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导向下城市空间形态规划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18
/ 2

低碳导向下城市空间形态规划研究

吴德灿

广东新长安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广东省汕头市 515000

摘要:

城市空间形态所指的是城市的实体环境和空间结构,在低碳城市的导向之下,城市空间形态的规划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首先对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的影响因素及模式进行了分析,同时对低碳城市导向下,城市空间形态规划的原则进行了讨论,最后提出低碳城市空间形态规划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低碳;空间形态;结构

  1. 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的影响因素及主要模式分析

(1)城市空间形态变化影响因素

影响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因素较为丰富,具体可以划分如下:①经济因素。经济因素的影响最为直观,现代城市的形成,在核心上是经济作用所导致的,因此当城市的经济增长方式、增长速度等发生变化的时候,将会对城市空间形态构成直接的影响。具体而言,当城市经济出现快速发展之后,城市的空间将会随之出现扩展,从而促进城市的整体形态发生变化,而这种变化出现之后,城市在人口、经济的容量上将得到较大的提升,并推动城市基础设施的有效完善;②城市功能结构的调整。功能结构的调整也是导致城市空间形态发生改变的重要原因。以当前我国城市的普遍现象为例,在多数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土地的适用形式将会不断改变,这种改变在本质上是城市对自身功能分区的调整,如形成新的工业区、居住区等,围绕这些新的功能区域,相应的公共服务设施也会逐步完善,从而导致城市在整体空间形态上相对以往发生较大的改变;③消费需求变化。城市之中的社会结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消费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与之相适应的消费功能分区,但同时社会群体的消费需求是处在动态变化的过程中,因此当相关社会群体的消费需求出现转移,则必然会导致城市在空间形态上出现变动;④交通因素。交通是造成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的外部动力,城市相关区域交通的通达性在较大程度上决定了其区位价值,因此当交通条件发生变化的时候,将会促进相关区域功能性的强化或弱化,进而影响城市空间形态。

  1. 城市空间形态主要模式

城市的空间形态可以划分为集中紧凑式和分散疏松式两个类型,其中集中紧凑式又可以划分为集中团块型、带型等,分散疏松式主要有组团型等。集中团块型城市主要形成于平原地区,这一城市类型以市中心作为核心,在形态上各个部分集中程度高,以同心圆的方式向外扩展。同时,这种城市形态由于布局较为紧凑,因此在管理和空间利用上更为高效。带型城市的出现主要受到地形和交通干线的影响,其城市形态通常是以主要交通干线为基础,向两端进行延伸。带型城市各个区域距离城市郊区较近,因此具有亲近自然的特征,但带型城市的交通往往集中于城市的某一个方向,城市内的运输成本较高。组团型城市的形成通常是由于城市在用地方面受到河流等自然及环境的阻隔,因此在进行规划的过程中,需要进行相应的适应,这一城市类型通常由数个独立部分共同组成,相关区域内具有独立完善的生产生活设施,基于这一特征,组团型城市在规模扩大和环境保护方面更为便利,但同时由于分散程度较高,相关区域的相互联系较为困难。

  1. 低碳城市空间形态布局的基本原则和模式

低碳城市指的是在城市经济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城市的整体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水平处于较低水平的城市类型。低碳城市已经成为全球城市转型发展、塑造可持续未来的重要导向坐标,城市空间形态作为低碳城市规划的重要方面,对城市碳排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低碳城市空间形态布局原则

低碳城市空间形态布局的原则较为多样,首先在进行城市空间形态规划的过程中,应当坚持有机分散和紧凑集中的原则,这一原则要求低碳城市在规划建设的过程中,对城市发展进程下必然出现的人口与土地资源之间的矛盾进行充分的协调,从而达到提升土地承载能力,维护当前生态环境整体水平的目的;其次,需要坚持就地平衡的综合居住原则。居民是城市的核心,城市中的一切设施均是以城市人口为基础产生的,因此在进行低碳城市的规划过程中,必须尽量降低居民在上班和购物等行为活动之中的能量消耗,在这一要求之下,以综合社区的方式对居民的生活生产需求进行平衡,能够有效地强化低碳城市的发展理念;同时,由于城市过度集中,将会导致比较严重的公共卫生和能量消耗问题的产生,因此在低碳城市空间形态布局中,还需要坚持以多中心的原则进行城市建设的原则,在这一原则之下,能够较大程度地降低居民在生产生活之中对私家车辆的依赖,进而达到改善城市环境和降低资源消耗的目的;最后,低碳城市空间形态布局还要坚持绿地嵌入和多样性原则。绿地嵌入所指的是在进行城市建设时,在不同的分区之间预留相应的湿地、水体等生态隔离地带,这些区域的存在将增强城市在降温、通风和改善环境等方向的能力,而多样化所指的是,在低碳城市空间形态布局中,应当充分地对当前城市的元素,如人文、生态资源进行保留,促进立体景观的形成。

