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构建与测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15
/ 2

新时代中国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构建与测度

程晓

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 天津市河西区 300000

摘要: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准确把握和量化测度经济发展现状,对于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由此,建议将进一步提升发展质量的着力点放在改善经济结构、提升经济运转效率、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严密防范经济运行风险上。

关键词:经济发展;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发展指数

一、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构建

(一)指标体系维度选择

  1. 创新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提高创新发展水平,一方面要改善当前创新绩效,另一方面还要培育创新潜力与动力,而后者主要依靠科研投入的增加、智力资本的投入和高水平人才的培养。基于此,本文所建指标体系中的“创新”维度,包含创新成果与效率、创新潜力与动力两项二级指标;对于创新动力,又具体从科研投入、智力资本、高等教育三方面进行刻画。

(2)协调

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坚定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增强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就是要统筹城乡之间、东西部地区之间的经济社会发展,增强其发展协调性。就城乡发展而言,要避免资源过度向城市集中,导致农村空心化;就区域发展而言,要促进东西部协调均衡发展。基于此,本文所建指标体系中的“协调”维度,包含城乡协调、区域协调两项二级指标,各自分别从经济运行、社会发展和居民收支三方面评价经济社会发展的地域协调性。

  1. 绿色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可持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实现绿色发展,需要降低能源资源消耗,控制污染物排放,改善水、土、大气污染状况,加强环境治理和动植物保护。基于此,本文所建指标体系中的“绿色”维度,包含能耗与污染、环境状况与生态治理两项二级指标,具体从能源资源消耗、污染排放、水土大气现状、动植物保护和环境治理五方面刻画绿色发展水平。

  1. 开放

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主动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不断壮大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为此,一方面需不断提升双向经贸投资规模,同时恪守内外需协调、进出口平衡、引进来走出去并重的开放发展原则;另一方面需加强国际人文交流与合作,体现大国的责任与担当。基于此,本文所建指标体系中的“开放”维度,包含经贸投资、人文社会两项二级指标,具体而言从进出口贸易、跨境投资、开放质量、留学教育、跨境旅游和国际责任六方面刻画开放发展水平。

(5)共享

实现共享发展,在微观家庭层面要提升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居民生活品质;在宏观社会层面要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卫生水平,实现分配公平、就业充分、保障有力。基于此,本文所建指标体系中的“共享”维度,包含人民生活质量、宏观社会环境两项二级指标,具体从居民收支、生活品质、公共基础设施、公共卫生状况和社会经济环境五方面刻画共享发展水平。

(6)效率

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其中,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刻画除依据Solow模型测算得到的狭义全要素生产率外,还包含企业周转效率、金融运行效率、信息技术效率和市场扭曲四方面指标。

(7)质量

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将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这里所言的“经济质量”并非用于描述微观产品的质量优劣,而在于刻画经济现代化、高级化水平,以及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的进程。本文所建指标体系中的“质量”维度,包含农业现代化、产业高级化、经营规模化三项二级指标。

(8)结构

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不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经济结构。具体而言,优化产业结构,就是要实现经济主导产业从第一产业经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渐进过渡,支持鼓励高新技术产业优先发展,同时大力发展实体经济,防范产业空心化风险;优化金融结构,当务之急是要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优化产权结构,就是要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基于此,本文所建指标体系中的“结构”维度,包含产业结构、金融结构、产权结构三项二级指标,其中产业结构从三次产业结构、高新技术产业和产业空心倾向三方面进行刻画。

(9)安全

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防范化解经济运行中的重大风险,以确保中国经济稳健发展。当前,保障经济安全的首要任务是妥善化解存量债务,降低社会杠杆率。此外,还需以去库存为抓手畅通资本循环过程,维护金融特别是银行系统安全,保持政府外债偿付能力。所以指标体系中的“安全”维度,包含经济杠杆、资本循环、金融安全、外储安全四项二级指标。

(10)可持续

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这也是人类社会实现永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从实践来看,现阶段增强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在能源方面要增加可再生能源和核能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在物质资源方面需提升资源循环利用水平。具体从可再生能源产销、可再生能源比重、资源回收率、资源回收能力四方面进行刻画。在每项细分指标下,本文选择若干经济运行数据作为代理变量。

二、中国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的经济分析

2.1创新、共享、质量、绿色、可持续的角度分析

创新指数持续攀升,表明中国创新驱动成果丰硕,创新效率显著提升。共享指数稳步上升,意味着居民收入、生活品质、社会公共服务水平稳步提升,人民拥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得到满足。质量指数增长势头良好且于2011年出现跃升,表明经济现代化、产业高级化和经营规模化持续推进、成就突出。

2.2协调、开放、效率、结构的角度分析

2008年金融危机后,受外部经济环境影响,中国对外开放水平出现短暂下降。中国亟须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倡议落地生根,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形成海陆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就效率和结构维度而言,中国宏观经济生产效率在2008—2012年间出现增长停滞和反复。值得一提的是,效率维度指数得分较之其他维度仍相对较低,反映出中国生产和经济运行效率仍有待进一步提升。

2.3安全维度的角度分析

2008年后经济杠杆快速上升,资本循环不畅、商品房和批发零售业库存激增,金融体系不良贷款余额大幅提高,这都导致了经济运行风险积聚。当前安全指数处于较低水平,经济安全成为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短板,迫切需要以去杠杆为抓手,深入推进经济和金融结构调整,提升风险防御能力,以维护中国经济健康稳定。

三、结论与建议

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其一,应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统筹推进经济各领域均衡发展,补齐发展短板,依靠发展解决经济中存在的结构性问题。其二,着力推进开放发展,加快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构建形成海陆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其三,重点关注、严密防范经济运行中的风险问题,同时合理把握经济去杠杆节奏与力度。其四,探索构建国家层面的高质量发展监测体系,编制官方的高质量发展指数体系,以供检验政策绩效,把脉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金碚.关于“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学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8(4):5-18.

[2]安淑新.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研究:一个文献综述[J].当代经济管理,2018(9):11-17.

[3]杨伟民.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推动高质量发展[J].宏观经济管理,2018(2):13-17.

[4]颜鹏飞,王兵.技术效率、技术进步与生产率增长:基于DEA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4(12):55-65.

[5]白重恩,张琼.中国的资本回报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世界经济,2014(10):3-30.

[6]储德银,建克成.财政政策与产业结构调整:基于总量与结构效应双重视角的实证分析[J].经济学家,2014(2):8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