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导入七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16
/ 2

小学语文课堂导入七法

严秋凤

(禄丰县金山小学 云南 楚雄 651200)

摘要:“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有效的课堂教学导入将会是一节课成功的前提和保证。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导入对一节课的顺利展开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平时的教学设计中,一定要注意课堂教学导入环节的设计,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以最快的速度进入最佳的学习与思维状态,使一堂语文课“未成曲调先有情”,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

关键词:教学 课堂 导入

一、开门见山法

“开门见山”导入法就是直接导入,直奔主题,没有任何导语,直截了当地布置学习任务。这种方法在于不拖泥带水,有限的节约了课堂时间。我在教学《乌塔》一课时,是这样设计导入的:师:这节课,我们来认识一位德国小姑娘—(板书)乌塔,看看她是怎样去旅游的?师:下面请大家快速阅读课文,读清字音,认清字形。就这样学生带着简单,明确的任务投入到学习中去。“开门见山”式导入语适用于教学内容简单的课文,没有必要去拐弯抹角。教师的开场白直接点题,用准确精练的语言,主动提出一堂课的教学内容,给学生一个整体的感觉。

二、资料朗读法

这是我课堂上经常采用的一种开课方法,也是我最喜欢的方法之一。所谓资料朗读引入法:就是通过朗读精心搜集的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背景资料、序言资料以及自己总结的与课文内容息息相关的其他资料,引入课堂教学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调动和凝聚全班学生的注意力,又能加深学生对课堂内容的了解,还能渲染课堂气氛。 在参加学校优质课赛时,我上的是六年级的《京剧趣谈》,我就采用了资料朗读法。课前我精心搜集了音频、视频、文字资料,用幻灯片展示出来,一开课,让学生投入地朗读京剧的相关资料,在朗朗的读书声中,学生的注意力随着资料的介绍完全集中到课堂中了。

三、问题导入法

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活动,思维永远是从问题开始的。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问是点燃学生思想的火种,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原动力。为此,我们在教学伊始,要善于给学生制造疑问,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处于欲答而难以言表的愤懑状态,促使学生在强烈的求知欲地驱使下主动地去探索和解决问题。如我在教学《再见了,亲人》这一课时,在板书完课题之后,就课题提问:标题中的“亲人”指的是什么人?你们的亲人有哪些?从课文中看,志愿军与朝鲜人民是不是“亲人”,为什么?学生在这些问题的刺激诱惑之下,就会积极主动的到课文中去探索,寻求答案。问题导入法有利于小学生对所学内容做到心中有数,促进他们全面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所学知识。

四、故事引入法

小学生对故事都情有独钟,“故事是儿童的一大需要”。在教学中运用“故事导入法”来引入新课的学习,使学生在听故事中产生愉悦的心理情绪,让学生在欢快和激情中顺利进入新课的学习。我在教学《草船借箭》一文时,先给学生讲述了几个与诸葛亮有关的小故事:《三顾茅庐》《三气周瑜》,通过我声情并茂的讲述,学生完全沉浸在故事的情节中,故事讲完以后,我问学生:“听了这几个小故事,你心中的诸葛亮是怎么样一个人啊?”学生争先恐后的举手发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在学生对诸葛亮有一个初步认识的情况下,我话锋一转:今天我们再学习一个与诸葛亮有关的故事,大家有兴趣吗?学生们自然是欢呼雀跃,急不可待了。在优美动听的故事吸引下,学生带着浓浓的兴趣参与到学习中来,学习效果自然是事半功倍了。

五、情境导入法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教育是语文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教学之初,创设一种与教学内容相协调的情景,会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如在教学《七律﹒长征》一文时,由于文章涉及的年代距离已经很远,很难引起学生兴趣。于是,我在教学之初,就通过屏幕展示了白雪皑皑、狂风怒号的情景,然后在适时地播放《过雪山草地》的歌曲。在惟妙惟肖的画面、深情悠扬的旋律中,学生情不自禁地融入到了情境中。在教学六年级上册《伯牙鼓琴》一文时,我先给学生播放了《高水流水》的乐曲,在舒缓优雅的乐曲声中,我用低沉忧伤地语调给学生讲述了这个故事:“有一个叫伯牙的人,琴艺高超……后来,子期死,伯牙在子期的坟前抚了最后一首曲,摔琴谢知音,不复弹……”学生在这样的情境渲染下,不知不觉就沉醉其中了。

六、动手操作法

小学阶段刺激学生思维发展的方法,往往是从动作和动手操作始的,经常开发小学生的动手能力,可以提高他们的智力水平,因此在导入环节中使用动手操作法就显得十分必要。在小学课堂中采用“动手操作”导入,不仅可以充分活跃课堂气氛,也能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如,学习课文《蟋蟀的住宅》一课时,开课我便说:同学们,让我们来比赛画画,请根据课文“蟋蟀的往宅”的内容,画出蟋蟀的房子,看哪位同学画得又快又好。学生一听都很感兴趣,纷纷拿出画笔开始勾描,然后涂彩,忙得不亦乐乎,整个课堂气就极这样调动起来了在创作期间也潜移默化地掌握了新知识。

七、演示实验法

人们常常认为,只有理化老师需要掌握做实验的本领,作为一名成功的小学语文教师,也应当是一名合格的实验员。用一些简单的演示实验导入课文,可以让学生亲眼见证所发生的一切和所产生的现象,使他们更加全面深刻地理解所学知识。如学习《乌鸦喝水》这则寓言故事时,根据课文内容,事先准备一个透明玻璃杯、半杯水、一些石子和沙子、一只乌鸦模型。课上,教师说:“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做个小试验”。语文老师要做试验了,学生都感到十分惊讶和好奇。教师把事先准备好的半杯水倒入透明玻璃杯中,把模型乌鸦放在旁边,提问:“乌鸦怎么才能喝到杯子里面的水?”学生纷纷出谋划策,教师带领学生用简单的实验验证猜想,实验导入真不愧是一剂重要的“催化剂”,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探知欲望。

好的课堂导入犹如一把开启学生兴趣之门的金钥匙,能够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因此,小学教师在进行课堂导入活动时,应抓住小学生的特点和小学语文的学科特色这两面内容,合理设计课堂导入环节,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轻松快乐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之中。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严秋凤(1984年12月),女,汉族,云南省禄丰县人,楚雄师范学院,本科,禄丰县金山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