  1. 低碳城市空间形态布局模式

从上述原则之中可以看出,当前进行低碳城市空间形态布局规划与建设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城市所处的地理位置、居民生产生活要素和城市现有的人文、自然资源等。当相关城市的人口规模达到一定数量,则应当集中分散并重进行城市空间布局,从而增强城市的凝聚力的同时,又能够保证各个区域具有较大的独立空间。但当前诸多城市的规划建设之中,通常采取集中连片的方式进行建设,进而导致了城市在迅速膨胀的过程中,交通、环境等问题日益严峻,与低碳城市理念背道而驰。针对这个现象,低碳城市空间形态布局应当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理念,城市的集中主要是基于城市运行效率而言,而分散则是当前低碳城市建设的核心要求,因此在低碳城市空间形态布局规划与建设中,应当在保证城市运行效率的前提下,以分散的方式进行空间布局,促进当前城市中广泛存在的人地矛盾得到有效解决。

  1. 低碳城市空间形态规划措施

(1)增强城市内部结构的合理性

低碳城市空间形态布局应当遵循分散与集中适度协调的原则来进行。从当前我国部分城市的实际情况来看,多数城市在空间形态布局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城区集中程度过高,同时城市的其他部分,如城乡结合部等距离城市中心的距离较远,进而一方面极大地影响到相关地区的有效开发,阻碍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又导致城市中心地区和其他繁华地区交通状况堪忧,环境质量也由此受到较大的影响。基于这一现状,在进行城市空间形态布局的过程中,可以根据现状对从城市居住区、商业区等进行一定的分散,降低人口的程度,从而减轻交通压力,提升人居环境质量。同时,在以居民为核心的原则之下,在低碳城市空间形态布局时也要增强对城市居住区的相关服务配套的搭配,减少居民对交通资源的占用。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还需对城市交通网络的建设加大力度,如通过强化地下交通管网的设计和施工,从而拓展公共交通资源,降低居民的私家车使用频率。

(2)增加城市绿地嵌入

低碳城市空间形态布局中的绿地嵌入和多样性原则要求在保证城市经济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形成功能多样的绿地。而在进行绿地布置的过程中,也需要降低对其他功能用地,如农田等的地占用,因此可以对建设用地之间相对破碎的土地面积进行利用,从而实现绿地的布置,形成绿地斑块,这些绿地斑块能够起到一定的防尘隔音和净化空气的作用,改善城市环境。同时,在散碎的城市绿地之外,也需要进行大型绿地的规划,在实际的布局之中,可以对目前城市的道路、河道等区域进行整合,推进生态走廊的建设,这种绿地的存在能够极大地提升城市的景观性,增强城市风光的异质性,同时沿河道等天然景观进行布局的绿色廊道,能够在水系、湿地与城市之间形成隔离,对生态环境形成保护。

结语:

低碳城市的规划与建设是当前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而在低碳城市的规划建设中,低碳城市空间形态研究可以对连片发展的城市形态、带形城市以及组团城市形态各自在减少碳排放方面进行评估,从而得出理想的城市空间形态。 

参考文献:

[1]辛章平, 张银太. 低碳经济与低碳城市[J]. 城市发展研究, 2008, 015(004):98-102.

[2]刘文玲, 王灿. 低碳城市发展实践与发展模式[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 020(004):17-22.

[3]刘志林, 戴亦欣, 董长贵,等. 低碳城市理念与国际经验[J]. 城市发展研究, 2009, 16(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