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项目需求管理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19
/ 2

建筑工程项目需求管理对策

卢振杰

1309231975080100**

摘要:需求管理最初提出是在计算机软件开发领域中,即设立专门的需求管理部门,以保证项目获得成功为工作唯一导向。而这一管理模式,也可良好适用于建筑工程项目之中,即通过成立单独的需求管理部门,针对工程项目中业主需求、社会相应等进行调查、研究,从而有效满足各方面期待,保证项目的成功。

关键词:需求管理;建筑工程;项目管理

中图分类号:G32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一个建筑工程项目能否成功,不仅在于是否获得了外界的好评和荣誉,更重要的在于是否很好地满足了用户的各种需求。需求管理是将用户期望在项目或产品中加以实现的管理系统工作中的一环,其目的是实现产品与需求的最佳结合,实现和提升用户期望的满足度。在工程项目范畴,需求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特别是在计算机软件开发领域,需求管理的研究尤为广泛且深入。一个规范的软件开发过程,要设立专门的需求管理岗位,确立明确的需求管理职责和需求成果。然而,在建筑工程领域,关于需求管理的研究并不常见,仅有的研究也是主要关注功能需求、技术需求。在实际管理工作中,仍较多采用传统的简单调研代替系统的需求管理,导致建筑工程项目/产品不能很好地满足用户的期望。因此,对建筑工程项目的需求管理进行系统性的分析研究,寻求普遍适用的需求管理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1建筑工程项目需求管理现状

1.1建筑工程项目需求管理动力机制问题

需求管理动力性机制是推动整体需求管理良好运行的重要驱动力,而这种动力机制往往存有相互依托、补充的关系。例如,从法律法规方面分析,政府是建筑健康发展的引导者、监督者,建筑工程项目与业主都需要服从既定的法律法规,形成良好的规范性、合理性。相对的,建筑项目工程在满足业主需求的同时,也为社会与业主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而其中,需求管理就是保证这一联系稳定的重要基础。

1.2对工程项目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

当前大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对工程项目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重施工、轻归档的情况。在工程项目档案中,技术资料占了很大的比重,工程项目档案在企业项目施工中的作用之一就是使生产技术在施工过程中传递交流。从这一角度来说,工程项目档案管理的水平,代表了企业技术管理水平,反映了企业生产效率的高低,影响着企业盈利能力。当前工程项目的施工周期较短,对建筑施工企业的进度提出了较高要求,企业往往会忙着赶工期而忽视技术资料的整理与存档,导致工程项目档案管理落后于施工进度,起不到对施工的指导作用。由于档案整理、积累、存档的滞后,导致资料容易分散丢失,造成档案的完整性、系统性的破坏,对工程项目档案管理工作造成了极大困难。

1.3手工管理效率低

以往进行项目档案管理工作时大多运用手工方式,即完全依赖人工实现文档资料的收集、整理与检索一系列工作。随着建筑项目规模的扩张,项目档案数量尤为庞大,仅靠人工很难保证文档管理工作的质量,即便动用大批人力与物力,也很难完全改变现有的低效率状态。建筑项目施工文件大多为纸质版,由于依赖于人工填写,常由于保管、笔墨、纸质等影响使施工文件准确性偏低。一些工程甚至还会出现施工员不按实际记录的情景,再加上复核不认真,往往会出现文档资料失真的问题。

2建筑工程项目需求管理要点

2.1需求来源

需求最直接的来源是用户。不同的用户,由于所处地位、知识技能等的差异,所关注的需求层面或细节不尽相同。以办公建筑为例,高层决策者关注的是建筑的宏观定位,如是高档豪华的还是低调务实的;普通办公人员关注的则是与自身密切相关的工作卡位、洗手间、食堂、服务设施等是否方便舒适;管理维护人员则更关注消防安全、设备检修等与维护工作相关的内容。因此,对用户进行需求调研时,应适当细分用户的类别,选取不同类别的代表作为调研对象,以便在调研工作中“向对的人问对的问题”。当用户对自身需求不太明晰的时候,参考对象也不失为有价值的需求来源。同样以办公建筑为例,业界标杆、与本项目性质类似的建筑等均可作为调研对象,通过对这些建筑的考察分析形成相关的功能描述,即可成为激发用户不断明晰自身需求的引导型调研工具。

