滤膜法在测定水中大肠菌群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18
/ 1

滤膜法在测定水中大肠菌群中的应用

侯莉

喜德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四川 喜德 616750

社会快速发展,各个行业也随之发展,加大了对水污染程度,特别是对生活饮用水的安全性及可靠性越来越重视,为了保证生活饮用水更加安全可靠,人们寻找更快速、更灵敏的饮用水监测方法。而大肠菌群作为评价饮用水卫生质量重要评价指标,可将水污染程度予以反映,对人们饮用水安全做以支撑,滤膜法作为检测水中大肠菌群方法之一,其具有操作便捷、结果可靠等特点,被人们所普遍应用。那么什么是滤膜法?测定水中大肠菌群有什么意义?滤膜法测定水中大肠菌群的原理是什么?滤膜法测定水中大肠菌群的过程及注意事项有哪些?滤膜法检测水中大肠菌群有哪些优势?下面将详细介绍。

  1. 什么是滤膜法?

滤膜法作为检测水样中大肠菌群的常用方法,具体而言,将一定水量注入已经灭菌的微孔薄膜滤器中,通过对其进行抽滤,细菌被保留在滤膜之上,再将滤膜放置于贴满品红亚硫酸的培养基上,经过一定时间培养,对滤膜上的大肠菌群菌落数量予以计算及鉴定,以每升或每100毫克水样作为基础,计算其大肠菌群数量,此方法具有操作简单、速度快、结果可靠等特点,通常适用于杂质较少的水样。

  1. 测定水中大肠菌群的意义是什么?

通过检查水中是否存在病原菌,从而可判断水质的安全性及可靠性,但是因为病原菌种具有种类繁多、培养困难等特点,使直接从水中进行对病原菌检测难以实现,因人类肠道病原菌主要来源为粪便污染水,与水体中病原菌相比较,其粪便中病原菌数量较少,所以通过检测水中是否存在肠道正常细菌种类,从而判定水质质量安全性及可靠性。若检测水中存在大肠菌群,表明水样受到粪便污染,存在病原菌被污染的可能。

  1. 滤膜法测定水中大肠菌群原理?

滤膜法检测水中大肠菌群原理,采取过滤器将水样予以过滤,使其中细菌存留在过滤膜上,然后将滤膜存放在特定培养基上予以培养,大肠菌群通过在滤膜上不断生长,从而直接对其数量予以计算,所用滤膜通常使用乙酸纤维膜。

  1. 滤膜法测定水中大肠菌群的过程及注意事项?

滤膜法测定水中大肠菌群的过程重要为四个方面:

4.1准备工作

将滤膜放入烧杯中,在烧杯中注入一定量蒸馏水,将其放置于沸水中煮沸灭菌三次,每次保持在15分钟左右。前两次煮沸之后需要更换水对其洗涤2-3次,去除其中残留溶剂,对过滤器也应予以灭菌,用点燃的酒精灭球,火焰进行灭菌,也可以对其采取121℃高温高压灭菌,通常持续时间为20分钟。

4.2过滤水样

用无菌的镊子夹取滤膜边缘部分,将其粗糙面向上放置在已经灭菌的滤床上,并同时固定好容器,将100ml的水样注入滤器中,然后打开过滤器阀门,在负压0.5大气压下进行抽滤。(若水样中含菌数量较多,可以对水样予以稀释,为防止菌落数量过多使计算准确性难以保证)

4.3培养

将水样过滤完成后,再进行抽气5s,然后关上滤器阀门,取下过滤器,用灭菌镊子夹取滤膜边缘部分,将其放置在品红亚硫酸钠培养基上,将滤膜截留细菌面向上,滤膜与培养基完全紧贴,两者之间不能留有气泡,然后将平皿倒置,放入37℃恒温箱内进行培养,通常培养时间保持在24 ± 2h。

4.4观察结果

首先,挑出符合特征菌落进行革兰氏染色、镜检,通常有三种特征:第一,呈现紫红色,具有金属光泽的菌落;第二,深红色,不带或略带金属光泽的菌落;第三,淡红色,中心颜色较深的菌落。检测革兰氏染色均为阴性的无芽孢杆菌,对其接种乳糖蛋白胨培养液,放置于37℃内培养24h,其中有产生酸气的菌落,判定为大肠菌群阳性。

4.5滤膜法检测试验注意事项

在滤膜法检测试验中需注意两方面:其一,采样后水样的正确保存最为关键,若保存不当,可使样品中的大肠菌群细菌死亡或在一定条件下生产,对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都有一定影响,检验室应在接到水样时,立即采取检验,若不能对其予以立即检测,应将其放置于4℃冰箱,2h内检测。其二,生活饮用水通常是经过氯处理消毒的,水中含有一定含量氯,使大肠菌群处于受损或抑制状态,所以采取水样时候应加入代硫酸钠脱氯,使受损细胞得以修复,避免计算结果偏低或假阴性结果出现。

  1. 滤膜法检测水中大肠菌群有哪些优势?

滤膜法检测水中大肠菌群有四方面优势:第一,与直接法相比较可以检测大量样品:第二,浓缩效应使微生物的检验结果提高;第三,带有菌落的滤膜可以作为检测永久记录存档:第四,可见菌落与样品量直接对应,得出定量结果。

总的来说滤膜法是指可以检测水样中大肠细菌群的方法,其具有操作简单、结果准确性高等特点,在其检测进程中需特别注意水样的保存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工作,只有如此能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实现检测水污染程度目标,为人们饮用安全、健康的水资源发挥自身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