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C”类人才培养方式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15
/ 2

“BC”类人才培养方式探索

赵芬

威海职业学院 山东威海 264210

2019年,教育部和山东省教育厅相继出台了高职百万扩招的文件,威海职业学院积极响应各级政策号召,精心策划,主动出击,积极发挥专业优势,深度挖掘招生资源。通过多方调研走访得知消防部队恰逢改制,威海职业学院抓住机遇,顺时而为,积极与威海市消防中队对接交流,围绕消防部队改制后消防员的职业发展进行沟通商讨,最终达成合作意向,消防学院应势成立。随后,双方通力合作,为消防退役士兵量体裁衣,专门制定适合消防退役士兵的人才培养方案。

1.打造“定向培养+学历提升+品质就业”特色项目

当今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下,消防正经历重大变革,且智慧消防产业广度、深度和发展潜力巨大,消防“触网”势在必行,与之配套的相关行业进入一片前所未有的蓝海。职业教育正处于由政府主导向社会多元化办学模式转变的转折期,此时高等职业院校与消防行业企业合作,共同培养高素质消防职业人才,既是顺应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趋势,又符合市场发展方向,是落实国家推动校企全面加强深度合作的重要措施。

消防学院根据消防专业岗位需求和企业行业标准,为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消防方向)学生打造“定向培养+学历提升+品质就业”特色项目,本项目全面对接国家和区域重大发展战略,以服务地方消防官兵转型发展、消防行业转型升级和国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为着力点,充分发挥学校学科特色与资源优势,打通消防专业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通道,打造“消防专业人才蓄水池”,帮助学生连通专业和职业。

2.构建“宽基础,重技能,企业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

根据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消防方向)所面向的岗位群要求,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行动能力和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对接国际国内职业岗位标准,引入智慧消防先进技术,按照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要求,整合专业教学内容,开发“宽基础,重技能,企业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在专业课程体系中,设置较宽的基础平台课程,为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和职业发展选择专业方向,提供更广阔的空间,也为学生可持续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专业必修课程采用“五菜一汤”模式,即五门专业核心课加一门专业基础课,专业拓展课采用选修模式,一年级可在学业导师的指导下选择一部分专业基础及通识课程,二、三年级可以根据个人特长确定职业方向,根据个人兴趣、就职意向选择专业拓展课程。

针对消防官兵退役后的工作方向,构建的课程体系中既包括消防各种专业知识,又扩充了建筑给排水工程、电气自动化工程、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三个大类的课程内容,并把岗位需要的技能证书考试内容融入到课程教学中(在校可以取得消防设施操作员证书,毕业5年可以考取注册消防工程师证书)。

3.创新“生产+实训+研发+创业”实践教学模式

立足智慧消防“绿色化、智慧化、工业化”发展需要,在专业面向职业工作岗位群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以就业为导向,校企合作为途径,坚持针对性、实用性、系统性、共享性有机结合的原则,基于课程体系,构建了“生产+实训+研发+创业”四层实践教学模式。生产是指学生在企业工作岗位的实践学习;实训是学生利用学校的实训室进行专项技能实训,将专项技能实训与消防设施操作员”相结合;研发是学生在企业工作期间协助企业解决实际技术及管理难题,经学院考察核实给予相应的学分认定;创业是指鼓励学生通过系统学习参与学院相关课题并完成自行创业,学院核实后给予相应的学分认定。

4.按照“标准不降、模式多元、学制灵活”的原则,创新教学组织形式

由于消防官兵大多在威海市区,为了方便学生上课,建筑学院按照“标准不降、模式多元、学制灵活”的原则,创新教学组织形式,坚持集中教学和分散教学相结合,学校学习和教学点学习、企业学习相结合,送教上门,除电脑软件课程外,将集中授课地点设在威海消防支队多功能会议室,高区、经区、环翠区学员直接面授,文登、乳山、荣成学员采取电视电话视频会议形式,实行视频化多地同步教学。

学习形式包含专题讲座集中授课、网络平台在线学习、翻转课堂等,每位学生均下载注册了超星学习通APP,针对老师发出的任务单,课前广泛查阅,完成任务单,课中老师针对学生的任务单进行答疑讨论,难点重点集中讲解。所有课程加强过程考核,考核方式采取过程性考核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形式。该类学生具备一定的实践与理论基础,课程考核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通过考核即可获得学分,获取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类学生可以进行学分置换。

5.挑选“精兵强将”,实施双班主任制度

根据学生特点,采取教学班主任和学生班主任的双班主任制度。从大学一年级在校学生干部中挑选“精兵强将”选聘为“学生班主任”与同为大一的消防学员共同成长。“学生班主任”一方面与学员一同上课,将大学校园中的精彩活动与消防学员一同分享,将班级中的各种问题及时上报给教学班主任,另一方面将学院的管理政策协助教学班主任进行有效落实,并将实施情况及时反馈给相关学生管理部门,从而在根本上解决BC类学生“难管”的问题。

根据消防队伍属性,组建强力班委。从消防队伍的管理层中选拔“科长”“副科长”“小组长”等有职务的学员组成“班委”,名正言顺的协助班主任对消防学员进行垂直有效管理。消防学员毕竟都是参加工作的社会人员,对于“听课”、“做作业”、“考试”等有一定的“惰性”,通过强力班委的带动作用,能尽快在消防队伍中形成学习型组织,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全日制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任务,顺利通过学业考核。

6.形成“2+4+X”成效套餐,以研促教,以赛促学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消防方向)已经运行了两个学期,通过这段时间的运行,已经形成了“2+4+X”成效套餐:开发了两门适应生源类型的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建设了四门在线精品资源共享课,学生通过参加消防大赛,获得了X项奖励:消防行业技能竞赛第一名一人次、第六名一人次,“技能兴鲁”职业技能大赛火灾扑救技能项目第一名一人次,威海市金牌职工一人次,教师以研促教,研教相长,学生以赛促学,赛学并举。

“送教上门”的授课方式,“量体裁衣,精准定制”的课程体系,受到了广大消防官兵的一致好评,课程满意度达到100%。消防官兵加入消防学院学习,真正做到了入学有基础、教学有标准、培养有质量、就业有优势、发展有前途。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