2.2设计阶段

在此阶段应开展大量、详细的需求调研,并确认工作的真实与精确,重点挖掘各方具体功能需求和运维管理需求,并逐步将技术需求融入在内。并且,按项目需要可在这一阶段开展需求调研,可由粗到细多次重复调研。调研对象主要为项目的决策管理层、建筑业主代表、运维方代表、建设方代表等。因此,在此阶段进行需求管理工作时,应先行编制需求管理总计划,及时与各个调研对象进行沟通,并按照具体需求管理总计划来展开后续的详细调研。此外,随着建筑工程项目设计进程的推进,设计阶段中设计招标、方案设计、初步涉及等子阶段的需求管理,则主要体现在如何与设计工作有效结合上,并渐进、详细、明确地开展各子阶段的需求调研,在把握整体需求的准确性、灵活性的同时,还应将需求落实到具体的设计文件中。

2.3调研人员

传统的调研的人员一般由设计单位的主要设计人员(通常是建筑专业)担当,但实际上若想获得良好的需求调研结果并使工程受益,这远远不够。调研人员的工作经验和能力对调研的质量、进度有重大影响,应选择既熟悉建筑工程又熟悉用户行为习惯的人员或团队,以便能在通俗的需求语言和建筑专业语言之间进行“翻译”,并引导和启发用户清晰地描述需求。此外,调研人员还需要牵头部署调研计划,并将需求管理工作贯穿于建筑工程全过程,深入了解需求的前因后果,保证需求稳定。

2.4施工与验收阶段

在施工与验收阶段,需求管理工作主要保持“稳定”,规避需求项目中出现变更,保证整体建筑工程项目工期与进度,避免由于需求修改而造成的成本浪费问题。但是,若必须更改需求项目时,应及时展开变更测评与调研,深入挖掘需求变更原因,并明确变更所需时间、造价成本、质量影响等问题,充分评估、权衡后再进行实际需求变更。以2019年9月新疆莎车县“煤改电”建筑工程项目为例,该工程项目就是通过需求管理为基础进行相应工程项目开展,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2.5完善档案管理人事安排

工程项目档案管理人事安排的完善与否、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直接关系着工程项目档案工作的水平。在当前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应当为档案管理配备充足的工作人员,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建立专门的归档小组,以此来保证工程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性,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首先在人员的选拔任用中,要做到选择专业水平过关、工作责任心强,工作态度积极的专业人员,保证工作人员专职进行档案管理工作。其次,要重视档案管理人员专业素质的提高。可以通过邀请档案管理专家对员工进行培训、派送档案管理人员去其他单位进行交流学习等方式提高档案管理人员专业水平。

结束语

总而言之,基于计算机软件开发项目建立的需求管理,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同样可以发挥良好作用。因此,应基于自身建筑工程项目特点,进行详细、科学的调查与研究后,可制定更适宜于自身的需求管理,从而为建筑工程项目赢得更为良好的声誉、关注度,最大限度满足业主的期待与需求。

参考文献

[1]陈素芬,郭纯.建筑工程项目需求管理研究[J].项目管理技术,2020,18(03):118-121.

[2]何继新,张浩南.绿色建筑需求管理:城市消费节能建设的新议程[J].城市,2019(01):63-74.

[3]张婧文,刘新慧.软件研发项目需求复杂性及其与项目风险关系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5,35(24):182-185.

[4]孙莉.软件项目管理中的需求管理[J].信息系统工程,2011(4):58-59,62.

[5]卫睿华.软件项目需求管理的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S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