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滤膜分离技术在疾控中心微生物检测中应用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18
/ 3

微滤膜分离技术在疾控中心微生物检测中应用评价

张殿宏

哈尔滨市阿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黑龙江 哈尔滨 150300

摘要:目的 评价微滤膜分离技术在疾控中心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在我疾控中心76份阳性微生物待检样本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8份,对照组采用常规平板培养方法进行微生物检测,而实验组采用微滤膜分离技术进行微生物检测,分析两组检测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 实验组采用微滤膜分离技术检测微生物的应用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采用平板培养方法检测微生物的应用效果。两组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疾控中心微生物检测中应用微滤膜分离技术有着十分良好的效果,不仅可以大大减少检测时间,而且还可以减少微生物培养期间污染风险的发生。

关键词:微滤膜分离技术 疾控中心 微生物检测

Evaluation of the application of microfiltration membrane separation technology in the detection of microorganisms in CDC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application of microfiltration membrane separation technology in the detection of microorganisms in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Method selection in April 2018 ~ April 2019 in my 76 positive microbial inspected samples by the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s the research object, were randomly p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experimental group 38 copies of the control group using conventional plate culture method for microbial detection,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using microfiltration membrane separation technology for microbial detection,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 effect of two groups of test method.Results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microfiltration membrane separation technology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There was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microfiltration membrane separation technology in the detection of microorganisms in CDC has a very good effect, not only can greatly reduce the detection time, but also can reduce the risk of contamination during microbial culture.

Key words: microfiltration membrane separation technology, CDC, microbial detection

微滤膜分离技术最早出现于 19 世纪中叶,它主要是以静压差作为推动力,从液相或气相物质中将固体物质、细菌以及胶体等去除,从而达到浓缩、分离以及净化的目的,其被广泛地应用于很多领域,如工业废水处理、日常生活中的污水处理、部分食品行业的加 工处理。此外,在医疗卫生行业以及环境卫生监测等领域也有广泛涉及。研究指出,近几年我国各地区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各种待检样本的检测,更倾向于采用微滤膜分 离技术进行微生物检测。因此为进一步分析微滤膜分离技术在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本研究选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在我疾控中心76份阳性微生物待检样本作为研究对象,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选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在我疾控中心76份阳性微生物待检样本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8份,其中对照组血液待检样本19份,痰液待检样本10份,其他待检样本9份。实验组血液待检样本13份,痰液待检样本23份,其他待检样本2份。两组待检样本全部来自于临床,且其基本信息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38份通过常规平板培养方法进行微生物检测,具体方法为:将待检样本加到琼脂培 养基上,将温度调控到36 ℃,对其培养1天~2天,之后通过显微镜观察培养基上的霉菌计数、酵母菌计数以及细菌总计数。

实验组38分通过微滤膜分离技术进行微生物检测,具体方法为:选择微滤膜作为载体,结合显微放大技术和微滤膜过滤衬垫培养法对样本中的细菌总数进行检测,之后截留所选样本中的霉菌和酵母菌,并且同时对其进行预浓缩,之后培养基选择微滤膜,对其进行快速培养,培养时间为5小时,培养完成之后,通过显微镜观察培养基上的霉菌计数、酵母菌计数以及细菌总计数[1]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种检测方法的微生物检出率情况;观察两种检测方法的检测耗时情况;观察两种检测方法的检测灵敏度情况;观察两种检测方法检测期间的污染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本文均采取SPSS2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其中计量资料使用“5f64719383c7a_html_7dbd0bf633f9860d.gif ”表示,使用 t进行校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数(%)表示,使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采用微滤膜分离技术的应用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采用常规平板培养方法,两组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如下表1。

1两组检查方式检测结果分析

组别

例数

微生物检出率[例(%)]

检测耗时(h)

检测灵敏度(%)

污染率[例(%)]

对照组

38

26(64.42)

29.96±5.79

89.36

9(23.68)

实验组

38

32(84.21)

5.29±0.92

94.88

2(5.26)

X2

-

6.19

28.26

8.16

6.04

P

-

0.01

0.00

0.00

0.01

3讨论

微滤膜分离技术是当下微生物检测中的一种新型检测技术。它在微生物检测中的主要作用机制是可以将物质之间的静压当作一种推动力,对大于滤膜孔径的物质,可以通过半透膜分离法进行相应的截留,从而对气相物质中的固体物质、液相物质中的固体物质、微生物和相关胶体物质进行有效去除,以达到净化液相或者气相物质以及分离微生物的目的。在微滤膜分离技术的应用中,发挥主要作用的是微滤膜,微滤膜是厚度为100~150μm的一种薄膜,薄膜上分布多个均匀的小孔,这些小孔能过滤掉粒径在0.02~10μm 的微生物或者气相和液相物质中的固体物质[2]。目前微滤膜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有机微滤膜,其制作材料主要为纤维素酯类以及聚丙烯等,另一种是无机微滤膜,其制作材料主要为玻璃、沸石以及金属的氧化物等。近几年,有较多研究指出,在微生物检测中,相比于传统的平板分离技术,微滤膜分离技术具有更高的阳性检出率以及检测灵敏度,同时在检测时间上,也要显著短于传统的平板分离技术,因此能够在更大程度上避免样本在培养期间发生交叉污染的概率。除此之外,微滤膜分离技术对待检样本的要求也相对较低,通常只要待检样本可溶解,且能够进行过滤即可进行检测[3]

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传统平板培养方法进行微生物检测的对照组,其微生物检出率为64.42%,检测灵敏度为89.36%,而采用微滤膜分离技术进行微生物检测的实验组,其微生物检出率为84.21%,检测灵敏度为94.88%,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此之外,无论是在检测耗时方面,还是在检测期间样本受到污染的污染率方面,对照组的数据都要显著高于实验组的数据,且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微生物检测中,采用微滤膜分离技术进行检测,不仅可以有效提高检测灵敏度和微生物检出率,同时还能够显著缩短检测耗时,进而有效降低检测期间样本发生污染的风险。

综上所述,在疾控中心微生物检测中,微滤膜分离技术具有良好的检测效果,可显著缩短检测时间,同时还可显著降低微生物培养期间的污染风险,检测灵敏度高,值得在疾控中心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关绍山.在疾控中心微生物检测中应用微滤膜分离技术的临床疗效评价[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9,3(15):82-83.

[2]翁卫红.微滤膜分离技术在微生物计数检测中的应用效果[J].当代医药论丛,2018,16(05):192-193.

[3]徐东明,张驰,张希泉,赵洪霞.微滤膜分离技术在疾控机构微生物检测方面的应用[J].中国农村卫生,2018,(12):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