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 1+X 证书”制度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18
/ 2

京津冀“ 1+X 证书”制度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苑葵 1 董丽丽 1 李彬 1 张娜 1 池丹丹 1 胡文彬 1

唐山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1 河北 唐山 063000

摘要:本文以围绕服务地区经济、国家需要、市场需求、学生就业能力提升,需要发挥好学生学历证书和若干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作用。然而,职业教育“1+X证书”制度毕竟是一种新提出的制度,如何保证其有效实施是当前探讨的重点,鉴于此,本文主要探索了职业教育中“1+X 证书”制度的具体框架及实施手段等诸多问题,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京津冀;1+X 证书;人才培养模式

课题项目: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课题:京津冀1+X证书制度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立项编号:JRS-2020-3161)的研究成果。

  1. 引言

随着京津冀地区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职业教育重要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区域的经济发展需要职业教育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而与发达国家相比,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教育强国的要求相比,我国职业教育体系还存在着建设不够完善、职业技能实训基地建设有待提高、制度标准不够健全、企业参与办学的动力不足、有利于技术技能人才成长的配套政策有待完善、办学和人才培养质量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为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进一步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研究京津冀“1+X证书”制度下人才培养模式。

二、“1+X证书”改革的实施路径

“1+X证书”是学历证书+若干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简称1+X证书制度),“1+X 证书”制度是为鼓励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并积极取得若干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来拓展就业创业的本领,缓解结构性就业的主要矛盾。

(1) 建立“1+X 证书”的“双会双元”教学创新团队

实施“1+X 证书”制度工作,教学团队建设与教学资源建设是关键。组建教学创新团队,选择校内外优势资源组建具有“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发挥企业协会和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双会”指导作用,组建团队方案,维护团队成员职业品德修养,增强教师教学实践动手能力、课程标准建设与应用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从而实现“双师”教师比例和“双师”能力素质的提升,可保证教师的教学能力符合“1+X证书”要求。发挥校企“双元”育人、“双会”协同指导作用,充分运用“双会双元”资源提升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信息化开发能力、获取所在行业新知识、新技能的能力。形成一支有企业导师可教学、学校教师了解现场,企业导师能科研、学校教师能转化,企业导师能传承、学校教师懂实操的双导师队伍。

(2)建立健全“1+X 证书”课证融通的模块化课程资源体系

在“双会双元”教学团队建立基础上健全行业协会协同企业协作发展的共同体平台,保持与行业企业的密切关联,及时引进所在行业的新技能、新标准、新工艺,对接职业标准,制定出所在行业相对应专业的“1+X 证书”制度的课程体系标准。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的内容融入所属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去,并探究制定专业能力模块化课程人才的培养方案、培训准则,探究培训模块与专业课程的互通性,实现课证互通,促进书证互通。为了保证更好地落实“1+X证书”制度,需要“校企一体、产教融通”,生产教学一体化,通过将实体企业案例引进校园,充分实现产教深度互通,使企业生产活动和学校实践教学活动融为一体化,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一直困扰校企合作的利益需求不一致问题,为校企协同育人奠定了牢固的基础。同时,也将职业素质培养的内容融入到每门课程的教学中去,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用以完成职业人格的塑造,协助其将来快速完成从学生到学员身份的转变,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

(3) “1+X 证书”创新教法

要实现“1+X证书”中的“X”,需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的教法如何才能更有效的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并主动参与其中。如今高职教育的教法仍以传统的教法为主,已不能满足当下的教学需求,不能吸引学生的视觉和兴趣,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无法调动。教法改革势在必行,最有效方法是教法分离,专业师资团队负责课程资源开发,开发符合当下需求的教学资源,其包括微课教学资源、速课教学资源、慕课教学资源、教学视频资源、信息化教学资源、教材资源等资源。教学资源与职业标准、岗位要求衔接,实现任务驱动。教师团队负责课程讲授,熟练掌握课程的教学资源,巧妙设计课堂结构,适应个性化教学模式的需求,有独特的教学风格,最终达到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的巧妙结合。

三、“1+X 证书”制度下人才培养模式的机遇与挑战

(一)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从人才培养角度看,“1+X 证书”制度是对原有学历教育的一种补充。同时,“1+X”是一个整体,它们的用意互补、不可分离。我们针对“1+X 证书”制度的特点,组织其专业以专业群为个体单位,积极鼓励以证书标准为导向,对原有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整合与调整。对专业中所涉及到的岗位进行深入剖析,精确掌控社会需求,拟定各专业课程建设规划、实训教学标准等,通过走访企业专家及部分优秀毕业生反馈进行交流,对人才培养方案提出了指导性整改意见和建议。技能证书中所涉及到的内容整合到专业方向的课程体系中,课堂授课内容就是技能证书考证的内容,整个教学的过程力争做到与考证无缝衔接。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顺利通过考证,校企双方还共同开发授课用的教材,证书的知识点与岗位需求融入到课堂教学过程中,做到课堂教学即是证书培训。

(二)建设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

1.实施三全育人的体系

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必须落实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的树人根本任务,极力贯彻推进“三全育人”的改革,树立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的观念,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针对在校企合作中出现的学生管理有交叉地带的问题,采用校企双方深入相通,形成科学、合理有效的学生管理体系,并把“三全育人”理念深入到学生管理的每一个角落。校企双方都彼此安排辅导员来共同管理学生。作为校方辅导员,主要对接学校层面的各项工作内容,企业辅导员在不违反学校规章制度的前提下,可以按照企业员工的管理模式对学生实行管理。每到学期末进行综合各项的荣誉评选,校方和企业辅导员在整个过程中以100分制给出评价,综合总评的时候校企双方评价各占50%。

2.改革评价体系

在合作的过程中,对学生的考核废弃了过去一张试卷成绩评价一个学生的方法,采用阶段实施过程性考核与综合性考核相结合,校企双方共同完成评价的多元化教学评价方式。在所有评价体系中,学生的职业技能测评是一项很重要的内容。根据专业教学做的特点与合作企业的情况,先后开展了不同程度和不同能力等级要求的职业能力测评工作,课程主要依托项目教学,随堂进行阶段测评与考核,校企双主体合作办学,开展全面结合学生企业实习工作和项目教学,通过学生在轮岗实习过程中在实习企业,与企业共同完成第一阶段职业能力测评。

3. 深入校企融合,建设高水平的实训基地

扩展校内外实训基地,深入校企融合,建设高水平的校内外实训基地。通过以职业岗位为导向,与企业深入相通,以社会的需求人才为培养目标,将技能等级考核中的内容与人才培养过程进行紧密结合,真正实现深入校企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四、结束语

“1+X 证书”制度下人才培养模式,为京津冀区域经济乃至全国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职业教育就是培养国家经济改革所急需具备的综合职业能力和业务精湛的技术技能型人才,需要职业生涯发展所需要的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