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梗后心绞痛相关因素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21
/ 2

心梗后心绞痛相关因素分析

周文焘

隆回县人民医院 湖南 隆回 422200

摘要目的:对心梗后心绞痛的有关因素进行深入分析,为临床防治给予重要依据。方法:对2018年5月到2020年5月我院内科接收的124例心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总结心梗后心绞痛发生的有关因素。结果:通过分析,本组124例患者中,有38例患者出现心绞痛,发生率为30.6%;心绞痛发生的因素主要是溶栓、高血压、ECG是否存在异常Q波、心功能等,而年龄、性别、心率失常等和心绞痛发生无明显关系。结论:对急性心梗患者出现心绞痛的有关临床因素进行分析和掌握能够为临床防治给予依据,进一步改善预后。

关键词】心梗;心绞痛;因素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技术的不断创新进步[1],在治疗心肌梗死的病人时,有效的提高病人的抢救效率,但是对于心肌梗死的患者在抢救治疗后,会随着时间的变化,病情的病变容易出现梗死后心绞痛。而心绞痛会让患者情绪发生变化、自理能力减弱,进一步增加心肌耗氧量,加重病情,因此必须对该病进行有效防治[2]。本文主要对124例急性心梗患者的临床资料予以回顾分析,对心梗后心绞痛的相关因素进行探讨,报告正文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8年5月到2020年5月我院内科接收的124例心梗患者的临床资料,开展回顾性分析和研究。其中,男患者74例,女患者50例;年龄36到73岁,平均(52.6±3.3)岁,病程2到24d,平均(15.6±2.6)d。按照心功能分级:I级56例,II级38例,III级20例,IV级10例。前壁梗死58例,下壁梗死34例,前和下壁合并梗死24例,无Q波梗死8例。合并心律失常64例,高血压58例,其中有32例接受溶栓治疗。

1.2方法

对本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主要对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因、梗死位、溶栓治疗、心功能、合并症等方面的影响。

1.3统计处理

应用Excel文档对本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并应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用X2对计数数据进行检验,P<0.05表示存在差异,有统计意义。

  1. 结果

本组124例急性心梗患者中,有38例出现心绞痛,发生率为30.6%。对有关因素分析,存在诱因患者有24例,50%以上患者均为自发性心绞痛。心梗后1周内出现心绞痛的26例,2周内有10例,之后仅为2例。心绞痛发生时的ECG表现:远端缺血4例,原部位缺血30例;ST段提升或再次提升24例,有6例存在两种ST段异常。

心绞痛发生的因素主要是溶栓、高血压、ECG是否存在异常Q波、心功能等,而年龄、性别、心率失常等和心绞痛发生无明显关系,具体结果如表1:

1 本组心梗后心绞痛患者的有关因素分析(n%

相关因素 例数 心绞痛发生

年龄 60岁及以上 68 22(32.4)

60岁以下 56 16(28.6)

性别 男 74 24(29.7)

女 50 14(28.0)

梗死位 前壁 58 18(31.0)

下壁 34 8(23.5)

前和下壁合并 24 10(41.7)*

无Q波梗死 8 2(25.0)

高血压 有 52 20(38.5)*

无 72 18(25.0)

心功能 I和II级 94 24(25.5)

III级及以上 30 14(46.7)*

心律失常 有 64 22(34.4)

无 60 16(26.7)

溶栓治疗 溶栓再通 30 12(40.0)*

溶栓未通 94 26(27.7)

注:P*<0.05

  1. 讨论

心肌梗死后出现的梗死是由于心脉阻塞,在发生心肌梗死时心肌尚未完全坏死,一部分尚未坏死的心肌仍处于严重的缺血状态发生疼痛,所以此时的患者可能随时出现心肌梗死,或是心绞痛从而导致患者的生命受到威胁,因此必须对心梗患者加以监测和护理,预防心绞痛的发生[3]。本研究结果表明,年龄、性别及心律市场和心梗后出现心绞痛无明显关系(P<0.05),主要和这几方面的因素存在关系:

(1)梗死部位:前壁,及前、下壁合并梗死患者的心绞痛发生率较高,尤以合并梗死最为突出,与其他梗死位有差异(P<0.05)。此外,无Q波梗死发生心绞痛的发生率为25%,心肌梗死后心绞痛的发生和无Q波心梗存在关系。实际上岗无Q波心梗并非完全性心梗,初次梗死的面积相对要小,心功能还较强。但如为残存心肌存在较为严重的缺血,那么仍存活的心肌易再次出现心,应加以重视[4]

(2)合并高血压:通常,心梗患者合并高血压的心绞痛发生率,相对高于未合并高血压患者,存在差异(P<0.05)。可以知道,高血压是引起心梗后心绞痛的一个重要因素。

(3)心功能:心功能如在Ⅲ~Ⅳ级,心梗后心绞痛的发生率较高。而I~Ⅱ级心梗患者,的心绞痛发生率较低,可以看出心功能越差,则梗死后心绞痛发生率就越高。原因在于心肌梗死面越大,心功能就弱,那么病情越严重。与此同时,心脏功能较弱易引起心搏量降低,而这会对冠脉血流量带来直接性影响。

(4)溶栓治疗:血栓是心梗后心绞痛的一个主要诱因,心梗早期溶栓治疗有效,更易出现心绞痛。原因在于和患者心梗死区内有大量活心肌细胞有密切关系。心梗后溶栓治疗,在较大程度上可减轻血管阻塞,使心肌得到有效救治,最大限度保护好心脏功能,但该阶段血栓位平滑肌处在一个高度敏感状态,易引发血管痉挛,使得冠脉阻力显著增加,血流降低,进而引起心绞痛。

综上所述,梗死部位、高血压、心功能、有无异常Q波、溶栓治疗等和心梗后心绞痛发生存在密切关系,应充分认识并重视这些因素,这对心梗患者早期预防和治疗心绞痛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袁丽影,封雨婷.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治疗分析[J].心理医生,2018,24(36):112-113.

[2]李世浩,于杰.冠心病心绞痛病人急性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9,17(12),1865-1868.

[3]周芳,梁鹏,李洪林,宋文信,张少利.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发病危险因素的性别差异分析[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6,16(30):5952-5956. [4]王馗.分析老年高血压合并心绞痛患者的临床危险因素[J].健康必读,2018, 36):273-274.