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导学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18
/ 2

问题导学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刘媚娟

聊城市东阿县姚寨镇杨柳小学,邮编: 252200

摘要:数学课程是小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门重点的基础科目。教师想要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就必须不断优化落后的教学模式。问题导学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满足小学生的心理需求,也非常适用于小学数学教学。因此,教师应该将数学课程与问题导学策略有机结合,为学生制定全新的学习计划,以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从而实现力量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问题导学策略;小学数学教学;运用

前言

随着我国新课标教学改革工作的开展和推进,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也努力为学生探求多元化的发展路径,问题导学策略备受推崇。问题导学立足于小学生的学情特点和实际需求,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激活学生的探索思维,运用问题导学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该积极引入问题导学,巩固学生数学基础的同时也拓展学生的思维视域。下面我们就针对问题导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展开简单探讨。

  1. 利用问题导学,驱动学生的思考动机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足见课堂导入的重要性。但是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很多教师都不重视课堂导入环节,采用单刀直入的导入方式,不仅降低了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也难以让学生产生主动思考的动机。动机是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先决条件,也是提升学生数学素养的助燃剂。虽然小学生的数学素养和认知能力都在处于起步阶段,但是他们通常思维活跃、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因此,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问题导学时,应该充分考虑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利用问题导学形式,驱动学生的思考动机,从而为数学课堂教学开一个好头[1]

比如,在教材《比高矮》一个中,教师在新课导入环节可以在班级里选择一个身高较高的学生和一个身高较矮的学生,让他们走向讲台,同时向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两名同学谁高吗?学生会齐声喊出那个身高较高学生的名字。接下来,教师让身高较矮学生回到座位,留身高较高学生在讲台,教师与其站在一起继续问:那么老师和他谁更高呢?多数学生回答:老师更高。教师作疑惑状:那老师就不理解了,他的身高并没有改变,为什么一会高一会又不高了呢?这个问题一经提出,不仅顺利揭示了本课的主题,也有效驱动了学生的思考动机。学生经过思考和讨论,对高矮的相对性产生了深刻感知,既攻克了本课的教学难点,也实现了问题导学在数学教学中的合理运用。

  1. 创设生活化问题,拉近学生与新知的距离

数学源自于生活,生活中到处都蕴藏着数学元素,学生学到的数学知识也终将运用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新课标提倡教师构建生活化的数学课堂,这一指导思想也为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问题导学指出了明确的方向。因此,教师在实施问题导学策略时,可以充分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创设生活化问题、渗透生活化元素,拉近学生与新知的距离,降低学生的知识吸纳难度,进而让学生在充满生活氛围的课堂上,收获更多的知识和感悟[2]

比如,在教材《认识物体和图形》一课中,教师在课堂导入环节可以拿出学生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实物,如鞋盒、牛奶盒、魔方、色子、奶粉桶、饮料罐、乒乓球、弹力球等等,同时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同学们,老师这里有很多图形精灵,但是他们找不到自己的伙伴了,你们能帮帮他们吗?生活化问题的提出不仅活化了僵硬的课堂氛围,也降低了学生对新课程的抵触心理。学生根据教师的问题展开思考和交流,对生活实物进行分类,将鞋盒和牛奶盒放在一起、魔方和色子放在一起、奶粉桶和饮料罐放在一起、乒乓球和弹力球放在一起,不仅认识了物体和图形的特点,也实现了对物体和图形的正确区分。教师在本课创设生活化问题,既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也使学生感受到物体和图形给生活带来的重大影响,有效培养学生以数学视角看待生活的思维品质,彰显问题导学策略运用于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1. 创设趣味化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

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很多教师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还在沿用单一的教学手段,不仅导致教学氛围枯燥乏味,也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产生一切学习行为的前提条件,也是激活学生自主能动性的助燃剂。小学生的注意力容易被新鲜有趣的事物所吸引,这既是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也为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运用问题导学策略提供了一个有利契机。因此,教师一定要转变教学思想,深刻认识到激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数学教学中积极创设趣味化问题,为数学课堂注入更多活力的同时,也在学生的脑海中画一个问号,进而激发学生的深入探索兴趣,大幅度提升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3]

比如,在教材《圆的认识》一课中,教师在新课导入环节可以为学生播放汽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的视频资料,同时向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都见过飞驰的汽车吗?学生齐声回答:见过!教师继续问:那你们知道为什么汽车能跑的又快又稳吗?多数学生都面面相觑不知如何作答。有趣的问题情境不仅集中了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也激发了学生解开谜题的兴趣和欲望。在接下来的深度学习环节,教师就可以列举生活中常见的圆形物品,如圆盘、风扇、杯子口、车轮等等,深化学生对圆概念的学习和理解,引导学生明白汽车跑的又快又稳是因为它拥有圆形车轮的科学原理。最后,教师可以用圆规进行画圆示范,指导学生掌握画圆的方法,然后鼓励学生用圆规亲手画一个圆,不仅实现了知识的拓展应用,也锻炼了学生的手动操作能力,还使学生从中收获了极大的成就感,强化学生学习信心的同时,也充分发挥了问题导学策略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实效。

  1. 借助多媒体设备,丰富问题导学的运用形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多媒体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多媒体技术不仅具有高速高效、便捷直观、资源丰富等特点,也是提升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绝密武器。信息化教学是促进教学改革的主要措施,更是教育事业必然的发展趋势。新课标主张教师构建智慧型数学课堂,这一号召也为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问题导学策略启发了全新的思路。因此,教师可以将问题导学策略与信息化教学理念有机结合,借助多媒体设备的优越功能,根据具体的数学课程积极创设多媒体情境,既能丰富问题导学的运用形式,也能为数学课堂增添更多科技元素,进而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真正实现数学教学与时俱进的改革目标。

比如,在教材《认识钟表》一课中,教师可以在丰富的多媒体资源中搜集不同形状的钟表图片制成教学课件,一边展示课件一边向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课件中是什么物品吗?学生积极踊跃的回答:钟表!直观的多媒体情境和相应的问题情境不仅带领学生认识了多种形状的钟表,也点燃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接下来,教师可以将课件画面切换到钟表钟面上,引导学生认识分针、时针和秒针,使学生了解钟面上的12个数字和对应的刻度线,加深学生对钟面构造的感知。最后,教师可以出示指针停留在整时的钟表图片,指导学生习得整时的认读方法和表示方法,同时采取问题跟进,锻炼学生的整时认读能力,达成本课教学目标的同时,也让问题导学策略的运用形式走向多元。

总结

综上所述,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问题导学策略,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调动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因此,教师应该延展教学思路,积极实施问题导学策略,活化学生的探索思维,充分发挥问题导学卓越的教学功效,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优良品质,从而全面推动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胡灵兰.问题导学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小学教学参考,2020(17):88-89.

[2]胡灵兰.问题导学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小学教学参考,2020(17):88-89.

[3]祝恒.走向深度学习的问题导学课堂教学范式[J].数学教学通讯,2020(16):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