严格监控,极易引发严重质量事故。

(3)对社会环境影响大:建筑工程项目实施往往关系整个社会与国家民生,涉及面十分广,质量问题后果严重。

总的来说,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系逐渐趋于成熟,工程事故发生率逐渐降低,但是根据工程实践情况分析显示,不同企业的质量控制与管理中依旧存在各种漏洞与弊端,并引发一些不必要的质量问题的产生。

2建筑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

2.1建筑质量管理信息化建设落后

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手段方面,虽然目前已有许多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被引入到了工程施工中,但因为人员的配备、内部制度的建设跟不上技术的发展,很多单位只是空设监管平台却没有高质量优秀的监管人才,存在对于新技术新手段不熟悉、不重视的现象,依然不能及时获得全面而准确的管理信息,不但无法提高管理效率而且因为信息的不透明而影响社会监督。所以,还需要各施工单位加强信息化建设,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现场施工管理,才能保证工程施工的进度和质量。

2.2施工人员专业水平较低

在建筑行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高层建筑的数量越来越多,规模也越来越大。与普通建筑不同,高层建筑对施工技术以及工作人员的要求更高。但是现阶段我国建筑行业中大多数施工人员仍然是以农民工为主。这一部分施工人员的专业知识比较欠缺,科学文化水平也比较低,综合素质相对较低,会制约施工人员的进一步发展。并且可能会增加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质量管理以及安全管理工作的难度。例如施工人员对相关的施工技术不够了解,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失误情况,很容易导致安全事故发生。再加上农民工本身的安全意识比较淡薄,不能严格按照施工安全管理规范进行操作,可能会增加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以及质量问题。

2.3健全的施工技术管理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

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提升需要完善的监理机制,只有机制体制发挥有效的引导作用,才能够促使质量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以及其他一线施工人员有效沟通交流,就房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时分析,共同商讨,有效改进。而当前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机制落实中,一方面,缺乏严格的奖惩机制,未能在企业内部形成良好的激励氛围,弱化了技术操作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另一方面,房屋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现今存在无章可循的现象,一旦出现工作延迟等问题,则易出现相互推诿现象,严重妨碍了实际房屋建筑质量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落实。

3房屋建筑质量管理体系创新建设策略

3.1优化管理组织机构

为使质量管理的制度和相关技术措施得到有效落实,必须对管理组织机构进行优化,要求明确各个部门和岗位的工作职责与范围,使每一项工作能由专人负责,在出现问题时能及时找到相对应的负责人员。同时要求加强各部门之间的联系与沟通,使现场各项资源能得到有效配置,使各项技术措施得到有效落实。此外,应根据施工方案内容与合同的要求明确施工管理的重点和难点,进行详细的管理工作分类并组织开展管理工作,然后根据项目的要求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程序,使对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工作得以有序进行。

3.2积极引进新技术,改进技术操作弊端,提升技术操作水平

为了充分发挥技术操作对于工程质量建设的贡献作用,在技术管理工作落实中,管理团队应立足长远,积极引进新技术,通过新技术的操作使用,改进以往技术使用存在的弊端,在新技术优势发挥基础上,提升整体的技术操作水平。基于以上分析,在新技术引进中,要结合工程项目具体落实,同时结合新技术形成系统化的技术施工规划,在工程项目前期阶段进行技术试验操作,技术应用符合要求之后,才能够在工程项目内部大规模推广使用。整体而言,新技术的应用是当前应对工程管理要求,应对工程复杂建设结构,同时实现成本有效控制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各个部门应该给予支持。

3.3监督系统

制定完善的监督系统,可以对建筑工程的施工情况进行实时观察,分析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且通过利用计算机中心,及时通知施工人员,协助施工人员进行处理和整修,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那么,在构建网络监督系统的时候,需要将远程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应用到其中,结合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完全实现24h、无死角的监督管理模式,这样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同时,仅仅是制定网络监督管理系统是不够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人员还需要定期或者不定期进行抽查,检查施工工序是否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落实,并且有没有做好预防措施,施工人员是否佩戴好安全防护措施,施工安全防护设备的安全性是否到位等,若是有需要处理的地方,应当立即进行处理,避免施工问题以及施工安全事故的产生,确保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效果,以及整体效益。

3.4做好后期养护管理工作

做好对施工后期的养护管理,即加强对成品的维护,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处理。在竣工验收前应保证每一道工序和环节施工都满足施工规范要求,及时发现质量隐患并加以处理,只有符合了施工质量的要求才能通过审核,一旦发现任何与项目要求不符合的地方便不能交货,必须进行返工处理再次检验合格后才能通过竣工申请,避免因质量问题而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避免烂尾工程影响工程的经济效益。

结语

综上所述,在对现代房屋建筑工程进行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科学的方法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管理人员要深入到施工现场,在对房屋建筑工程的具体情况有全面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的质量管理以及安全管理机制。并且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机制开展管理工作。这样才能够确保房屋建筑施工过程能够顺利展开,从而提高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李继开.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及质量控制措施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20,28(18):48,14.

[2]孙伟伟.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解决对策[J].黑龙江科学,2020,11(12):120-121.

[3]何亮.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方法探析[J].低碳世界,2020,10(6):11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